大禹生平的神奇之处 遥想当年之二大禹往事

大禹生平的神奇之处 遥想当年之二大禹往事(1)

大禹还不是大禹,那时候的大禹还只是禹。

当他的父亲鲧死去的时候,禹不知道该怎么来面对君主。就是君主处死了他的父亲。

他的部落善于治水,黄河水患,他的父亲鲧就带着族人们去治水。这水,别人也没能治的了,可是他的父亲治水不利,最后还是被处死了。禹没有怨,因为自己的部落不够强大,所以君主让治水,那便只能去治了。治水而死,便死了。可若说没有恨,呵呵,是没有资格去恨吧。

尧退位了,瞬继承。他们把这个叫做禅让,为天下美德。可是谁能说的清楚呢?没多久,禹就接到了旨意,要禹去治水。是步父亲的后尘,还是真的可以治的了这黄河水患?

禹带着族人踏上了征程,益和稷愿意帮助他。禹也许是愿意接下这个差事的,因为他的部落确实是善于治水的,或者天下苍生离乱,治水不但是与君有功,也是拯救万民的义举。

这水,不易治。禹治水十三年,水患终于得除。三国家门而未入,走遍天下,划分九州。天下万民、大小各部都参与到了这次治水的过程之中,当年的黄河滩涂,如今水患一去就成了膏腴沃土。所有人,都赞颂禹的功德,所以人们称他为“大禹”,伟大的禹。

黄河水患尽去,禹成为了大禹。此时他应该具名奏报,轻舜这位君主论功行赏。可是禹没有,他在会稽山筑起高台,敬谢天地,论功行赏;他命稷教导他人种植之术;命伯益教人凿井、养殖。他在会稽山封赏了有功之臣,唯独不包括他自己。

十三年治水,他给予了回报。那么给予他的回报呢?舜任命大禹为助手。这已经再明白不过,大禹将是下一任的王。

大禹做助手十七年,当舜寿终正寝的时候,大禹成为了禹王。他没有为自己的父亲报仇,因为就是他的父亲让他有了定鼎天下的可能。

可是那时候的大禹应是睡不着的。那些功勋之臣还都在,可他自己必将死亡。他虽然有着强大的部族,可是与那些治水的能臣干将相比,自己的儿子启恐怕就望尘莫及。尧舜,他们的后人又在哪呢?尤其是尧,可曾想过有一天他大禹,鲧的儿子,能够继位为王?大禹叹息,风水是轮流转的,他也必将尘归尘、土归土。那时候,谁能确保他的子孙后人不会被清算呢?

英雄迟暮,必然是悲凉的。大禹在最后的时刻做出选择,他决定将帝位传给皋陶,皋陶死了,他又要传给皋陶的儿子伯益、

也许,大禹一生为声名所累。他简朴至极,勤政爱民,播撒仁望于天下。也许,大禹真的信丰禅让制,非传于子,而是传于贤。

可天不遂人愿,据说虽然夏启按照惯例避居,可朝臣们依旧去朝见夏启。可若夏启真的如此贤明,那为何大禹不能把帝位传给夏启呢?

大禹死去了!走的也许并不安详,因为这个原始的世界开始变得不同。夏启最终登上帝位,而伯益起而造反。最终,夏启带兵平叛,暴力最终让夏启登上帝位。

这段故事你也许知道,可这又有大禹什么事呢?

也许,大禹在去世前的某个深夜辗转难眠。也许,他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也许夏启真的贤良,而按照禅让的成法大禹不得不把地位送到皋陶和其子的手中。但是,大禹并没有让启失去部族的领导权,他甚至给启留下了忠诚的且足够的力量。

大禹治水之后,做了十七年的助手,虽然那时的舜已经放弃帝位云游天下,可他仍旧在舜去世之中才正式登基。不论是舜或者禹,都需要在前任的儿子面前做出谦让的姿态。这,也许只是一种姿态。

就如大禹之于舜帝,他已经获得了天下的认可,那么舜也无法撼动他的位置。如此,到底是有德者居之,还是强者为尊呢?

也许大禹辗转反侧,他不知自己去后是否会有一场腥风血雨。但是他知道,他的儿子是至强,因为他的族是至强,可是那些功勋卓著之人才获得的是天下的人望。

所以,当夏启登上帝位的时候,他凭着刀枪走上帝位,也凭着刀枪守住帝位。人望与力量,终究胜出的是力量。如果胜出的终究是人望,那夏启一人不足以开家天下之先河。

大禹终究变成了夏禹,成为了夏的开国第一帝王。帝王也不再是有德者居之,而是先王的血统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大禹对自己的追随者有过交代,也许没有。但是至少他留下了自己的所有的势力,让启可以覆灭新主。若说在大禹之前,部落是因为有了帝王而兴盛,那在大禹之后,就是因为部落强大而有了帝王。大禹也好,夏启也好,所开启的是一个新时代,不是禅让和世袭的变革,而是将世界秩序界定在了“至强者至尊”的范式之中。

社会道德和人望不再是决定君王的力量,社会变得现实,变得更加直接的遵从于力量。因为这种力量由父传给了子,这种力量从来就是世袭的。因为这种力量脱离了道德而走向台前,所以这力量的世袭就变成了帝位的世袭。君王的权力也就此脱离了束缚,而更加纯粹的以粗暴的力量的形式展现了出来。

大禹难道不想杀了尧或尧的后人吗?杀父之仇,在古人就不那么重要吗?可是大禹不能,因为他必须是宽宏大量的。而启,却不会,更不会仰他人鼻息。也只有在启之后的时代才有了“造反”,人们再不需要考虑人心,而只需展现力量。

其实,力量从来就是和权力相辅相成的。当男性有了经济地位之后,社会地位就需要提升,或柔和或暴力,总之必须提升。而当这种力量以部族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这个部族就将成为主导。力量又有狭义的力量即“暴力”,广义的力量即“人心”,自启开始,狭义的力量唱了主角,君王变成了无上的存在,力量肆意的发挥着威力。

自启之后,殷商替代诸夏,而后周革殷命,都是这力量的变化。就像商纣王仍然可以是王,夏启让力量与权力挂钩,可却无法让道德与力量融合;夏启让力量的世袭最终取代了遮遮掩掩的禅让,可却让人心不定,从那时起便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你方唱罢我登场,力量之下的秩序随时都会为力量打破。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随时会诞生一支力量,他们更具有战斗力,则可颠覆了诸夏;或者有人掌握了道德的力量,而后即可聚合天下,一击而灭其国,比如周之灭商。

世界的运转需要规则,人心需要有所系,夏禹的身后事夏启完成,而夏启一代却都在平叛中度过。世界的规则从何而来?跨过青铜的殷商,走到西岐的山野间,当武王振臂高呼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过如何去奠定世界的规则,只有当周公旦看着强大的殷商旦夕覆灭背脊发凉的时候,才悚然而惊,这世界是需要规则的,只有所有人在同一个规则之下,这世界才会是自己可以预见的样子。


大禹的故事讲完了,我们下一篇再来跟您聊聊周公的故事吧。夏启解决了权和力的交接问题,构建了以君王为核心的权力体系,也许是源于大禹,他安排了身后事。可是这个世界依旧混乱,人们挥舞着拳头,以最直接的拳拳到肉的方式把拳头的力量展现出来。

这种混乱怎么解决呢?力量真的就应该被这样肆无忌惮的挥舞吗?

我们还有下一篇:遥想当年之三:周公往事。

敬请期待。

欢迎您给我留言,一起交流学习。我也扔出一个话题吧:大禹到底是希望夏启即位,还是希望伯益即位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