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遂心如意(词语释义如意)

提到“如意”,人们并不陌生,常用“万事如意”“吉祥如意”来祝福别人,“如意”是“满意、如愿”的意思,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成语解释遂心如意?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成语解释遂心如意(词语释义如意)

成语解释遂心如意

提到“如意”,人们并不陌生,常用“万事如意”“吉祥如意”来祝福别人,“如意”是“满意、如愿”的意思。

“如意”本是古代一种搔痒工具,历史十分悠久,有人认为始于周,有人认为始于战国。据《事物纪原·什物器用部·如意》记载:“盖如意之始,非周之时,当战国耳。”

“如意”亦名“搔杖”,因其搔痒可至人手所不及处,可如人意,故名“如意”。

“如意”之制,长二尺左右,柄端或作手指形,或作芝形,或作云形,或作心形;柄上往往雕刻有纹饰。制作材料多用玉石,也有用竹、木、骨、铜、铁制作的。和尚所持“如意”,可以用来记经文,备宣讲佛经之用。

“如意”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当时的士大夫们对“如意”青睐有加,“如意”成为他们钟爱的手执之物。据《世说新语》记载: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唾壶,壶口尽缺”。

宋代以后,“如意”成为一种吉祥之物,已经和祥瑞图案融合在一起,有的“如意”柄端被雕成两个柿子状,因“柿”“事”谐音,寓意“事事如意”;有的“如意”柄端刻上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飞翔,因“蝠”“福”谐音,故名之为“五福捧寿”。这时的“如意”,已由一种通俗的实用品变成了高雅的观赏品。

清代的“如意”一直被视为宫廷贵重礼品。在清宫中,每逢新皇帝即位、皇帝后妃生日、重大节日或大婚喜庆佳日,诸王公大臣们都要向皇帝后妃敬献“如意”。乾隆皇帝六十岁生日时,大臣们为他专制了六十柄金丝编织的“如意”。慈禧六十岁生日时,大臣们进献了九九八十一柄“如意”。“九九”是最高的吉祥之数。“如意”是皇帝选后的信物和凭证,还是清代帝后赏赐臣子亲信的礼品。一些外国使者来朝,也能得到帝后馈赠的“如意”。《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载贾母过八十寿辰,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柄”。皇帝将“如意”作为生日礼物赐给贾母,含有祝福贾母顺心遂意之意,表明贾府当时正受到皇室的优渥待遇。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庙,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清代皇帝赠送给孔子后裔的一些珍贵的“如意”。

作为吉祥的象征,人人都渴望拥有“如意”,但一柄精美的“如意”造价甚为昂贵,非一般百姓所能企及。世事变迁,现今“如意”已经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成为古玩之属,一柄柄精致粹美的“如意”,蕴含着吉祥美好的寓意,带给人们无尽的美好祝愿,悦目怡情,深受人们的喜爱。

《语文报·高二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