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澳洲腊梅怎么养(原创家里种的腊梅)

收到澳洲腊梅怎么养(原创家里种的腊梅)(1)

收到澳洲腊梅怎么养(原创家里种的腊梅)(2)

“为了做好dai gou,我现在需要学英语、画画了。”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其中,电商法将代购、微商这一群体纳入了监管,如果违反规定,最高罚款将达到200万元之高。扬子晚报记者看到,新规实施后,很多代购依然在朋友圈里做着生意,但是他们开始发配图版的英文、日文等广告,“luna洁面仪”被描述成“鹿晗的妹妹”,悦木之源”化妆水被描述成“蘑菇和灵芝炖的汤,家里还有两碗”等等,为了防止图片侵权,这些还配上了手绘图案。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电商新规下,很多代购在酝酿转型,但专家表示,未来代购依然有生存空间。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徐兢 李冲

电商新规下代购百态:

代购变画家,文案像猜谜

收到澳洲腊梅怎么养(原创家里种的腊梅)(3)

收到澳洲腊梅怎么养(原创家里种的腊梅)(4)

今年1月1日起,29岁的代购莉莉发朋友圈的“画风”突变,不仅化妆品从实物图变成可爱的手绘图案,文案也隐晦得像猜谜、藏头诗,如“家里种的腊梅,了解一下!”——配图为手绘版LA MER海蓝之谜面霜;“停电的时候用脸来照亮整个房间,这灯泡非一般寻常啊!”——配图是SK-II“小灯泡”美白精华露;“这口红涂起来颜色像番茄,要来一支吗?(英文版)”——配图是热卖的阿玛尼405红管唇釉;“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配图是NARS高潮腮红;“秋冬天你会需要的,去黄保湿它最在行,让你在漫天的雪花里还能秀出最美的自己。——这是雪花秀。”

对于画风突变,莉莉发朋友圈解释道:“为了规避新政,新的一年我要开始多画画,我是一个被dai gou耽误的画家,要啥都直接问我吧,避免敏感字,实在不行上英文、韩文、日本、拼音,看不懂也可以问我......反正你要的我有!你们知道我有就行了!”

看完这波“安利”,网友们笑疯在朋友圈。@林小伙表示,现在做电商,要有文化了,八国语言是基础,画画是必须!@一个喜欢猫的人称,2019新年第一笑,笑疯了。@ashar感叹,现在才发现我朋友圈的代购都才华横溢,跟他们一比我弱爆了。@今天饥饿游戏说,生活不易,多才多艺!@林大胆放言:以后我买东西就看哪个代购画的好pick哪个。

如此有才的手绘图和文案出自谁手?莉莉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并非自己原创,代购圈“大神”太多,同行们都在转发。她坦言,原因是各大平台对代购的监管没有出具体细则,导致很多真真假假的版本流传在代购圈里,比如传闻微信会对敏感字进行筛查或屏蔽等,甚至有代购谨慎到让顾客有需求直接打电话,不留痕。当然,这背后还是大家对法律的忌惮,以及期待规范真正到来。

除了卖东西时很谨慎,代购们也在朋友圈提醒买家要小心用语:“各位宝宝发微信时不要涉及敏感字眼:银行、转账、买卖等,可以用英文、拼音,或其他可以理解的词汇代替。微信暂时不收款了,可以选择银行卡或支付宝。”

收到澳洲腊梅怎么养(原创家里种的腊梅)(5)

收到澳洲腊梅怎么养(原创家里种的腊梅)(6)

朋友圈代购转型花样多

新规来了,你朋友圈的代购们是如何应对的?一位代购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这几天周围做代购的朋友大家都不敢发广告了,海关查得特别严,有很多代购奢侈品的朋友都被罚了,有一位代购手表的朋友,在过关时被罚了4万元。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上述继续在朋友圈偷偷摸摸“发文”规避的代购以外,还有一批代购正在观望,甚至在酝酿转型。多位代购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目前在春节前不敢再出国进行采购了,一是因为对法规有所顾忌,担心被罚、被税,二是赶在元旦前已疯狂囤货,现阶段精力主要放在卖货上,等待细则出台再做下一步打算。

一位日韩代购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去年12月带上老公一起去日韩采购,密集去了四次,基本上是回来卸货后马不停蹄再去,现在囤的货可以卖到三四月份,最近保持观望,暂时不出去了。

意大利代购Summer最近转型做二手物品售卖了,主要做名牌包包、首饰,依据新旧程度、保养状况给出报价。

韩国代购小猫家表示,化妆品、奢侈品代购今后监管会越来越严,趁着元旦前去乐天百货采购的机会参加了多个韩国服饰品牌的春季新款订购会,打算转型做服装。

电商法解读:

代购和微商难做了,违规最高罚200万

业内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微商行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2014年至2017年,我国微商从业人数从752万人增至2018万人。但代购、微商行业也滋生了不少问题,偷漏税、假货泛滥、个人信息泄露、售后推卸责任……成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对于那些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进入门槛低的微商,与消费者发生消费纠纷后,一些微商往往通过更换账号或直接删除“好友”关系,试图逃避法律责任。

业内人士介绍,电商法正式实施后,以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微商代购,将会受到严格监管,违反规定将受到最高200万元的巨额罚款,将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电商法》规定,今后,代购必须登记并办理营业执照,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此外,销售食品的还需办理相关食品流通许可;没有中文标签的产品,未通过国家认证,也不能在网络平台销售。没有登记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营者将面临最高1万元的罚款,包括个人代购和微商。《电商法》还明确禁止了电子商务经营者默认搭售、大数据杀熟、刷单、刷好评、擅自删差评、无故拒退押金、泄露用户隐私、快递无限延期等行为,如有违反,最高罚款50万元。

在电商平台责任承担方面,电商平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经营者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商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情节严重的,最高罚款200万元。

低频率、小规模代购仍有生存空间

那未来代购还会继续存在吗?电商法第十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多位律师解读称,对于第十条的解读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此条款对于部分低频率、小规模的代购活动,还是保留了法律空间。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律师表示,从电商法出台到现在,微商、代购一直是舆论的焦点,也能看出这一行其实已经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从税收角度来说,每个人的工作、消费都需要纳税,微商、代购也没有例外。“无论如何,微商、代购都不应该处在一个法外之地。”

董毅智律师表示,从长远发展来看,法律的出台将使现阶段处于法律盲区的海外代购有章可循,代购的违法成本将增加。电商法实施后,代购商品价格将会提高,与国内专柜的差价减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价格会比之前高。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利大于弊,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不仅质量可以得到保障,同时在售后维权等环节的权益也会得到保护。“相信海外代购市场不仅不会没落,相反会更加良性有序地发展。”

编辑:李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