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横财的人都有哪些特征(如果一个人突然有了一笔横财)

“故物或行或随”,“行”是在前面走,“随”是跟在后面。世间万物变幻多样,各有特点,人的天性和喜好也各有不同,有些人喜欢在前面带路,喜欢做开拓者,喜欢做先行者,有些人则喜欢做跟随者,喜欢跟着别人一起做事。

“或嘘或吹”,“嘘”是嘘寒问暖的“嘘”,相当于哈气。冬天手很冷的时候,人就会往手上哈一口热气,让手暖和一些,这就是“嘘”。“吹”与“嘘”刚好相反,“吹”是“吹风扇”“吹空调”的“吹”,意思是,太热了,想叫它快点凉下来。

天下人有些像凉水,有些像热水,有些需要“吹”,有些需要“嘘”,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用个人意志干预世界,就是这个原因。你的意志、你认为好的,其实只适合于跟你差不多的人。比如,你怕冷,冬天一定要生炉子。但他怕热,生了炉子他老是出一身汗,出去反而容易感冒。你说,那到底是冷好还是热好?治理天下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单位里就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何况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所以,你不能对每个人都哈气,也不能给每个人都吹风。该哈气的人你对他吹风,他就会觉得你在欺负他;该吹风的人你对他哈气,他也会觉得你莫名其妙。同样道理,强大的人需要这个,弱小的人则需要那个,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天性不一样、喜好不一样、情况不一样,需要也不会一样。你用一个尺码的鞋子去套所有人的脚,肯定会激起很多人的不满。

“或载或隳”,“载”是安稳,“隳”是危险。有些人非常安分,但有些人就是危险分子。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所以,圣人要做到“去甚”“去奢”和“去泰”。“甚”是过了的意思,不是恰到好处、有些极端就叫“甚”,“去甚”就是不走极端,不要过度,要恰到好处。“去奢”就是有所节制,不追求奢华。这个奢华指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奢侈,更是某种东西的过量。“去泰”,“泰”也是过度,泰山的“泰”最早是很大很大的意思,所以“去泰”就是不好大喜功,保持中庸低调。

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都提倡中道,比如,老子专门说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庸》也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就是中医的“七情不发谓之中”,意思是,喜怒哀乐等七情中有一种情绪失去平衡,爆发出来,都不叫中庸——佛家同样要求走中道,做任何事情都不紧不松。

发横财的人都有哪些特征(如果一个人突然有了一笔横财)(1)

老祖宗还有“生意如牛涎”的说法,意思是,做生意就像牛的涎水一样,细细长长的。做生意其实应该追求细水长流,而不应该追求一夜暴富。相反,大富大贵、暴富暴贵都不吉祥。所以,如果一个人突然有了一笔横财,或者突然很出名,这未必是好事。老祖宗老是说“过饱的饭不吃”“过头的话不说”“才不可露尽”“力不可使尽”“事不可做绝”,就是说,任何事都不能过头,包括才华也不能全部卖弄出来,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过去,“去甚”“去奢”“去泰”是修道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

我在兰州见过几个修道者,他们家里非常贫寒,其中有一个老头子靠放羊为生,住在一个土洞里,家里只有一床薄薄的被子,一床薄薄的褥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但他活得非常幸福快乐。还有一个修道者一辈子吃素不吃肉,文革时有人端来肉饺子逼他吃,他就拨了一半饺子给那人,自己吃另一半,结果他吃的饺子都是素的,对方吃的饺子却全是肉的。他们就是典型的“去奢”,不要多余的享受,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专注于自己的灵魂追求。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

雪漠(XueMo)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