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前秦战败的原因(乱读历史秦晋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前秦战败的原因(乱读历史秦晋淝水之战)(1)

书读到东晋南北朝,“东晋、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前凉、后凉……”,当然还有著名的北魏,乱纷纷,你未唱罢我登场,不服就来干一仗,除了你攻他,他攻我,再无其它。每页都充满着战争与血腥,而且讲战争只是寥寥数语,几千几万人便灰飞烟灭,毫无乐趣可言。每页随随便便出现十多个人名,加之编年体两段之间很少是讲一个连续的事情。它不连续可以,若你也不连续读,哪怕放下一天,再拾起书来也要倒回好几页,才能重新把事情接起来。

书读到此种程度,甚是痛苦。

一日突然想明白了,不刻意管他的战争,只看他的故事。饶是如此,读起来也是不舒服,还是要粗略地通读。今日分享几个前秦与东晋淝水之战时期的故事。

一、 敌对的升官,投降的反被斩

公元379年,东晋所属襄阳城受到前秦的攻击,襄阳守将、东晋帝国梁州刺史朱序屡次出城迎战,都击破前秦攻势,逼迫前秦军后撤。但在如此情形下,东晋襄阳大营指挥官李伯护,却暗中命他的儿子到前秦大营中投降,自己作为内应,使襄阳城被前秦攻陷。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贼一样队友,城破后,朱序被前奏军俘虏,押送至前秦首都长安。前秦天王苻坚赞赏朱序能够不畏强敌、坚守节操,是真正的男子汉,不但不加以惩处,并任命他为国务院财政部长。反倒对李伯护父子投敌卖国、奸邪不忠的不耻行为大为痛恨,命斩首。

二、 视死如归

公元379年,东晋名将谢玄,率兵北上救援被前秦军围困的彭城(今徐州)。谋划先派人穿过前秦军包围圈通知彭城守将,但此时的彭城被前秦军围得叫一个水泄不通,根本无法通过,谁去也难免一死,帐下无人敢往。此时一个叫田泓的部将大义凛然,挺身而出。他潜水而行,由水道接近彭城,不出所料地被前秦军捕获,前秦军恩威并施,许之重礼,要他告诉彭城守将,援军已被击败,不要心存幻想,赶紧献城投降。田泓心中暗喜,满口答应,在彭城城下却对彭城守军大声喊道:“援军马上到达,先派我前来报信,被蟊贼捉住,你们要挺住!”前秦军没想到被田泓这小子忽悠了,大怒,立斩田泓。

后彭城解围得救。

三、 草木皆兵

公元383年,前秦集结百万大兵,进攻东晋,天王苻坚派前文所载379年被俘而来的朱序,前往东晋军营游说主将谢石:“强弱悬殊,不如早早归降。”朱序在完成官方任务后,避开同来的前秦同僚偷偷向谢石献策:“前秦百万大军如果全部到达,估计难以抵挡,现在应该趁它没有集结完成,发动攻击,如果能打败前锋,挫败前秦军士气,便可进一步把他们完全击败。”

谢石听从朱序的建议,重创前秦军,前秦骑步兵瞬间崩溃,纷纷跳入淮河,士卒死亡达一万人。前秦天王苻坚登城眺望,看到东晋军纪严整,战旗猎猎。又眺望八公山,以为山上随风摇摆的草木也是晋军,对身边的前秦主帅苻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能说他们既弱且少!”怅然若失,面上露出恐惧神色。

淝水之战前秦战败的原因(乱读历史秦晋淝水之战)(2)

前秦大军在淝水西岸,东晋军在淝水东岸,两军隔水怒目相望。东晋军前锋官谢玄派人晋见前秦军主帅苻融,商讨前秦军能否后退一下下,给东晋军留个摆开阵式的地方,待东晋军西渡淝水,再一决雌雄。苻融答应,前秦军遂向后撤退,这时朱序等人在大军阵后大喊:“秦军败了!”前秦军不明真相,开始狂奔,一退不可遏止。东晋军在谢玄等人的指挥下趁机猛烈攻击,此时的前秦军已无法控制。屋漏偏遭连夜雨,主帅苻融不幸落马,被追上来的东晋士卒斩杀,主帅既死,前秦军更象雪崩一样,霎时瓦解,士卒慌不择路,互相践踏,四散逃亡,尸体漫山遍野,阻塞河川。逃命的将士,听到风声鹤鸣声,都认为是东晋追兵,于是昼夜不停地逃命,累死、饿死者众。此一战,前秦死亡将士达二十多万。

战后,朱序等重归东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