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中的蝴蝶的原型(传记片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

阮玲玉中的蝴蝶的原型(传记片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1)

张曼玉扮演阮玲玉。

在《新女性》最后一幕戏里,​韦明嘶吼着:「我要活,我要报复!快救救我,我要报复!」

在蔡楚生导演(梁家辉饰)一次次引导下,拍了三遍,阮玲玉才终于将戏里「韦明」的一生推向了情绪高潮。

因为入戏太深,阮玲玉躲进被子里抽泣不止,蔡楚生坐到病床边轻声安抚。

画面切换黑白,画外音导演关锦鹏提醒梁家辉:「家辉,你忘记了揭开床单看看Maggie」。

这样的戏,让观众有了一种强烈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的感觉。

阮玲玉中的蝴蝶的原型(传记片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2)

从1987年《胭脂扣》到1992年《阮玲玉》,关锦鹏大概是香港导演里最大胆玩电影实验的人了。

对于人物故事片或传记片来说,运用时空闪回和套层的方式做叙事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从国外经典的《玫瑰人生》,到华语经典的《霸王别姬》,再到关锦鹏早期的《胭脂扣》,其实都有用到类似手法。

但《阮玲玉》这部作品却在套层和时空闪回中加入了关锦鹏和张曼玉这些身在90年代现实下的「他者」角色,让套层结构变得更为复杂,视角也更多元。

这种电影实验实在超前且高级,也让张曼玉贡献了演员生涯中最精湛的一次演绎。

1991年,《阮玲玉》斩获第28届金马奖评审团特别推荐奖、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导演关锦鹏也拿到了第28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传奇演员阮玲玉

阮玲玉中的蝴蝶的原型(传记片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3)

1935年,年仅25岁的阮玲玉留下两封遗书,在上海新闸路寓所服安眠药自杀。

阮玲玉自杀事件,成了30年代中国电影史上的象征性事件。

她死后当天,就有三位影迷为她自尽,留下「阮玲玉既然已去,我们也没有理由活在这世上」的遗书。出殡当天,上海滩名流包括金焰、孙瑜、费穆、郑君里、吴永刚、蔡楚生、黎民伟等人为她抬棺,30万民众到场吊唁,送葬队伍长达3里。

鲁迅为她撰文《论人言可畏》,直指「她的自杀,和新闻记者有关」。甚至连大洋彼岸的《纽约时报》,也以《近代国际上之最大葬礼》为题在头版报道了阮玲玉的死讯。

她是30年代中国影坛最优秀的演员,是美国CNN评选的「史上最伟大二十五位亚洲演员」之一。

于是电影中,导演关锦鹏问了张曼玉和刘嘉玲同一个问题:「你希望半个世纪后还有人记得你吗?」

阮玲玉中的蝴蝶的原型(传记片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4)

张曼玉说:「我觉得半个世纪后,有没有人记得我并不重要……她在25岁最光辉最灿烂的日子里,让自己停留下来,她现在已经是传奇了。」

刘嘉玲的回答却是:「我绝对希望啦!希望别人谈起90年代的明星,不管数到第几,起码数到我,记得我。」

他们都是当年影坛炙手可热的一线演员。对于穿越时空的前代演员阮玲玉的死,他们基于自己的判断作出了解答。

《阮玲玉》一片中,关锦鹏将视角更多地聚焦在了30年代,这是阮玲玉表演风格成功转型后的联华时期。

当年,随着新兴电影运动和女性主义萌芽,在周遭新思想的影响下,阮玲玉开始有意识的争取些有民族自觉的新女性形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三个摩登女性》中对旧社会有所觉悟的女工周淑贞。

「你坐上桌子就是反抗,抽烟也是反抗,整个姿态都是反抗。不过这力量太薄弱了,你是很清楚的。」

她一生都想要成为新女性,一直都想要反抗,却最终还是如电影《神女》中导演吴永刚说的「力量太薄弱」。

张曼玉视角

阮玲玉中的蝴蝶的原型(传记片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5)

阮玲玉中的蝴蝶的原型(传记片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6)

与其说这是传记片《阮玲玉》,不如说这是传记片《阮玲玉》的拍摄纪录片。

关锦鹏让张曼玉和相关一行制作团队在影片中都凸显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对于张曼玉而言,《阮玲玉》这部电影是在同时饰演阮玲玉和她自己。

于是,她不断地重复扮演阮玲玉演过的角色,经历阮玲玉经历的情感和故事,同时也不断被制作团队提问,不断跟团队交叉探讨「阮玲玉」其人和她的几段感情纠葛。

演员阮玲玉和演员张曼玉,在经历上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跟阮玲玉一样,张曼玉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早年入行时因为漂亮的外表被定性成花瓶演员。后来遇到王家卫出演《旺角卡门》才慢慢入戏,有机会出演些有发挥余地的角色。拍摄《阮玲玉》期间,又遭遇前男友自导的「情书门」事件——在饰演被「人言可畏」逼死的阮玲玉的同时,张曼玉亲身体验了一把所谓「人言可畏」。

阮玲玉中的蝴蝶的原型(传记片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7)

电影里,关锦鹏评价阮玲玉是「演什么像什么」,而张曼玉却说,阮玲玉是「骚在骨子里,性感又迷人」,又赞美阮玲玉在《桃花泣血记》里的笑容是「真是要命」。

演尼姑也很性感,演女工也很性感,就连演革命女青年,也很性感。张曼玉极致地展现了阮玲玉身上独特的,密密实实的旗袍也掩不住的风尘感。

张曼玉的视角中,阮玲玉永远都在展示自己无与伦比的魅力,掩盖内心千疮百孔的恐惧无助。就连决定赴死的前夜聚会上,她跟在场的每个人道别,都满脸微笑,肆意舞蹈。

那是关锦鹏和张曼玉在内的制作团队视角下,90年代回想中的阮玲玉。

在张曼玉的演绎下,个性里软弱温吞,现实中内外交困的阮玲玉,终于被永远地困在了那个无法自由发声的「默片时代」。

戏梦人生

阮玲玉中的蝴蝶的原型(传记片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8)

电影中,拍摄《新女性》最后一幕戏的片段里,至少用四层镜头,重叠出了四层梦境:

提醒梁家辉揭开床单,正在拍摄电影《阮玲玉》的导演关锦鹏,扮演梦的第一层。

扮演蔡楚生和阮玲玉的演员梁家辉和张曼玉,是梦的第二层。

这是电影的90年代视角。

正在拍电影《新女性》,入戏太深哭泣不止的阮玲玉,是梦的第三层。

嘶吼着「我要活,我要报复!快救救我,我要报复」的《新女性》主角「韦明」,是梦的第四层。

这是电影的30年代视角。

在戏外,「韦明」所映射的女演员艾霞,以及隐喻阮玲玉的悲剧结局,是梦里的平行空间。而正在观看电影,用个体的眼光审视电影故事的你我,则构成了上帝视角下梦的最后一层。

张曼玉对话阮玲玉,戏中人对话戏中人。于是,在这段戏里,表达的主体到底是关锦鹏,张曼玉,还是阮玲玉,抑或是韦明,甚至艾霞?

阮玲玉中的蝴蝶的原型(传记片的庄周梦蝶和盗梦空间)(9)

通过这种套层叙事的方式,在每一次观众开始入戏,开始带入阮玲玉的情感体验的时候,导演都会跳出来,提醒大家这是张曼玉在演绎一个叫做阮玲玉的演员。

这种套层叙事贯穿全片始终。通过塑造一种主客观交织的多角度表达,导演关锦鹏完成了对于「电影」和电影表现的主客体关系的一种深度反思。

虽然传记片基于真实故事,但这种真实并不能等同于历史真实。它是由各种版本故事叙述,不同人物视角,基于时代背景和当代认知,又融入了创作者个人情感和解读,才七拼八凑而成的「真实」。

后来,关锦鹏也曾在采访中称:

「在拍《阮玲玉》时,我最感兴趣的并不是重塑阮玲玉的一生,我只是想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探讨一下电影的本质,它的真与假。我永远不相信电影可以百分百呈现真实,它只能还原一个真实,还原一个电影生活上的气味。」

- THE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