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红楼梦的宝黛关系(三万余字系统性揭秘红楼梦三百年未解之谜--宝黛爱情篇)

【摘要】:《红楼梦》通过前世宿命、判词判曲、天命有归论、佛法理念、世俗制度、家族背景、社会关系、人物性格、成长历程、年龄时间等各种因素考虑在内,推动剧情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事事逻辑通顺,件件条理清楚的生态社会系统,是一部史诗级爱情小说。在《红楼梦》中,作者精心设计了的两个世界,为了隐藏另一个世界,作者煞费苦心十年磨一剑,脂砚斋都可能是作者的托,目的是为了宣扬作品思想主题,为了避免世俗偏见,为了逃避文字狱。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红楼梦》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的向往,作品的思想主题是——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宣扬婚姻自由主义。

【关键字】:宝黛婚姻、宝黛爱情故事、婚姻自由主义、天命有归论

一、引言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目前市面上流行最广的是120回“程本”,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高鹗续书(摘自百度百科)。据考证高鹗续书并不代表作者原意,笔者认为它是出自于封建主义观念下的官方续本,为了维护封建主义制度对宝黛的成长之路进行了否定,对宝黛的爱情故事进行了无情的扼杀。由于真本80回后内容遗失,因此红学界中门派林立、众说纷纭,但竟没有任何一家一派去认真研究主人公宝黛的成长历程和爱情故事,导致网络上有不少人对主人公宝黛的评价是断章取义、恶意中伤,着实让人气愤。比如嘲笑宝玉为“无能者”、“银样鑞枪头”、“搞基搞丫鬟”,其实都是在嘲笑我们中华民族,好比开篇一僧一道称石头为“蠢物”是同样的道理。笔者通过引用大量原文,实事求是地讲述宝黛的成长历程和爱情故事,还原作者的真实意图,重现《红楼梦》的光辉思想,也希望各位有更多青出于蓝的理解。开讲之前先说一个故事,曾经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出身富贵叫小宝,女的出贫民出身但才貌双全叫小林,他们俩情投意合一往情深,但父母不同意他们俩的婚姻,硬给小宝安排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小宝若执意要和小林结婚的话,他该怎么办?结果会怎么样?有人会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有人会说要认清现实,门当户对才是第一位;有人会说婚姻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听父母的;也有人会说自己的婚姻要自己争取,支持宝玉。答案很多理由也很多,但如果在《红楼梦》那个年代下,还会有多少种答案呢?《孟子·滕文公下》曰“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婚假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其夫亡携女适人者,其女从母主婚。”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下,一直奉行婚姻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门当户对为基本准则,在清朝个人婚姻自由可是反世俗礼教法律的,他们能突破封建社会传统婚姻观念的枷锁吗?《红楼梦》中会有婚姻自由主义思想吗?

二、作者怎么会有如此超越时代的思想境界?

原著作者曹雪芹先生出生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末期,却是旷古烁今的绝世天才,在他的思想世界里,领悟的自然比别人高出一筹,也最容易萌发进步思想,也不排除有西方传教士文化渗入的可能性。在《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小姐们个个都是文艺女青年,一点都不像黄花大闺女,甚至被现代人解读为女权主义作品。在作者眼中每个女性都是有知识、有思想、有个性、有灵魂,应该拥有自己的爱情,也应该被尊重。随着知识的普及婚姻自由是大势所趋,若在作品中体现婚姻自由主义梦想必将能够传唱千古(对标《西厢记》、《牡丹亭》),这才是一个天才作家的终极心愿。若在作品中直抒胸臆的话,肯定为当时世俗礼教不能容忍和接受,所以只能通过精巧细腻的设计将观念隐藏在《红楼梦》中。也许正因为如此,念其超群绝伦的文学造诣才勉强保留了前80回合,然后有程伟元、高鹗等人在不反对世俗礼教法律的基础上续写了《红楼梦》,使其广为流传。后世有不少批注和解读,但可能都是以讹传讹之作,不是他们才疏学浅未能表达作者的原意,而是时代环境不允许本文尊重原作者、尊重原文,所以论据基本上来自原文,未引用任何脂批,也极少引用名人名言,尽量保证是原汁原味的理解,使得论证更加客观真实。

三、为什么要用甲戌本研究《红楼梦》?

甲戌本因本子正文里“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的句子中“甲戌”两字得名,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公历1754年),是现存各抄本中最珍贵的一种,是最接近作者原稿的本来面貌和作者原意的版本,但只存下了十六回。研究《红楼梦》一定要读甲戌本,尽可能减少当时文字狱对作品的迫害,减少篡改作品内容的可能性,比如第三回章目:

甲戌本: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己卯本: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代玉抛父进京城庚辰本: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代玉抛父进京城蒙府本: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甥贾母惜孤女戚序本: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甥贾母惜孤女杨藏本: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代玉抛父进京城列藏本: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甥贾母惜孤女

在各个版本中,唯有甲戌本特立独行用“收养”两字,林如海未死为何用收养?是曹雪芹披阅十年增删五次之过吗?在笔者看来唯有甲戌本最能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原意,绝非笔误,实乃作者警醒读者也!后文会详细解释。

四、先看曹雪芹先生是如何评价《红楼梦》的

作者曹雪芹虽未出自传,但分别借了凡例、石头的自述、一僧一道的对话、警幻对宝玉的点拨和贾母《掰谎记》,表达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暗藏了作品思想主题的秘密,有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此处笔者将打乱引用的回目顺序,有助于各位理解。

甲戌本凡例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在清朝文字狱异常严苛,满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击异己分子,在文学作品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摘自百度百科)。甲戌本(1754年)《红楼梦》面世,嘉庆十二年(1807年)仅安徽境内封禁作品,道光十七年(1837年)才在全国内封禁作品,光绪十八年(1892年)作品又渐渐浮出水面。乾隆(1736~1796年)评曰:“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慈禧(1835~1908年)更是痴迷《红楼梦》常自比为贾母,都表明作品未触及到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所以作者不敢干涉朝廷唐突朝廷,只叙闺中之事切是可信的。

第一回,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古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暗约私奔,再者就是《西厢记》(宝黛还一起看过)历经磨难终成眷属,再近些就是《牡丹亭》(宝黛钗都知道这书)人鬼相恋,复生后经官方认可成亲的故事。但在《红楼梦》面前都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那如果完全发泄出来会怎样?是“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些”还是要惊世骇俗,亦或两者兼而有之?

第五十四回,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众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凤姐儿走上来斟酒,笑道:“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

至今红学界对贾母《掰谎记》这一段还感到莫名其妙,好端端地出这么一段长文是啥用意?原文中众人和凤姐的第一反应都将此定性为《掰谎记》,若是贾母含沙射影宝黛两人的自由恋爱,那作者真叫“自己塞了自己的嘴”了。实际上《凤求鸾》直接影射了汉代司马相如为求爱卓文君所作名赋《凤求凰》,批司马相如不敢明媒正娶卓文君好比作贼偷人家女儿,批卓文君跟司马相如私奔不顾父母家人书礼,呼应了前文 “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表明贾母和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仅仅只是选择了逃避“婚姻本是父母之命”的约束,并不曾正面对待问题,算不得才子佳人。是不是有点接近宣扬婚姻自由主义思想了?

第五回,警幻道:“痴儿竟尚未悟!……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非也。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笔者跟所有读者一样,第一次看到“意淫”两字也懵,现有资料库中也都是些泛泛之谈,因为需要通读全文并破解天机之后方能领悟,实乃作品思想主题。笔者解释为,此“意淫”非彼“意淫”也,呼应了前文“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中“发泄”两字,乃由宝玉天分中(与前世宿命有关,但宝玉目前是“痴儿竟尚未悟!”)一段痴情所生(由前世的神瑛侍者对绛珠草的灌溉之恩,使今生的宝玉对黛玉孕育出一段痴情),它会让宝玉产生一种思想(警幻称之为“意淫”,这不仅隐藏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又表达了作者渴望追求这种思想,又在文中不经意处表达,对得起十年磨一剑,二字绝妙至极!)。这种思想会受青年男女追捧,但是在世道中,它却受人百口嘲谤、万目睚眦,即有反世俗礼教的因素在,但不会撼动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这种思想可能是婚姻自由主义思想,是作者煞费苦心精心设计的作品主题,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呼应了后文宝玉梦中之言“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警幻称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指宝玉敢为天下先,古今第一个敢表达出婚姻自由主义思想的人。呼应第一回贾雨村评宝玉这段:“雨村罕然厉色忙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其中“罕然厉色忙止”六个字更表明雨村深信自己的眼光,看好宝玉的未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文还会讲述宝玉的悟道(意识觉醒)之旅。

第一回,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第一回,雨村道:“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为什么要借石头之言?难道寓意丰碑?里程碑?若结合前文警幻称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许奇人能出奇功伟业,有这种可能性存在警幻之语、石头之言和贾母《掰谎记》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之间相互呼应特别多,所以不敢删减。笔者总结为作者借石头之言,讽刺当今的作品都是些千遍一律、淫词艳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自相矛盾的小丑烂作,通过贬低前人的作品反衬自己作品的深度。从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错误的作品思想主题,而雨村的人物命运论又可以帮助我们排除“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的错误理解。作者表明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但只能用排除法去猜,所以写了这么长,吻合了作品的思想主题只能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说出来怕是受人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笔者归纳下本节主要内容,作者曹雪芹先生想表达的作品思想主题(或称为”意淫”)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红楼梦》作品未触及到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不敢干涉朝廷唐突朝廷,只叙闺中之事切。

2:在《红楼梦》面前,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传颂近两千年的爱情故事,只能算偷香窃玉、暗约私奔,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算不得才子佳人。

3:该思想因宝玉对黛玉的一片痴情而生,只能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说出来怕是受人百口嘲谤、万目睚眦,若宝玉实现后可成为天下古今第一人。

4:在宝玉七八岁梦游太虚幻境时,宝玉是“痴儿竟尚未悟”,意味着宝玉必然有一段悟道的历程。在宝玉悟道成功后方可理解“意淫”的真谛。

5:作者借用石头之言和雨村的人物命运论列举了种种可参考的作品思想主题和历史人物,《红楼梦》就是与众不同,鹤立鸡群。

综上所述,本文推测《红楼梦》作品的思想主题是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宣扬婚姻自由主义,但仍需宝黛爱情故事进行进一步确认。

五、参透天机,领悟《红楼梦》的宏观大框架

第一回,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第五回,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太虚幻境乃神仙境地,本应该写些庄严巍峨的对联才是呀,为什么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而且还出现两次,反复细品之下,猛然顿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有?什么是无?

太虚幻境是假(没有)的,孽海情天是假(没有)的,薄命司是假(没有)的,神瑛侍者是假(没有)的,绛珠仙子是假(没有)的,前世宿命是假(没有)的,判词判曲是假(没有)的,石头说话是假的(没有)的(石头就是寓意丰碑里程碑)。这一切都是幻境,是幻象,是作者故意设下的障眼法,过滤掉一切象之后,你会发现一个现实世界就像风月宝鉴一样,正面是“幻境下的红尘世界“,反面是”真实的原形世界“。太虚幻境的门联是打开现实世界的第一把钥匙,如果还不明白,看下面两张图表。

如何看待红楼梦的宝黛关系(三万余字系统性揭秘红楼梦三百年未解之谜--宝黛爱情篇)(1)

如何看待红楼梦的宝黛关系(三万余字系统性揭秘红楼梦三百年未解之谜--宝黛爱情篇)(2)

现实世界的人物与太虚幻下红尘世界的人物一一对应,是作者笔下最初的人物设计,经过文学加工后,创造出太虚幻境,设计出前世宿命和判词判曲,是真实世界人物的写照,是红尘世界人物命运的缩写。作者通过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亲身体验,萌发了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宣扬婚姻自由主义的进步思想,若直抒胸臆,必为世俗不容。故只能发泄在太虚幻境之下,描写了那些有知识、有思想、有个性、有灵魂的大观园小姐们婚后只有利益结合没有爱情的悲惨生活,一把“辛酸泪”,实为现实世界的写照。因为在现实世界和红尘世界之间设有安全防火墙——太虚幻境孽海情天,所以将所有的“辛酸泪”归结为“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即所谓的前世宿命和判词判曲,以此来掩盖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情绪,目的是为了宣扬作品思想主题,为了避免世俗偏见,为了逃避文字狱。书中从头到尾处处体现着“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和天命有归论的法则,或者说全书体现了佛法核心教义中的“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的思想,只有当你解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谜语时,方能领悟太虚幻境是假的(无),不存在天命有归论或因果报应说,红尘世界的人物原型是来自于现实世界,他们是殊途同归共命运的。这就是《红楼梦》的梦中梦、局中局的剧情设计,这才是“真事隐、假语存”真正的含义。以下解释图表中的箭头关系。

西方灵河-->度脱世人:西方灵河跟《西游记》(明代)中意思一样,都指西方极乐世界。作者认为“婚姻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愚昧落后的传统世俗思想,所以借神仙(瑛侍者和绛珠子)下凡造历幻缘的故事点化世人、度脱世人,为宝黛的爱情故事寻找神化的理由。

珍爱-->真爱:神瑛侍者对绛珠草日以甘露灌溉,体现的是珍爱,在红尘世界中宝玉对黛玉亦是如此。在黛玉泪尽而终后,宝玉才会明白什么叫刻骨铭心的遗憾!什么叫真爱!呼应判曲《终身误》中“俺只念木石前盟……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林黛玉自谶:书中第二十二回黛玉道:“他原是公侯的小姐(史湘云),我原是贫民的丫头”,本文认为这句开玩笑式的自谶恰是打开现实世界的第二把钥匙,后面会详细论述黛玉的身世和这条谶语的可靠性。

林黛玉的励志故事:作者表面上给林黛玉安排了个林家大小姐的身份,而实际上以贫民丫头的姿态生活在大观园中,同上后面论述。黛玉是“心较比干多一窍”,很多事是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读书虽比宝玉晚,但从十六回黛玉从苏州回来到第七十八回,黛玉在心智和才华上是明显碾压宝玉的。黛玉初进贾府时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再到元春省亲时才华初露锋芒,再在海棠社中大展才华最终压过宝钗,再在海棠社经营不善的情况下新建桃花社,并当了社长赢得众人赞许和尊重,最后与宝玉成亲(这是后话),是一个孤女励志的故事。后面会详细讲述宝玉的成长历程。

谶语<-->天命有归:书中的谶语、诗词、戏曲、歌曲、骰牌等大都有隐喻,暗示了天命有归论的法则。比如金钏儿说“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结果自己投井死了。 再比如晴雯对小红说:“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结果没多时凤姐就把小红从宝玉房中挖走,对小红说:”你明儿伏侍我去罢。我认你作女儿,我一调理你就出息了。”

一僧一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一僧一道是太虚幻境与红尘世界的一道桥梁,是维护天命的使者,在红尘世界中以“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身份出现,起到安排命运、度脱世人的作用。比如第一回一僧一道就说了“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甄)士隐听得明白,结果香菱还是在元宵节被拐走,后来葫芦庙失火。再比如赵姨娘教唆马道婆要害宝玉和凤姐时,一僧一道果断出手相助化解危机。再比如宝钗金锁上的八个字也是一僧一道授意刻上去的。林黛玉前世是西方灵河岸边的绛珠草成仙“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离恨天外”是在太虚幻境外,“灌愁海”是在太虚幻境内,暗示了林黛玉既有反抗命运的一面,又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所以黛玉的父母并未听从一僧一道的安排:让三岁的黛玉“出家”或听从“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的意见,却导致了黛玉“玉带林中挂”的命运,所以“半点不由人”对太虚幻境内的痴男怨女有效。贾宝玉是前世是西方灵河的神瑛侍者,不受太虚幻境中天命有归论法则的约束。

悟道<--蠢物:一僧一道将石头变形成美玉前后,都称呼之“蠢物”,是因为石头还未经历过红尘世事,尚未悟道。石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之后,反而称空空道人为“我师何太痴耶!……”,说明石头已经悟道,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石头的悟道过程也隐喻贾宝玉从凡夫俗子眼中的“天下无能第一”到传奇式人生的“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的成长历程,后面会详细讲述宝玉的成长历程。

六、理解宝黛的前世宿命、判词判曲和主要诗词

作者曹雪芹通过将前世宿命、判词判曲、天命有归论、佛法理念、世俗制度、家族背景、社会关系、人物性格、成长历程、年龄时间等各种因素考虑在内,推动剧情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事事逻辑通顺,件件条理清楚的生态社会系统,不需要 外 部 事 件 来佐证解读书中各式各样的伏笔和暗语甚多,关键处更是三番五次地提醒,前后文逻辑关联上都比较紧密,所以去掉了其中某些部分,仍可通过书内其它线索将其补齐,尤其是主人公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故事。只有还原了主人公的命运和爱情故事,才能知道作者想真正表达什么思想。

6.1、前世宿命解析

前世宿命意思是前世中的生活点滴,铸成今世命中必有此一劫,体现了因决定果,前生决定后世的佛法理念。参透前世宿命能知晓人物的历史传承、前因后果,让人恍然大悟,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原型”。前世宿命主要集中在第一回中,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神话故事便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宿命,文字虽少,但是全书的重点内容。

第一回,“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一段翻译为白话文就是:在西方灵河附近有座赤瑕宫,里面住着一位神仙,他下面有个神瑛侍者,因时常浇灌绛珠草,绛珠草吸收附近仙气后得道成仙,取名为绛珠仙子。神瑛侍者因动了凡心,趁着太平盛世下凡化缘。绛珠仙子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尾随下凡,于是有了这一段风月故事。寓意今生宝玉也将效仿神瑛侍者,会无微不至地呵护黛玉珍爱黛玉,而黛玉本受不起宝玉的爱情(她是来还恩而不是来受恩),只能以泪还爱(其他人不算),泪尽恩消离去,留下宝玉继续“造历幻缘”。

“西方灵河”:佛教用语,指西方极乐世界。暗示宝黛前世是神仙本质,需要渡劫超脱,方能焕发“聪俊灵秀之气”,方可为惊世骇俗的成就。“灵河”:意为先进的思想,智慧的源泉,为作品思想主题寻找神化的理由。“造历幻缘”:由于宝黛前世是神仙本质,所以此次下凡化缘必有一段不同凡响的爱情故事,呼应“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幻”:指明了是在太虚幻境下的红尘世界中化的缘。赤瑕”:指一块美玉上有红色的斑点或瑕疵,寓意贾宝玉一生中会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红色遗憾。“神瑛侍者”:书中没有交代是哪位神仙的侍者,根据出现地西方灵河,推测是如来座下某位“大神仙“的侍者。仅知他浇灌过绛珠草,所以寓意宝玉是黛玉的守护者或追随者(类似段誉与王语嫣)。“瑛”:像玉的美石,寓意贾宝玉更需要雕琢,才能焕发玉的光芒,暗示了贾宝玉爱情之路迂回曲折,但结果是超尘拔俗的。“绛珠草”:绛通降意为落泪草,解释今生黛玉爱哭的原因。“绛珠”:意为红色的珠子。人是不会流血泪的,猜测是黛玉因过度流泪,打湿衣服被染色之后再掉落形成的红色泪珠。“三生石畔”:暗示林黛玉有前世、今生和来世之说(后面解释来世)。前世绛珠草遂得人形后“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寓意今生林黛玉也是一个孤苦伶仃、凄风苦雨的人物形象,决定了她的身世。“离恨天外”是在太虚幻境外,“灌愁海”是在太虚幻境内,暗示了林黛玉既有反抗命运的一面,又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解释为绛珠仙子要对神瑛侍者报的恩情,读完前80回后分析,在这段恩情里已经含有了大量的真情在。绛珠草很容易联想到花开花落,猜测在绛珠草开花之际,还尽一生的眼泪。

6.2、判词判曲解析

判词是在太虚幻境处有记载在案的天机,一幅画再结合几句诗词简单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性和生平事迹,正册是小说的“主干人物原型”,副册和又副册是小说的“枝干人物原型”。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特例,是合在一起的,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第1句叹的是宝钗的德,第2句怜的是黛玉的才,第3句是林黛玉挂(死),第4句是薛宝钗埋。能在天机中将此两女放在一起,一则暗示了她们在命运上有共同点,猜想可能是二女共侍一夫,也可能是最后魂归一处。二则暗示她们的命运不完全受太虚幻境天命有归论法则的约束。

判曲是警幻仙子们根据这段风流孽债自己创作的,供仙子们娱乐消遣用,名为《红楼梦》,是小说的”大纲”。总共有13首分为1首引子、11首人物曲和1首结尾曲。歌曲的引子为: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笔者认为得天机主要藏在“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中,“金”指薛宝钗,“玉”指林黛玉,“悼玉”明确指出黛玉已经死了,“怀金”可能指感伤怀念宝钗,也可能是一起悼念林黛玉和薛宝钗,暂不深究。判词判曲中都将两人放在一起,可见她们命运的重合度非常非常高,都是通过贾宝玉串在一起的,所以明确了《红楼梦》在书写他们三人(薛宝钗、林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故事。第一首《终身误》写的是薛宝钗和贾宝玉。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山中高士晶莹雪“指薛宝钗,”世外仙姝寂寞林“指林黛玉。描写的是在黛玉死后,宝玉对黛玉一直念念不忘,全然不顾别人说的金玉良缘,冷落了宝钗,纵然结了婚,还是心心念念着黛玉。说明宝玉对黛玉是真爱,爱情海枯石烂此志不渝,纵然把二宝撮合到一块,也是强扭的瓜不甜。第二首《枉凝眉》写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阆苑仙葩”指绛珠仙草即林黛玉,“美玉无瑕”指通灵宝玉即贾宝玉。描写的是宝黛两人,好事多磨最终走到一起,但他们的爱情却是水中月镜中花,美梦破灭悲痛欲绝、流泪至终的故事。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意为虚幻的不真实的美好画面。分析了判词判曲后,明确了《红楼梦》是书写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悲剧故事,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美梦破灭没得到幸福,薛宝钗和贾宝玉纵然结了婚,但两人间没有爱情也没得到幸福。

分析完前世宿命和判词判曲,再结合第一回一僧一道的话“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笔者作了如下总结: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对木石前盟,是前世的宿命,是宝玉心中的理想婚姻,象征着婚姻自由主义,却是好事多磨功亏一篑。

贾宝玉和薛宝钗是一对金玉良缘,是今世的姻缘,是别人眼中的门当户对,象征着父母包办婚姻,却是美中不足同床异梦。

6.3、《葬花吟》解析

第二十七回,《葬花吟》节选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公认为是林黛玉自己的写照,后三句在文中被提及过几次,应该是《葬花吟》的重点部分。笔者解读为”三月香巢已垒成”说宝黛的婚姻已成定局,已筑好爱巢“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独此一句十言)”预示贾府被抄后人去梁空的景象,也导致了宝黛婚礼的破灭。“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是说黛玉并没有风光大葬,猜测被埋在佛教之地。”质本洁来还洁去”说黛玉的身子生死都是高贵纯洁不曾玷污,寓意还是处子之身。“强于污淖陷渠沟”难道死之前还有个小插曲?且略过。“未卜侬身何日丧?他年葬侬知有谁?”是作者故意设下的一个悬念,你们可要仔细猜好了,这是重点哦。“花落人亡两不知!”表明黛玉死时,宝玉并没有在身边,他不知道她死了。结合判曲“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说明当时黛玉在枉自嗟,在感叹命运如此不公,伤心而死。宝玉在空劳牵挂,虽在担忧黛玉却不能做有所裨益的事,竟然“花落人亡两不知!”感觉黛玉死得太凄惨了!

6.4、莫怨东风当自嗟解析

第六十三回,黛玉抽到的签,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莫怨东风当自嗟“结合《唐多令·咏絮》中的”嫁与东风春不管“,东风应该指的是宝玉。再结合《枉凝眉》中的“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说明黛玉临死时没有埋怨宝玉,只是在感叹命运对自己如此不公,暗示了她的悲剧命运不是宝玉造成的。

6.5、《唐多令·咏絮》解析

第七十回,《唐多令·咏絮》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叹今生谁舍谁收?” 还是作者故意设下的一个悬念,你们可要仔细猜好了。“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结合黛玉之前掷骰子的骰牌名为“莫怨东风当自嗟”东风应该指宝玉,用东风形容宝玉,表明有名无实。笔者解析为黛玉虽然嫁了宝玉,却有名无实,未完成春宵一刻,你走后,我泪如汪洋大海(泪尽而终)。

6.6、冷月葬花魂解析

第七十六回,“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前半句是史湘云所说,后半句为黛玉所说,为她自己的谶语。“花魂”意为群花之首、总花神,寓意黛玉是大观园中所有小姐丫头们的代表,虽是花开花落的命运,但是其它花所不能比拟的,它的凋零应该有更深一层的含义。结合《桃花行》里的诗句“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再结合无论是绛珠草、芙蓉花(签谶)、桃花还是紫娟(丫鬟),都与红色有关,所以本文推测林黛玉会在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穿一身红妆泪尽而终,就像朵红花一样枯萎凋零,再具体点猜测黛玉在她的婚礼上泪尽恩消情断而终,也呼应前文《葬花吟》。

如何看待红楼梦的宝黛关系(三万余字系统性揭秘红楼梦三百年未解之谜--宝黛爱情篇)(3)

七、怎么理解前世宿命中“三生石”的含义?

相传奈何桥边有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和来世,所以作者曹雪芹可能暗示了林黛玉有前世今生和来世之说,有缘定三生的意思。通过前文我们已经了解到林黛玉前世是绛珠仙子,那么来世怎么理解?那就要先搞清今生是怎样的今生。

7.1林黛玉家境分析

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林家五世为官,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又官至兰台寺大夫,又是钦点为巡盐御史,肯定积累了不少资产。甚至结合贾琏说的 “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猜想贾琏在林如海入葬后将林家的钱并入了贾家,足有二三百万之巨,可能用作大观园建造之费用。乍听之下,入情入理,但还是主观臆测,没有真凭实据。认为普天之下皆是贪官污吏,官越大就越有钱,官职越肥越有钱,这不是科学研究《红楼梦》的行为,因为这世上也有像秦业(秦可卿的养父)、海瑞一样的清官,两袖清风,林家可能便是如此,证据如下:

首先根据因决定果,前生决定后世的佛法理念,前世绛珠草遂得人形后“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寓意今生林黛玉也是一个孤苦伶仃、凄风苦雨的人物形象,决定了她的身世,就很难跟林家大小姐这一身份挂钩。

第三回,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别无它话)

第三回,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

林黛玉第一次去贾府时,随身只带了一个极老的奶娘,一个极小的丫鬟,后文也极少出现,表明她们根本照顾不了、也没去照顾林黛玉,跟有没有这些丫鬟一样。你们想想林黛玉这一去贾府,至少要两三年吧,林家就这么一个独苗林黛玉,对林如海来说就是万金小姐也不为过,这次送行岂能敷衍了事?至少要派一个忠心耿耿能力强的,比如紫娟这样的丫鬟替自己照顾黛玉吧,不然枉称了“爱如珍宝”四个字。第一次猜测贾林两家贫富差距巨大。

第三回,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描写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的心理活动,看见贾府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像是一语双关:1:衬托贾府有钱。2:感觉黛玉只比他们略好些,心有羡慕之意。最后一句“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又像是一语双关:1:表明黛玉处世极其谨慎,怕坏了规矩。2:更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的心理话。第二次猜测贾林两家贫富差距巨大。

第十二回,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

1:林如海知道自己病重将逝,如此至关重要之际,为啥是“寄”书信给贾府?而不是派仆人“送“书信给贾府?再接黛玉回去岂不是两全其美?要知道寄信走的是官方渠道,速度很慢的呀,万一……。第三次猜测贾林两家贫富差距巨大。

2:丫鬟雪雁是黛玉从扬州带过来的,此次黛玉回来都没到丫鬟雪雁,难道她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好生奇怪!

3:“定“字上看出贾琏本都不想去的,贾府上下似乎对林如海都漠不关心,只有贾母在安排,似乎也只有贾母知道内情。这段话模棱两可的话特多,总感觉在隐藏什么。

第十六回,宝玉心中品度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着打扫卧室,安插器具,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暂且无话

1:林如海已葬入祖坟后,黛玉回贾府,若是大族家庭,清点林家之后,为啥没有跟随小姐的丫鬟?为啥文中不提一两件贵重之物?为啥没有林如海留下的纪念物品?甚至连祖宗牌位也没提,(黛玉)之“孝“在哪?第四次猜测贾林两家贫富差距巨大。

2:黛玉刚从苏州回来,为啥宝玉不先安慰黛玉,反而心中品黛玉是越发出落的“超逸”了?像是一语多关。第一层毫无疑问是许久不见甚是想念,表达宝玉对黛玉的思念之情。第二三两层,后文再解释。

3:黛玉刚从苏州回来,对宝玉说的第一句话“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 又像是一语双关,另一层意思是说,我现在可是绛珠仙子转世,林如海那些东西我也不要它,原文衔接得相当

第四十五回,黛玉叹道:“……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根据该段内容笔者推断:1:因为黛玉的病经常熬药吃药,已经惹的下人闲言碎语不满了,黛玉在贾府快十年,就算有嫁妆钱也快吃没了2:关键是林黛玉的吃穿用度跟他们家姑娘一样,皆不是自己出的,都是贾府发的月钱,跟宝钗完全不一样。黛玉说自己一无所有可能就是事实真相,第五次猜测贾林两家贫富差距巨大。

认为林家有钱的推断是主要基于为官必贪为官必富的常理,并无场景、物件、衣着(贾母送的不算)等表述作为依据,故称之为主观臆测并无真凭实据,而本文是通过黛玉辞别父亲事件、黛玉进贾府的心理活动和所带随从、林如海寄信事件、黛玉葬父回贾府事件和燕窝事件来分析,更为客观更有事实依据,所以本文推断林家并非荣华富贵之族,毫无大家风范,推断经济实力跟秦业、甄士隐两家不相上下。

第五十四回,贾母的《掰谎记》说,“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笔者认为这段话在明显影射黛玉初进贾府时只带一个极小的雪雁和一个极老的奶母,作者在提示其中有猫腻,暗示读者去破解玄机,类似还有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假语存)。

7.2回答对林家家境的常见认识误区

问题一:林家不富,贾敏为什么会嫁给林如海?

答:第三回介绍林如海时已年方四十,此时黛玉5岁。按清朝婚姻制度,男子一般在16岁就该结婚,所以推断出贾敏嫁给林如海是20多年的事。第十六回将林如海葬入祖坟,此时黛玉约12岁。综上所述,推断出林如海去世时距贾敏嫁给林如海约30年了,是不是很惊人!古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林家的衰败可能就是贾府的前兆。再看贾家的衰败,也就是书中宝玉经历的时间,也就15年左右。书中介绍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证明其人天资聪颖,三十年前,林如海年少有为再加上显赫的家世“绝对”算得上前途无量,贾林两家够得上门当户对,贾敏嫁给林如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谁知,三十年后的林家竟是如此下场,贾家也是重蹈覆辙。

问题二:巡盐御史是个肥差呀,林如海的资产去哪了?

答:一个官职象征着权力和财富,但不等于财富。“巡盐御史”是贪官眼中是肥差,但在清官眼中也只不过为朝廷效力而已。书中第十二回“这年冬底“林如海病重,第十四回“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中间间隔将近一年。林如海作为林家唯一香火,女儿林黛玉就算倾家荡产也会给父亲治病,更何况林家资产本就不多。假如林如海还给黛玉留了些嫁妆,黛玉在贾府近十年,吃穿用度皆是贾府所出,就算有嫁妆钱也吃没了。

问题三:林如海不是前科的探花吗?留下了很多书,也是很值钱的呀!

答:这个说法是出自第十六回“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笔者认为是过度解读了。

1:文中未提到黛玉带的是什么书,如果是正经书,当年贾雨村在葫芦庙内就能读得起,值不了几个钱。

2:那有没有可能是精品书是藏书?可能性很少,因为没有黛玉颇为喜欢的两本书:《西厢记》和《牡丹亭》,在文中宝黛共读过《西厢记》,黛玉还害羞地听宝钗讲过《牡丹亭》,说明黛玉平时不看这些杂书,所以大概率带的都是些正经书。

3:黛玉有这些书,会不会没时间读?宝黛共读《西厢记》时就说过“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他们原是西方灵河岸上的神仙下凡,其聪俊灵秀之气远高于常人,也不存在没时间看书的情况,不然黛玉也成不了大观园中最著名的诗人。

4:若林如海留下书画真迹或笔记,按黛玉的性格免不了睹物思人,免不了伤心落泪,但文中也只字未提。

综上所述,本文推断黛玉带回的只是平常书籍,值不了几个钱。

问题四:林黛玉不是有随行丫鬟和有伴读丫鬟吗?

答:丫鬟也是分等级的,有低级(三等)、普通(二等)和高级(一等)之别,就像现在的手机一样,价格差距很大,而黛玉携带的就是低级丫鬟。随身只带了一个极老的奶娘,一个极小的丫鬟,后文也极少出现,表明她们根本照顾不了、也没去照顾林黛玉,跟有没有这些丫鬟一样,还是贾母贴心给黛玉安排了个二等丫鬟紫娟。伴读丫鬟更比不上随行丫鬟重要,极大概率也是低等丫鬟。

问题五:林如海死后,林黛玉难道就继承不了任何地位了吗?

答:第八十回,迎春嫁给孙绍祖,遭到家庭暴力,哭回娘家,贾母也是无可奈何,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封建世俗礼教制度的力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贾府上下再有势力也无法与世俗礼教对抗。书中第十四回林如海去世后,黛玉就成了无父无母无兄弟的孤女,只有贾母“罩着”,此时说“收养”恰如其分,还哪有林家大小姐的样子?还哪有地位可言?要不然也不会写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的诗句来。

问题七:你为什么拿秦业跟林如海比?

答:第一次跟秦业比,是大胆假设,第二次跟秦业比,是基于五大猜测推断出来的。秦业任工部营缮郎,是主管皇家宫廷、陵寝建造、修理等的司设郎中,年近七十,夫人早亡,是秦可卿的养父。秦可卿在红尘世界中一下凡就是个弃婴,被养生堂收养。营缮郎秦业因当年无生育,便向养生堂抱养了她,给她起了个小名唤可儿,贾府无人知道秦可卿的小名和身世。第五回宝玉游太虚幻境,“兼美”(没有秦)可卿授于宝玉云雨之事,后来宝玉深陷迷津中,宝玉一句“可卿救我!”在梦中惊醒。

笔者认为在太虚幻境中“兼美”可卿象征着钗黛合一,在红尘世界中,秦可卿和黛玉的孤儿身世十分相近,作者可能借秦可卿把黛玉不为人知的身世写出来,你若有不同意见,无视该论据即可。

7.3解释林黛玉的来世

先回答前文中黛玉刚从苏州回来,为啥宝玉不先安慰黛玉,反而心中品黛玉是越发出落的超逸(二字绝妙至极)了?笔者认为这是一语多关。第一层表达宝玉对黛玉的思念之情。第二层是林黛玉已经和林家做了了结,之前是“借“了林家的身世(1:安排她进贾府理由,2:隐藏现实世界),现在已经”还“了只留下一个“身份证”(不继承林家财产和地位,但仍需要“身份证“隐藏现实世界,有种无债一身轻的感觉。第三层是黛玉经此一劫解封了“绛珠仙子”仙的一面,提升了“聪俊灵秀之气”,也是她未来有许多自谶的原因,比如第二十八回“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综上所述自然就更超凡脱俗、越发超逸了。

从第十六回林黛玉从苏州回来后,就是一个无父无母无兄弟、无资产无收入、孤苦伶仃、凄风苦雨、寄人篱下但才貌双全的孤女形象,根据第二十二回黛玉道:“他原是公侯的小姐(史湘云),我原是贫民的丫头”,推测林黛玉在“来世”(现实世界)中就是一个贫民女子形象,并非自谦,而是自谶自爆。

富察·明义,是曹雪芹的好友之一,他在看完《红楼梦》全集后,写了《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是研究红学的重要佐证之一,诗中对黛玉是这样描述的“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也完全吻合的上,所以本文推断这句“我原是贫民的丫头”是可信的,林黛玉的原型就是贫民的丫头。

然后我们再回看甲戌本:第三回章目: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此时林如海还健在,谈“收养“的确有些过分,但说黛玉的“人物原型”就是一个“贫民丫头“,说收养则恰如其分。所以在笔者看来,唯有甲戌本最能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原意,这绝非笔误,实乃作者警醒读者也!所以在红尘世界中宝黛貌似一场姑表兄妹间的恋爱,但在“来世”(现实世界)中宝黛更是一场跨阶级的自由恋爱,进一步表达作品的思想主题——宣扬婚姻自由主义。

7.4总结

林黛玉前世为珠仙草遂得人形后“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是一个孤苦伶仃、凄风苦雨的人物形象;今生是一个无父无母无兄弟、无资产无收入、寄人篱下但才貌双全的孤女形象。“来世”(现实世界)中是一个才貌双全的贫民丫头形象。林黛玉一句“我原是贫民的丫头”是完全可信的自谶,是揭开《红楼梦》宏观大框架——两个世界的另一把钥匙。

未完,请转至公共号下继续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