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玉兰花的原创七律(七律彼岸花创作的过程)

写玉兰花的原创七律(七律彼岸花创作的过程)(1)

前天晚上12.30分左右,头条问答平台给我发了一条消息,邀请我参与“用彼岸花为题作一首诗”的活动。我点进去一看,有限定条件,而且比较苛刻,要求将“彼岸花开、望乡寻影、孟婆汤、奈何桥、忘川、三生石”六个短语嵌进诗里。这种严苛的条件激发起我的好胜心。当时我想,不就是一首七律吗,个把小时搞定。那知动起笔后,却吃尽苦头,彻夜未眠,至凌晨6点才搞定发出。《七律/彼岸花》发表后,得到格律诗词圈广大诗友的肯定和好评,不少人留言或私信于我,要我谈谈这首七律创作的过程和体会。为满足诗友的要求,谨写这篇小文一并作答。先帖出诗稿:

《七律》(平水韵)

彼岸花开

彼岸花开又一年,

望乡寻影夜难眠。

孟婆汤馆情初定,

海角村头手始牵。

无可奈何桥上别,

有缘相爱梦中湮。

忘川河女潸潸泪,

源自三生石下泉。

写玉兰花的原创七律(七律彼岸花创作的过程)(2)

创作前,我对“彼岸花”是一种什么花并不知晓。百度了一下,得知彼岸花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花。它开花的时候叶子就掉光了,有一种特殊的排他性,花和叶并不同时出现,这正是彼岸花的神奇之处。可能出题者就是利用“彼岸”二字的特殊含义,以及叶与花并不同时存在的特征,匠心独运地赋予了诗题一种特别的寓意。出题者以“彼岸花开,望乡寻影”为主题,将“忘川河”、“奈何桥”、“孟婆汤”、“三生石”等短语作为限定条件,应分别嵌进四句诗中。要求实在苛刻,创作律诗的难度增大。我也是第一次在限定条件下创作律诗。动笔前,我反复地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为什么要把那六个短语嵌进诗中?我把那六个短语仔细地“把玩”了多遍,通过发散性的思考,慢慢地在我的脑海中荡漾着这样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太约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帷幕刚刚拉开,内地许多人奔赴沿海地区打工。霎时间农村中的男女青年基本上走光了。一位名叫“忘川河女”的姑娘,则在外面打工一年多后,返回了家乡,目的是打听她日思夜想的“心上人”,目前究竟在何方(那时通讯还不太发达)?而那位男朋友,先她一步去了另外一个地方打工去了,由于联络的不便,音讯全无,为此她心如刀割,焦急万分……

写玉兰花的原创七律(七律彼岸花创作的过程)(3)

顺着这个思路,我开始了整首诗的结构布局。写诗之旨在意境,其次在结构,再次在格律,最后是语言。律诗的结构,先贤们总结出“起、承、转、合”四字要诀。如何结构?在知晓故事脉络之后,必须要搞清背(环)境条件。那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吧,飞在诗要表达的意境上空盘旋。一条蜿蜒的名叫“忘川”的小河,隔开了此岸彼岸的田地村庄。沟通两岸的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石拱桥,当地人曰之为“奈何桥”。小河是从大山中流淌出来的,河岸两边盛开着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大山山脚下有一块巨大的青石板,当地人曰之为“三生石”。岩石下一股泉水曰曰而出,成为了忘川河的主要源流。而这一切,就是这个爱情故事发生的主要环景……

遵循先贤们总结的结构四字要诀,诗的首联就是“起”。“彼岸花开又一年,归乡寻影夜难眠”。诗是以姑娘的口吻写的。首句交待了二个情况。“彼岸”指代了她那个海角村的男朋友。“一年”说明了她与男朋友分别的时间至少也在一年以上。人物、地点、时间三要素就全齐了。第二句接着就描述她的三种情态。“望乡”表示了她刚从外地回来。“寻影”不言而喻表明了是来寻找男朋友的下落的。“夜难眠”简述了姑娘的心理活动过程。尚未打听到男朋友的下落,她思之切爱之深,茶不思饭不香,夜晚也难于安眠。一联就将故事的起源交待的清清楚楚。

颌联是对仗联,承上启下。“孟婆汤馆情初定,海角村头手始牵”。这是姑娘回忆的。太概是说一年多前,两人在桥头的孟婆汤馆见面,把情缘初.定下来了。吃过饭后,两人第一次牵着手,在海角村村头的河岸边游玩,可能去了较为僻静的三生石海盟山誓过(脑洞大开呀)。颈联也是对仗联,在律诗中起“转”的作用。你看“无可奈何桥上别,有缘相爱梦中湮”。男朋友先行一步去外地打工了,姑娘去送别,地点就在奈何桥上。“无可奈何”说明了这是迫不得已,为了生计,二人必须分别。这个“奈何”用得极妙,一词二用则不留半点痕迹。“梦中湮”,男朋友走了,天各一方,要想见面,暂时只能在梦中相见,而梦总是会淹灭的。“湮”就是淹没的意思。

尾联起“合”的作用,点明诗的主题,往往“诗眼”就在尾联。“忘川河女潸潜泪,源自三生石下泉”。这个名叫“忘川河女”的姑娘,来到了河边,望着滚滚东流的河水,回想起与男朋友在河边游玩的往事。如今身单人孤,不见郎影,万千感触,禁不住潸然泪下。姑娘流下的泪,就象河水一样,“源”自三生岩下的“泉”。海誓山盟,未见兑现,斯人未见,天地何公!所以这个“泉”,明是“泉眼”,实是“诗眼”。诗友们,你们认同吗?

写玉兰花的原创七律(七律彼岸花创作的过程)(4)

再来谈谈格律和语言问题。限定的条件中,诗中标绿色的六个短语,必须要嵌进诗中,且六个短语的前二字,有四个短语是平声。在“格律控”(不好意思,借用诗道骏言发明的新名词)的约束之下,如何嵌进去并不留痕迹,难度确实很大。特别是中间二联,要求对仗,更是难缠。我尝试了几种语言搭配组合,耗费的心血和时间最多,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如果一遇困难就放弃,象诗道骏言之流所说,要“打破格律的锁链”,要“以意为先弃格律”,能有这样的艺术美感吗?能有这么好的美学效果吗?格律诗词的魅力,就在于不断炼字推敲中产生的,就在于不断修改中升华的!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在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改进中贏得进步,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如果象作为“文学博士”的诗道骏言所说,诗改了就没有了诗味,我看说这话的人是没有了人味!诗道骏言的歪理邪说确实迷惑了一部分爱好诗词的初学者,直到现在还有少数人追捧诗道骏言。醒醒吧,诗道不“道”,骏言不“骏”!不通过辛勤的耕耘,那能收获金黄的五谷!谨此作结,不当之处,恳请斧正!

写玉兰花的原创七律(七律彼岸花创作的过程)(5)

2021.12.28日于金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