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

引言

1979年,肖劲光患了两次大面积的心肌梗塞。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挂怀下,他彻底被平反。

1980年,他正式从海军司令员的岗位上退出,结束了整整30年的海军战斗生涯。但他和邓小平之间建立的深厚情谊,依然历久弥新。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1)

图|肖劲光视察海军部队

01 对于邓小平的主张,我举双手赞成

1975年1月,四届人大召开后,邓小平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周恩来生病住院之后,邓小平接替了他的工作,主持国务院和党的日常工作。当时的中国经受了多年的动乱,国家深受其害,人民的生活也很困难。

为此,毛泽东发出了安定友好的指示,人心思治、人心思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全面整顿的口号和方针,受到了广大群众和干部的热烈拥护。

但与此同时,邓小平的改革也受到一些有心之人的极力反对。对此,肖劲光说道:

“邓小平是真正的人才,很是难得。他敢想敢干,不负众望。在短短几个月内,首先对铁路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整顿,接着还进行了对工业、农业上的整顿,还提出要对商业进行整顿,文化教育也要整顿,科学教育也要整顿.....邓小平发出整顿的方针,实际上是系统地纠正以前的错误。”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2)

图|肖劲光旧照

与此同时,邓小平还提出了“军队要整顿”的方针。1975年6月,中央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邓小平正式提出要“肿、骄、散、奢、惰”,以解决领导班子“懒、软、散”的问题。

这次会议,肖劲光也其中。对此,肖劲光说道:“对于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主张,我举双手表示赞成。我十分钦佩邓小平同志的胆略、魄力和勇气,但心里也默默为他捏一把汗。”

1974年初,冬天刚刚过去不久,春天来临之际,邓小平终于结束了在江西的生活,成功回到了北京,在北京医院接受住院和治疗。

听说邓小平回到北京,时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从心底感到非常高兴。听说邓小平正在住院,便回到医院看病。

交谈中,邓小平和他推心置腹地谈到了自己对于当前形势的看法。巧合地是,当时正值得“四五”会议之后。肖劲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向即将出来工作的邓小平暗示,一定要提防那两个戴眼镜的人。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3)

图|邓小平照片

邓小平听后,立即明白了肖劲光的意思,会意地点点头笑了。

1975年11月底,肖劲光和苏振华一同参加了三座门召开的军委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央打招呼的精神,正式宣读了以中央23号文件下发的《打招呼的讲话要点》。

这个所谓的《打招呼的传话要点》,正式传达了由邓小平转达的清华党委副书记刘冰写给他一封信的批示。这封信主要反映了该校副书记谢静宜、党委书记迟群在工作、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矛头指向了邓小平。

传达意见下来后,肖劲光感到好像有一头冷水浇下来,心里透心凉。

在邓小平的和叶剑英的领导下,经过几个月的整顿,海军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尤其是1975年5月3日 ,毛泽东说道:“海军要搞好,使敌人害怕。海军很小,敌人不怕。”

在这之后,海军党委迅速贯彻了意见。之后,苏振华还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份报告,表示:一定要努力将海军的各项工作搞好,争取在十年之内建成一支比较强大的海军。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4)

图|苏振华照片

毛主席看过这份报告后批示:同意,努力奋斗,十年内达成目标。

之后,毛泽东又提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号召,并对海军作出批示,肖劲光感到海军内建设有可能会得到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心中也是非常激动的。

很快,海军党委下发了一道文件,提出要重新修改、生产、拟定装备、工程、科研等十年规划。同时,还要抓干部培训、抓部队技术战术基础训练、抓各种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抓院校建设……体制改革工作、部队精简整编等多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一切,都和邓小平提出“军队要整顿”的方针是合拍的。

1962年,肖劲光的心脏病复发,住在了医院。在医院住院期间,他一直思考着这么一件事情: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部队工作究竟应该以什么作为重点和中心。是着重抓军事训练,还是搞空头政治。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5)

图|肖劲光照片

像海军这么技术复杂的工作,我们对军事训练是已经抓过头,还是远远一点都不够。训练跟不上,部队的战斗力究竟应该如何提高呢?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没错,就应该这样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这样继续想下去,就应该这样坚持不懈地继续抓下去。

02 第一任海军司令:肖劲光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建立了海军,而肖劲光便是人民海军第一任司令员。

在担任海军司令期间,他始终坚持党对海军的绝对领导,认真落实和贯彻落实的那个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指示,对海军建设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受到广大官兵的爱戴和广泛拥护。

听说肖劲光要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民党海军司令非常鄙夷地说道:“大家都知道海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兵种,共军却一穷二白。不要说没有几艘船舰,加上木船也没有多少。共产党要建立海军,只需要海上一场战役就可能将共产党的海军从军队编制中消灭。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6)

图|1959年,毛泽东和肖劲光在一起

虽然国民党的这位高官的话的确非常狂妄,但说得也不无道理。肖劲光刚刚受命组建海军之际,华东海军刚刚组建只有半年多的时间。

为此,肖劲光先后来到威海、刘公岛等地进行了几个月的考察。由于没有船只的缘故,他过海还需要租借渔民的船只。

这位渔民说道:“你不是海军司令员吗,怎么还要租界我们渔民的渔船呢!”

渔民的这句话,对肖劲光刺激很大。虽然当时的海军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但他并没有因此屈服。

刚刚上任不久,他便找到毛泽东前去请教。毛泽东对他说道:“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海军,我现在也没有底气,但你可以参考一下苏联老大哥和其他的一些国家。现在大权已经交给你,你就有建议权和主动权了!”

接着,毛泽东还说:“我们要建立的这支海军,要能够保卫我们的海防,还要有效的防御的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

图|肖劲光视察海军

肖劲光回去后,赶紧召集大家开会,并围绕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海军展开充分地考虑。

经过长时间的充分考虑后,肖劲光决定: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综合国力出发,建立一支防御、自卫的海军,而不是侵略别国的海军。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有众多的岛屿,靠近海岸。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优越条件,将每个岛屿变成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我么这支海军在战略上是防御的,战术上却是进攻的;要将每一座海岸炮当成军舰上的一门主炮。

肖劲光还表示:我们要建立一支轻型舰队,不建立一支重型舰队。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只能是一边建设,一边打仗。

海军组建不久,便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现状。为此,肖剑光特意咨询了毛泽东。毛泽东说道:“海军刚刚建立不久,也同样面对着这样的情况,他们是从陆军中选出来的。你们也可以这样,实践证明飞得还不错。如今海军也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边干边学。”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8)

图|肖劲光和家人在一起

在组建海军机关时,肖劲光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是海军领导机关应该设在哪里,是在北京,还是某个沿海城市。第二是海军领导机关应该是建立一个怎样的机构,是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的一个业务部门,还是一个战略决策单位呢?

针对这两个问题,海军系统先后召开了几次会议,但大家的见解却有些莫衷一是。

针对这个问题,毛泽东表示支持肖劲光的意见。对此,他说道:“海军应该是一个战略决策单位,应该是一个军种,总部应该设在北京。没有房子,我们可以盖。你们写报告,我们批钱。”

海军刚刚建立之初,肖劲光通过香港爱国人士,和英国商人探讨购买护航驱逐舰和巡洋舰。毛泽东得知此事后,签字表示同意。

1950年2月,毛泽东出访苏联,两次为海军签订了订货协定。签字时,肖劲光还提出了要求苏联帮助中国海军增加教官、顾问、飞机、舰艇和装备的请求。

肖劲光还提出了自己对于海军的下一步设想:克服现有的一切困难,建造一些比较小型的巡逻舰艇。等造船的技术发达后,再建造大船。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9)

图|苏联专家援华旧照

海军建设初期的第一步蓝图绘制成功后,肖劲光立即给周恩来写了一份报告,周恩来赶紧批示表示同意。

1951年春天,肖劲光将造船的任务交给青岛造船厂,还派出修造部部长林真负责抓这项工程。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青岛造船厂便造出了一艘40吨的巡逻艇。

听说海军取得的成绩后,毛泽东说道:“我们要把自己的造船工业搞起来。十年不行,搞二十年。二十年不行的话,一百年总够了吧。我们不能总是用国外的船保护自己的疆域,更要用自己的船抵达我们最远的海域。”

建国几年后,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逐渐开始掌握了军队建造的生产技术,组建了一支年轻化的造船设计力量,对于海军力量的日益强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955年11月,受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国第一支潜艇部队参加了总参组织的辽东半岛的抗登陆演习。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10)

图|苏联专家援华旧照

一切准备就绪后,两艘潜艇向敌人的登陆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4枚鱼雷齐齐发射后,全部命中了敌人的舰队。

这次演戏能够大获成功,其中凝聚着海军众多科技人员的辛劳,更倾注了肖劲光的很多心血。

03 肖劲光:邓小平的整顿是正确的!

1959年4月,在肖劲光的建议下,中国和苏联还签订了海军技术协定,即“二四协定”。

不久,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怀下,海军成立了舰艇研究院,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舰艇自行研究工作和改进仿制工作。

从苏联访问归来之际,肖劲光还提出了中国海军“新阶段”的发展设想:既要力争发展核动力、导弹武器尖端技术,还要努力改进常规设备,使常规和尖端技术相结合,逐步过渡到以尖端技术为主的发展方向。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11)

图|1955年,肖劲光在旅顺观看海军演习

此外,他还和毛泽东提出了反潜护卫艇和建造100吨左右的巡逻艇,提出了建造核潜艇的伟大设想。

对此,毛泽东说道:“聂荣臻已经发来了研制导弹核潜艇的报告,我看过也已经同意了。”

就这样,在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导和关怀下,中国海军逐渐一天天成长和壮大起来,肖劲光也一天天成熟起来。

1963年5月20日,毛主席在军委《关于海军问题的报告》上指示:“希望海军各级党委联合起来,重新焕发精神,以大局为重,努力工作,焕发精神,发扬成绩,纠正缺点和错误,和其他军种一样,努力将海军工作给做好。”

遵照毛主席这一指示和精神,肖劲光的病情逐渐恢复后,便重新回到了海军的领导岗位上。他努力从大局出发,不计个人前嫌弃,不计个人得失,继续抓好各个方面的工作。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12)

图|1955年,肖劲光参与指挥旅大抗登陆军事演习

1964年1月,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的支持下,经军委批准下发了《关于开展学习郭兴福教学法运动的报告》。

这份报告的下发,让一度萧条冷落的军事技术训练,逐渐重新开始恢复。肖劲光痴心不改,也带领海军掀起了以学习郭兴福教学法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练兵热潮。

同年5月份,海军在浙江舟山召开了一场表演汇报会。会上,叶剑英对这次活动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非常充分的肯定。

同年6月,肖劲光在青岛主持召开现场会上,会上,他和大家一起交流了海军击落敌机的经验,号召战士们一定要勤学苦练,坚持做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同年12月,肖劲光在青岛主持召开了比武大会,检阅了海军部队自从学习郭兴福教学法以来,取得的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13)

图|肖劲光陪同周恩来在青岛检阅海军舰艇部队

想到这里,肖劲光想到这里,不由得担忧:但现在面临的形势,是对邓小平1975年的工作表示否定,那今后的海军工作还能不能搞下去,海军的这些工作究竟应该肯定还是否定呢?

会议召开结束,肖劲光在付回来的路上,坐在车上一句话也不说,心情非常郁闷。他不由地为邓小平的命运捏了一把汗,也为中国的命运和前途感到担忧,为海军的前途和命运感到担忧。

同年12月下旬,中央下发了24号文件,实质上是扩大了23号文件《打招呼的讲话要点》的传达范围。与此同时,海军也准备召开一个扩大范围的传达会议。

在常委正在讨论会议应该如何召开之际,由于苏振华不在北京的原因,一些同志便让肖劲光讲一讲23号文件的意义和重要性。

不提还好,这么一提的,肖劲光直接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说道:“我们连刘冰这封信的内容也不清楚,还是传达中央的23号和24号文件吧!”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14)

图|1980年,邓小平接见肖劲光

04 肖劲光:邓小平应该出来工作

动乱结束后,人们热烈地希望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能及时拨乱反正,拿出治国的更好方策,迅速扭转当前的混乱局势。

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上提出了“两个凡是”的观点。对此,肖劲光表示强烈反对。

在当时看来,继承毛主席的遗志似乎有些理所当然,实际上是一种阻碍。

看到两报一刊的社论,肖劲光非常不赞成。肖劲光认为:“邓小平在1975年的整顿是正确的,工作有成绩,有魄力,应该尽快恢复工作。”

和陈云谈过后,他便开车来到耿飚、王震等一些老革命家的住处。

大家在一起讨论商议和探讨,感到大多数同志们的心是相通的,基本的见解也相同。经过一段时间考虑后,陈云决定给中央上书,直言自己的意见。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15)

对于此事,肖劲光等人也非常赞成,显得非常高兴。因为陈云在老同志中算是德高望重的一位,让他来挑头,代表中央陈述这个意见,也是众望所归。

中央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一起去的人还有耿飚、王诤等人。大家在一起讨论的中心议题,还是这些事。

不久,陈云也来了,他很直白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中央工作会议马上就要召开了,我写了一个书面意见,准备在会上说出来。”

接着,他对一边的肖劲光说道:“让肖劲光给大家念一念吧!”

陈云的这篇书面发言,主要是《陈云文选》三卷中面临的两件大事这篇文章。文章的内容简洁有力,观点比较鲜明。

尤其是最后一句:“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需要,听说一些同志提出让周恩来重新参加党的领导工作,这完全是正确和必要的,我完全表示拥护。”

陈云这篇旗帜鲜明地发言稿,完全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和赞成。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16)

1960年,肖劲光和工作人员视察南海部队

这篇发言,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按照时间在会议简报上刊登。但对于邓小平,他们表示了坚决的拥护。

在这个会议上,肖劲光也唱了反调。会议上,虽然没有彻底完成两件大事,但在肖劲光这些老同志的坚持下,将这件事提上了日程,改变了一家之言的状况,这也是一次重大的进步。

1976年5月,邓小平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提道:“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完整的、准确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和全军和全国人民。”

对于邓小平提出的这个新观点,肖劲光回忆:

“这完全是针对“两个凡是”的,我听后瞬时间感到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多少年来,这种‘左’的思想禁锢着人民的脑袋,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奉若神明的错误观念吗?人们长期恪守着这个信条,完全不敢越雷池一步。”

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74年邓小平回北京治病)(17)

图|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肖劲光、滕代远等人

在肖劲光看来,邓小平提出“完整、准确的毛泽东思想”,为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开辟了一条通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