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

二、古老发明启迪了现代航空

中国古代航空四大发明,虽然外形简陋,但在原理上却与四类航空器一脉相承,而且对于后者的诞生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

1、孔明灯的原理与历史作用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1)

热气球加热中

相比于热气球,孔明灯要小巧和简陋得多,但在原理上二者同属于浮力飞行。孔明灯由框架、糊纸、灯架、灯芯等组成,顶端封闭,底端开口。关于孔明灯的原理,有三个基本点: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2)

孔明灯结构与原理试图

一是热胀冷缩。点燃灯芯后,灯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位于灯内底部的冷空气因热空气膨胀被挤出到灯外,灯内空气质量减少,灯的总重力,即灯和灯内空气的重力之和就会减小。灯内温度越高,空气膨胀得就越厉害,被挤出到灯外的冷空气就越多,总重力就越小。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3)

阿基米德浮力原理

二是浮力原理。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空气重力之和。孔明灯的体积越大,它所排开的空气就越多,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4)

孔明灯受力分析

三是惯性原理。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在孔明灯上作用着两个力,一个是灯外空气给予的向上的浮力,另一个是向下的孔明灯的总重力。如果孔明灯受到的浮力大于总重力,则灯在空气中上升;如果孔明灯受到的浮力小于总重力,则灯在空气中下降;如果孔明灯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则灯在空气中的高度保持不变。

综上,随着灯芯被点燃,灯内空气被加热,温度不断升高,热空气逐渐膨胀,冷空气不断被挤出,总重力不断减小,一旦作用在灯上的浮力大于总重力,孔明灯就会冉冉升起。

1772年,在法国巴黎博览会上,蒙哥尔菲兄弟见看到了起源于孔明灯的“日本灯”,激发了小哥俩的极大兴趣。他们历经十年探索,终于在1783年10月15日实现了热气球载人升空,也实现了人类的飞天梦想。

2、风筝的原理与历史作用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5)

固定翼飞机

风筝的升力原理与固定翼飞机的机翼升力原理异曲同工,同属于空气动力飞行,都得益于升力体与迎面气流之间的相对运动。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6)

风筝组成示意图

风筝由骨架、风筝面、尾巴、提线和放飞线组成,提线用于调整风筝迎角,放飞线用于牵引风筝和控制风筝放飞高度,尾巴用于增强风筝稳定性。骨架和风筝面的组合体可以看作是一块平板,气流流过平板时有三种情形:

(1)平板迎角为零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7)

平板迎角为零

图中为气流流过翼型,但不影响分析,下同。此时,平板与气流方向重合,气流流过平板后方向没有改变,说明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与平板之间没有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平板不会产生升力。

(2)平板迎角大于零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8)

平板迎角大于零

此时,平板与气流方向有正向夹角,气流流过平板时就会沿平板表面向其流动方向的下方偏斜,说明气流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同时气流也会给平板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平板的升力。

当平板迎角继续增大时,气流流过平板后的偏斜程度加大,说明气流受力增大,其反作用力,即平板的升力也随之增大。

(3)平板迎角增大到超出某一限度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9)

平板迎角超出某一限度

此时迎角过大,气流不能紧贴平板表面继续流动,造成平板后缘气流严重分离,升力不升反降。这一现象称为失速,对应于某一限度的极限迎角为失速迎角。平板风筝的失速迎角在60°左右。

放风筝时,适度增大迎角有利于风筝起飞,但是超过失速迎角会陷入失速,升力不增反降,导致风筝突然掉落。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10)

莱特兄弟风筝实验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11)

杜蒙特的风筝式飞机

风筝也给航空先驱们带来了灵感与启发,英国航空之父乔治×凯利、滑翔机之父奥托×李林达尔、飞机之父莱特兄弟等都曾借助风筝进行了大量试验,积累了宝贵数据和丰富经验,正是基于这些积累,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实现了冲天一飞,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

1906年10月23日,巴西航空之父桑托斯×杜蒙特在立体风筝的基础上发明的风筝式飞机也飞上了蓝天。

3、竹蜻蜓的原理与历史作用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12)

但旋翼直升机

竹蜻蜓与直升机的旋翼极为相似,都属于空气动力飞行,原理也是相通的。

竹蜻蜓外形呈T字形,分为横片与手柄。横片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于旋转方向,前高后低,以保持正向迎角;二是剖面为非对称翼型,以产生正向升力。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13)

竹蜻蜓的结构特点

当手柄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将带动横片产生两个作用:一是横片倾斜,前高后低,类似于电风扇的风叶,推动空气向下运动,形成一股强风,同时空气也会给横片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横片带动竹蜻蜓上升。迎角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二是横片剖面呈非对称翼型,横片旋转时,与空气相对运动,相当于气流流过翼面,迫使气流向下偏转,同时气流也会给翼面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的升力。升力大小与横片的迎角成正比,与横片旋转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增大迎角或旋转角速度都会增大升力,让竹蜻蜓飞得更高。上述两种作用的合力,就是带动竹蜻蜓上升的总升力。如果总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力,竹蜻蜓就会越升越高;如果总升力等于竹蜻蜓的重力,竹蜻蜓就会稳定在当时高度;如果总升力小于竹蜻蜓重力,竹蜻蜓就会逐渐下落。

如果把横片换成旋翼,这就成了直升机的升空原理。也正因此,人们把竹蜻蜓称为“直升机的始祖”。当然,竹蜻蜓仅仅是直升机旋翼的雏形,要让直升机飞起来,走向实用,还有大量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这里不再展开。

英国航空之父乔治×凯利、直升机之父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在青少年时期都曾痴迷于竹蜻蜓,并因此走上了航空之路,也都成为了一代宗师。

4、爆竹的原理与历史作用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14)

火箭弹密集发射

烟花爆竹与现代火箭也是异曲同工,二者都采用火药或燃料燃烧,喷气推进。

烟花爆竹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包括引线、封土、火药、壳筒等。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15)

爆竹的基本结构

在此基础上,可以衍生出更为复杂的组合结构。以礼花弹为例,参见下图,从左向右依次是推进部和爆炸部。可以看做是两个基本结构的组合,都包括引线、隔板(对应于封土)、炸药和壳筒。差别在于二者的功能不同,装药不同,推进部采用相对柔和的黑火药,爆炸部采用更为猛烈的烟火药。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16)

礼花弹的内部结构

烟火药由氧化剂、可燃物、粘合剂和有色光剂等组成,具有炸药的共同特点,一遇火星便能瞬间点燃并剧烈燃烧,释放出大量热能和高温高压气体。爆竹壳体限制了高温高压气体的膨胀,迫使气体压力温度急剧升高,直到壳体无法承受,在薄弱处率先撕裂,高温高压气体迅速膨胀,对周围空气形成强烈扰动,产生声、光、热、烟和冲击波等效果,形成爆炸。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17)

爆竹爆炸示意图

科技飞机1(古老发明与现代航空)(18)

爆竹推进部的内部结构

与爆炸部相比,推进部除采用相对柔和的黑火药外,还在底部开有专供火药气体喷射的喷口。这样一来,一旦引线点燃了黑火药,黑火药也会迅速燃烧,释放出高温高压气体。但是烟花爆竹的壳体限制了高温高压气体的自由膨胀,迫使气体只能向下加速喷出。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原理,高温高压气体必然会给壳体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烟花爆竹一飞冲天。

只要改变推进部或爆炸部的装药,或者进行不同组合,便可产生“二踢脚”、起花等具有不同爆炸效果的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种类繁多,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引爆,二是推进。至于在此基础上,怎么组合,如何扩展,就看需要了。推而广之,在原理层面,火箭、导弹也是如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