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上班族的个人所得税)

年底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上班族的个人所得税)(1)

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大家努力工作的同时,是否认真考虑过如何合理避税让每个月到手的钱更多一些?

我们都知道工资条上代扣代缴的栏目中有一个很重要项目就是个人所得税扣款,下面我就来聊聊上班族怎么做好自己的个人税筹,在这里少扣点钱吧。

首先,盘点一下目前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在减除基本减除额5000元、三险一金外,还有六个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我们先来梳理一下:

年底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上班族的个人所得税)(2)

根据上图,第1至第4项,基本上成家了的职场人几乎人人都会涉及。

假设以张三为例,大宝已经上小学、且刚生了二胎,我们计算一下张三的个所税起征点实际在哪个位置:

起征点5000元、大宝1000元、小宝1000元、赡养老人2000元、贷款利息1000元,刚好一共10000元,也就是说扣除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以后,张三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大于一万元的部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而如果张三今年刚好考过了一个资格证,或是正在学习提升学历,继续教育的这部分还可以在汇算清缴时进行一次性税前扣除。

那么除了以上的专项附加扣除外,是否还有其他合理避税的方式方法呢?

这里提供几个思路:

1 优先购买税优商业险

1.1 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

年底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上班族的个人所得税)(3)

根据上述国家相关文件,个人可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主要保障范围是个人的住院医疗报销的保障。以后再给大家讲过保险的购买层次(此处略过),商业的住院医疗保险是社保(医保)的主要补充。既然都要买,如果优先购买税优医疗保险,不但能满足补充商业医疗险的需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呢,我带着大家来做个比较吧:

年底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上班族的个人所得税)(4)

1.2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财政部、税务总局、人社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财税〔2018〕22号),《通知》要求自2018年5月1日起,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将正式展开。

通俗点讲,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也不是全免税,是通过该形式享受税收优惠。就是年青时投保,等领取保险金的时候已经退休了,退休后比年青时收入更低,这时再交个人所得税,结合通货膨胀以及个税起征点的逐步提高,缴的也会少一些,甚至可能不用交了。

不过该《通知》试点的区域包括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试点期限一年。

在试点范围内的小伙伴,条件允许话可不要把资格浪费了。

2 即将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2.1 制度框架

我国即将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基本思路是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

账户制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核心,具有唯一性,是参加个人养老金、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暂定为12000元/年,之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该账户内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由参加人自主选择。

目前该支柱实施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尚未最终明确,需要等待有关部门进一步出台细化文件。

2.2 扩大使用范围,同时涵盖了2018年试点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上面讲到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资金可以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已标识蓝色字体)我个人理解是涵盖了2018年试点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自2022年初起,陆续就有政策新闻发布,专属的商业养老险试点区域将扩容到全国。

不过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设计的极为“普惠”,目前各寿险公司都不收取初始费用,部分公司还在补贴费用进行销售。而从线下销售队伍的角度来看,该类产品的佣金比例极低,销售人员没有动力将其作为主推产品。因此,市场上大多数人对此类产品并不了解。

2.3 建议顶格使用1.2万的免税额上限

年底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上班族的个人所得税)(5)

看看上图,大部分人已经有第一支柱,却少有人拥有第二支柱。根据2022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显示,目前建立企业年金的单位约1.2万家,参与的职工人数约2925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1百人中,仅仅只有2人拥有企业年金。

所以将来这第三支柱大家必须用起来,就像上图画的这座“房子”如果只有“第一支柱”这一条腿,未来自己的养老生活品质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结合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用途,建议大家未来一定要顶格使用这1.2万的免税额存入养老金的专用账户。账户内的钱即使你买了商业养老险、基金和银行理财后,还有剩下的碎银子,留作储蓄存款里也能免税,难道不香么?

年底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上班族的个人所得税)(6)

3 股票分红的免税政策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101号文件:自2015年9月8日起,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大家购买的股票如果有分红,应按税率20%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国家为了支持证券业健康有序发展,鼓励股民长期投资,对股息红利的个所税进行了差别化的优惠政策。假设你持有某股票50000股,每股分红1.2元,那6万元的分红按税率要交1.2万的税。如果您持股超过一年,则这1.2万的税金就免交。

也许您会说,我也没这么多钱买5万股的股票呀。那我拿我们的中国银行举个例子(仅作数据测算,不作投资建议):

中国银行,2022年6月8日股价2.92元。如果当日购5万股,购买只需要14.6万本金。根据2021年年报,公司于2022年7月14日每股分红0.221元。5万股分红额为11050元,股息率高达7.5%,按20%税率计税,应缴纳2210元,如果持股满一年,这2210元就可以免交,就能享受全部免税优惠了。

怎么样?7.5%可比银行理财收益高多了吧?这还没算长期投资后,在股价上能赚取的差价。

4 基金分红的免税政策

基金分红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基金分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分红,一种是红利再投资。投资者从基⾦分配中获得的基金分红,是这支基金投资的一篮子股票的红利收⼊以及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当上市公司和发⾏债券的企业在向基⾦派发股息,红利和利息时已经代扣代缴20%的个⼈所得税。所以,基⾦向个⼈投资者分配股息,红利,利息时,就不再代扣代缴个⼈所得税了。

年底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上班族的个人所得税)(7)

现在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前张三的案例:

如果做好了以上税筹的布局,张三每个月的工资要超过多少钱才交税呢?

年底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上班族的个人所得税)(8)

如上图,也就是说在原来专项附加扣除的基础上,每个月多1500、每年就多了1.8万的免税额。

也会有人会说,我也不一定年年都考证呀?但如果您现在正值青壮年,为什么不学习,不提升自己呢?证书只是自己学习和精进的一个佐证,还能享受国家的免税福利,何乐而不为?何况即使拿掉这考证的免税额,一年也有1.44万的额度。

工资收入上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节税,留下更多的资金进行股票或基金的权益类投资,最后投资的分红收益还能享受免税政策。

如此开源节流,积极管理好收入,你很快就会进入一个正向的财富积累康庄大道。

那么大家觉得,这个思路是否已经启发到您?

相信您对自己的个人税筹应该已经找到思路了吧?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