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了好的睡眠习惯(从了解睡眠开始)

“经常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总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好烦,医生我该怎么办?”

“医生,我睡眠浅总做梦,整夜都是似睡非睡,白天却又昏昏欲睡,工作效率严重下降,我该怎样调节睡眠呢?”

“医生,我经常天不亮就醒了,醒来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我还有救吗?”

飞速发展的社会引起很多睡眠问题,我们如何应对?首先我们要先了解睡眠的本质,才能战胜它,正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爱好科学的读者,今天我们一起追本溯源,挖掘睡眠的秘密。

养成了好的睡眠习惯(从了解睡眠开始)(1)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睡眠是如何产生的?在大脑深处靠近中线的位置,隐藏着一些神秘的核团,其中有19个是觉醒核团,有12个是睡眠核团。大脑里还有多种多样的神经递质,就像邮递员一样在神经元之间穿梭游走、传递信号。负责觉醒的邮递员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等,负责睡眠的邮递员有腺苷、前列腺素、抑制性氨基酸、一氧化碳等等。这些核团和神经递质控制着大脑在觉醒和睡眠的状态中来回变化。

睡眠是如何调节的?为什么白天大部分人都是醒着的,凌晨2点大部分人都是睡着的?睡眠又是如何调节的呢?

一 内稳态调节机制: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体力劳动者的睡眠比脑力劳动者好。我们也都有这样的体会:白天大量运动后夜晚就会睡得好。为什么体力劳动多了就会睡得好呢?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体力劳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是什么?是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被消耗了,代谢产物是什么?是腺苷;腺苷是什么?是最主要的促眠物质。随着我们觉醒时间的延长或某些病理状态的改变,内源性促眠物质,也就是代谢产生的腺苷、前列腺素、抑制性氨基酸、一氧化碳等等会越来越多,这些物质会传递信号给睡眠神经元,让它们兴奋起来,而睡眠神经元兴奋就会让我们呼呼大睡。这种生理现象就是内稳态调节。所以长时间的觉醒必然会引起睡眠,这是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

二 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是另一种重要的调节机制,这源于人类的进化。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想生存,就要和环境保持一致,所以古人“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出于安全性和高效性的考虑,我们的祖先会在白天出去采摘和狩猎,晚上回到山洞里休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按照适者生存的法则,通过自然选择,要求机体保持内环境及外环境之间的同步,就形成了睡眠生物钟。进化是以基因的形式进行的,因而生物钟也就写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成为不依赖外界因素改变的内在节律。

养成了好的睡眠习惯(从了解睡眠开始)(2)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人们总是用含羞草来说明生物钟是不依赖外界因素(日光)的内在节律。18世纪的一天,法国科学家让·德马兰曾对着含羞草发呆。他疑惑含羞草的叶子为什么白天向阳张开,夜晚闭合?是日光引起的叶片开合吗?如果让它处于黑暗中,这种规律会消失吗?他疑惑重重地去研究,最终发现,含羞草的叶片并不依赖于日光,在黑暗中叶片仍会持续日开夜合的规律,因此他断定含羞草自身存在一种生物钟。

也许有些人还会问,现在我们有灯光了,晚上灯火通明、夜色璀璨,人类不那么依赖日光生存了,那我们的生物钟是否已经改变?亲爱的读者,我们计算一下,1879年爱迪生才发明了电灯,高科技社会距今不足200年,而基因进化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去自然选择,才会引起有影响力的改变,200年不过是白驹过隙,远不足以引起生物钟的改变。

于是,在生物钟的调控下,人类的睡眠觉醒及其他生理、生化、心理行为变化多呈现出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节律特征。而外界环境必须与内在节律同步,我们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转,一旦失去同步性,比如时差现象,就会使生物钟紊乱,导致失眠、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

那我们如何去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同步呢?外界环境的主要刺激因素是光线、运动和社会活动,尤其日光是最好的生物节律调节器,这些因素是大脑判断时间的主要依据。因而我们要规律作息,晨起户外锻炼,接受日光沐浴,一日三餐按时按点,白天正常工作或参与社会活动,这样人体细胞的内在节律才能和外界环境的时间节律吻合起来,才能发挥得最协调,最高效。

睡眠小贴士:

1. 定时休息,准时上床和起床,无论前晚何时入睡、睡眠质量如何,次日都要准时起床,不可因为前一天晚上休息差而赖床。

2. 床铺要舒适、干净、柔软度适中,卧室安静、光线和温度适当,时钟应摆到听不到“滴答”声的地方。

3. 避免在日间躺在床上。

4. 不要在下午以后喝咖啡、茶、酒及抽烟,避免在白天引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来提神。

5. 睡前不宜过饥或过饱,但可在睡前喝一杯热牛奶,能够帮助睡眠。

6. 睡前可以做些放松精神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做松弛练习,洗温水浴或温水泡脚。

7. 如果上床20分钟后仍然睡不着,可起来做些单调无趣的事情,等有睡意的时候再上床睡觉。

8. 如仍未能入睡,或半夜醒来超过20分钟,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入睡为止。

9. 日间运动是松弛神经的绝佳方法,但避免睡前剧烈运动。

10. 日光是最好的生物节律调节器,增加日光浴的时间。

11. 如果存在失眠,尽量不要午睡,如果实在想睡,不要超过30分钟。

12. 睡前避免喝太多水,老年人夜尿多,也是维持睡眠困难的重要原因。

13.尽量不要长期使用安眠药,如有需要,应间断服用,原则上每星期不要超过4次。

马慧娟 海南博鳌超级医院神经内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