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 秦(韩国丞相无力抗秦)

历史剧《大秦赋》热播,剧中嬴政、吕不韦、赵姬等主角充满热议。然而,许多配角却令人印象深刻,如郭开,樊於期等人。同时,也有许多出场角色,在历史上是大人物,但却出场较少,例如,韩国宰相张平,就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尤其是他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儿子,更不得不说。

丞相 秦(韩国丞相无力抗秦)(1)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魏、赵三家大夫共同瓜分晋国,是为“三家分晋”,韩国就此建立。然而,韩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的北面有魏国和赵国,西边有秦国,南接楚国,东临齐国,可谓五战之地。到了20年后,韩哀侯一举灭掉了郑国兼并郑国的土地,从此韩国才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然而韩国土地狭小,五面受敌,处于七雄的腹地,发展受到了很大局限,虽然韩昭侯时期,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韩国国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但仍然无法称霸中原。

丞相 秦(韩国丞相无力抗秦)(2)

战国末年,韩国最著名的人物非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莫属,其实和韩非同时代韩国还有一位大人物,此人就是韩国丞相张平。提起张平,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张开地

韩昭侯时期,韩臣张开地被重用,担任宰相。张开地老成谋国,兢兢业业,深得历任韩王所信赖,他先后辅佐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王三代君主,张氏一族也因此成为韩国最显赫的贵族之一,张开地去世后,他的儿子张平继续担任宰相。

丞相 秦(韩国丞相无力抗秦)(3)

张平,字天祐,号友量,乳名张德,颍川人。他担任宰相期间,先后辅佐韩厘王与韩桓惠王,因此,张平和父亲张开地被合称为“五世宰相”。

张平虽然是官二代,但也为韩国的存亡操碎了心。战国末期,韩国国力衰微,张平主张减轻赋税,休养生息,但遭到了韩国贵族的集体反对,未能实施。

丞相 秦(韩国丞相无力抗秦)(4)

公元前265年,秦国攻打韩国上党郡,韩国不敌秦国,欲把上党献给秦国求和,而上党守将却私自把上党17城献给赵国,进而引发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导致赵国惨败,山东六国再无力阻挡秦国东出,加速了秦国的称霸之路。据《张氏家谱》记载,长平之战后,张平见韩国日渐被秦国蚕食,抑郁成疾,为了防止韩国被秦国吞并,张平提出了两点国策:第一是“疲秦”,第二是“联合抗秦”。后来,韩国派水工郑国帮秦国修筑郑国渠,以及韩国积极参加“五国合纵”,都是基于这两点国策。

丞相 秦(韩国丞相无力抗秦)(5)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平在公元前250年病逝,然而,《张氏族谱》却记载张平死于秦国灭韩国时期,张平因无力阻止韩国的灭亡,含恨而终。不管张平是如何去世的,但他也算为韩国尽了最大努力了。

丞相 秦(韩国丞相无力抗秦)(6)

张平去世后,张氏一族并未从此没落,因为张平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儿子,他就是被后人称之为“谋圣”的张良。《史记》云: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张良作为韩国后人,志在复仇,张良先后两次刺杀秦始皇,有一次,秦始皇东巡,张良和大力士埋伏在路边,用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砸烂了秦始皇的“天子驾六”马车,只可惜秦始皇当时并不在马车里,刺杀失败。

丞相 秦(韩国丞相无力抗秦)(7)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英雄群起响应,张良遇到了刘邦,从辅佐帮刘邦成就大业。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趁项羽和秦军鏖战之际,攻宛城、破峣关,提前攻入咸阳,秦三世子婴投降刘邦,秦灭,张良的国仇家恨终于得报。

丞相 秦(韩国丞相无力抗秦)(8)

此后,在鸿门宴、下邑之谋、垓下之围等重大事件中,张良都立下大功,张良为推翻暴秦、建立巍巍汉朝立下不世之功,正因为此,张良和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后人拜张良为“谋圣”。

丞相 秦(韩国丞相无力抗秦)(9)

因为张良名气太大,他父亲张平的名字也被后人熟知,从张平到张良,不过两代人,两代人却经历了“秦王扫六合”和“秦灭汉立”,沧海桑田,不过过眼云烟,汉朝建立后,张良选择隐遁江湖,或许是因为大仇已报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