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十句名言(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句)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始终被人们所推崇。同时,一个人是否孝顺,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重要标准。

那么,在传统文化中,“孝”这种行为到底有多被世人看重呢?其实从两个例子中我们就能看出答案:

首先是流传的老话“百善孝为先”,说的是人的诸般善行,当以“孝”为先。足可见前人对于“孝”的重视程度。

慈禧十句名言(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句)(1)

其次,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水浒传》这部名著,它讲的主要是兄弟情义。按理来说,这本书应该是以“义字当先”吧?但事实上,我们看宋江的绰号“孝义黑三郎”就知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比起贯穿全书的“义”,“孝”还要排在它之前。

也正是因为“孝”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好品质,所以千百年来,文人笔下关于“孝”的诗词文章不在少数。

就像唐代大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至今读之,依旧让人不免泪目。

慈禧十句名言(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句)(2)

还有清代诗人黄景仁的《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每一次读到这首诗,笔者的内心都很是沉重,恨不得能够多点时间回家陪陪家中的老父母。

其实,传统文化之所以这般推崇“孝”,也并不是毫无缘由,毕竟比起“孝”,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意才是更伟大的存在。有道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当年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硬是做出了流传千古的“孟母三迁”。

慈禧十句名言(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句)(3)

那么,对于父母之爱描述传播最广的诗句又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和笔者一样,是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细细回想父母为我们做过的那些事,这句诗可谓是道尽了父母对子女的大爱。然而,很多人虽然知道这句诗,但却不知道它的作者和出处。

其实,说起来,写这首诗的人虽然不是什么有名的诗人,但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她就是慈禧太后。

诚然,慈禧太后在掌权期间,确实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签下了卖国条约。但这样一个让人提及就很愤怒的人,内心也是有柔软的地方。

慈禧十句名言(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句)(4)

慈禧在17岁的便被送进了宫中,此后她的人生就和那座皇宫紧密相连,再想回家便成了一个难题。后来,随着她权势越来越高,再想回家更是难上加难。

1867年,慈禧的母亲过六十大寿。一般,在父母这样的重要寿诞,子女不管在哪里,都会赶回家为父母过寿。然而,当时居住在紫禁城的慈禧虽然仅仅距离母亲宅邸咫尺之遥,但由于种种原因,她还是没有办法亲赴现场为母亲过寿。

无奈之下,慈禧只能让身边的侍从,带着贺礼代自己为母亲贺寿,这贺礼中便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书法,内容如下: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慈禧十句名言(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句)(5)

说起来,这首诗写得很白话,比起那些晦涩难懂的诗词,这首诗只要一读大家基本都能理解它想要表达的意思。当然,遣词用字并不是这首诗的优点,它的优点在于,用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描绘出了骨肉至情,让读者读完不由陷入久久的共鸣。

也是可叹,能够写出这般感人肺腑诗句的慈禧,在一生中却是做出了那么多对不起中华的选择,说来也是一种悲哀。以至于,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把“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家喻户晓的名句挂嘴边,却不知其作者是慈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