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团体标准如何推进(浦东激励各领域企业单位建设)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11月1日,浦东新区举行2022年标准化发展论坛,并为2家单位挂牌“上海市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为8家单位及1位个人颁发首届“上海市标准创新贡献奖”。此外,另有3家单位获评“上海标准”,为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进一步夯实基础。

标准化工作向来被认为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石。长期以来,浦东围绕信息通信、高端装备制造、船舶海工等领域,相继开展了“商用航空发动机零件制造”“民用飞机应急撤离地面演示试验”“船舶上层建筑完整性设计建造”“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信息系统”等标准化试点建设。截至2021年底,浦东共有23个社会团体发布了161项团体标准。

此次新挂牌的上海市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集成电路),由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牵头,联合相关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高校、研究所、企业等产业链机构共同组成,主要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主流技术方向选择和可靠技术来源问题,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国产高端芯片在国内制造企业实现生产。创新中心联合集成电路领军企业,研制集成电路高新技术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2项,企业标准3项,致力于填补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核心技术标准的空白。

上海浦东团体标准如何推进(浦东激励各领域企业单位建设)(1)

另一家挂牌建设的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生物医药),由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承担,将结合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前沿创新成果,通过开展标准前期研究和试验验证、主导编制标准、开展培训宣贯及技术服务等方式, 服务和引导先进治疗产品全过程、各阶段逐步实现“有标准可依”,促进创新成果高质量转化,增强标准化在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技术创新影响力。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标准化工作,不仅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及,上海也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上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凸显了标准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以城市治理领域为例,标准化工作正不断推动“上海服务”水平提升。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隧道运营维护服务规范》对隧道养护维修、检查检测、运营服务等日常业务,建立标准化业务流程,成为国内首个城市隧道运维管理标准,填补了国内隧道服务标准的空白,目前已获评“上海标准”。

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苏东华表示,公司推进基础设施全生命管养新模式,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维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实践经验,提炼形成运维服务标准,引领设施智慧运维数字化转型,大幅提升了工作效能。

此外,浦东新区还承担了基本公共服务“15分钟服务圈”资源配置国家级标准化专项试点,围绕“15分钟服务圈”,创新搭建了体现浦东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1 6”资源配置标准体系,制定相关标准30项。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创新处处长李菁介绍,浦东早在“十二五”期间就率先在全市设立标准化扶持政策。自2016年以来,共扶持400多个项目,投入激励资金6000余万元。此次全市挂牌建设的5家“市级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中,浦东占据两席,自2021年上海市开展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试点建设以来,浦东已有5家单位挂牌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近全市一半。

栏目主编:唐烨

来源:作者:杜晨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