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1)

福州鼓山涌泉寺是全国重点寺院,有“八闽首刹”之誉,其东南山谷中有其廨院名“般若苑”。其山门内照壁上“空碎碎空”言及其“般若”意。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2)

想起大学时听方立天教授讲佛教哲学时提到,《心经》中有主张“五蕴皆空”,禅宗不立文字,核心思想是“一切皆空”。空者,虚空也,所有的执念皆为空,应破碎之而求悟,而空本身亦为一种执,也要破碎,方可证悟。空碎,而碎空,进入一种甚深的禅定状态,空空如也,天地平沉,离悟而佛近了,就无所谓空了。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3)

所以佛禅有说,世界上是不存在实体的自我的,应当以“诸法无我“”为根本义。“无我”有二,即“人无我和法无我。”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4)

中国现当代佛教领袖、福建古田出身的圆瑛大师曾有一禅联说:“法身千嶂月,闻性一声钟。”此联诠解了“法无我”的途径。

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即是“法身”。“法身”是不生不灭的,无形而随处现形,也可以称为“佛身”。人之心性即法身,“心是法身,能生万法”,所以又有“心法身”的说法。若执于“法身”,便有“千嶂月”,难达“无我”,无法“空碎”,更无法“碎空”了。

那如何做?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5)

圆瑛大师认为应有“闻性一声钟”的悟。

佛典中有一个故事,说佛召集众弟子,叫阿难去撞钟。阿难撞了钟以后,佛一问:“闻否?有声音否?”弟子答曰:“闻,有声!”钟声消减逐渐消失后,佛又问:“闻否?有声音否?”弟子答曰:“不闻,无声音。”佛又三问:“闻否?有声音否?”皆同样答说。佛就说,不管有没有声音,都在闻。无声音,也是闻,闻到的是寂静。所以要靠“闻性”起作用,闻性就是“清净自性”。

或许这是说自性清净,或可“法身”空碎,碎空“无我”,而悟而证悟而成佛?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6)

“般若”即“智慧”之意。福州鼓山有著名的“鼓山禅”,力主“禅净合一”而致“般若”,这是鼓山祖师永觉元贤倡导的鼓山禅的精髓。

永明延寿大师在他的《四料简》中,有一段关于“禅净合一”的论述,或可解释其宗:“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见弥陀佛,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7)

为此,般若苑近年举办了数次 “禅净佛七”共修法会,说是让信者树立正知正见,学修并重,“于浮尘变幻的世间得法益,找回生命的自在与喜悦”。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8)

禅语唯心,禅寺宁静,禅境飘渺。拿起与放下,舍与得,皆不是等闲轻易之事。我等入现实般若苑中,不如安静赏景阅僧,或也是一种智慧吧。

据记载,般若苑初名般若庵,乃尼众禅修之所,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七十多年的历史。2006年,鼓山涌泉寺重修并开放之,成为福州鼓山风景区之新晋网红旅游点,而信众来此参佛、禅净共修者也日众。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9)

走过“空碎碎空”照壁,便豁然见一排曲折水榭蜿蜒于绿树繁花环绕的放生池上,雅致清幽。

立于榭廊上,三两只白鹅黑鸭游过,自由自在。锦鲤灵活盘梭,乌龟不紧不慢,快慢之间,划开圈圈水波。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10)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11)

阵阵清风拂过,于夏日中是一种清爽,伸展身子,抬眼便可望及远处鼓山绝峰耸入蓝天,俯视般若苑的主殿“和谐宝殿”,及两翼的“悲智双塔”。

悠然间,踱过曲折水榭,穿越长廊,内坛正在做佛课,不便扰之。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12)

向上来到和谐宝殿,殿前大坪,四周长廊。宝殿面阔三间,奉三世佛尊。

凡寺俺,多有塔。般若苑的塔称为“悲智双塔”,各十二丈高,有七级。宝殿西翼为“观音宝塔”,东侧“文殊宝塔”。观音菩萨以慈悲普渡众生,文殊菩萨以大智启示佛之功德,激励来者。故称两塔为“悲智双塔”。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13)

《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建塔、护塔、礼塔,具无量功德。故“悲智双塔”内各供万尊菩萨,信者礼参之甚多。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14)

绕过塔后,眼见两棵参天古树,皆一百五十岁了,华盖遍野,树影下的地藏菩萨殿内,佛众也正在行佛事。只在殿前古树下静静“闻”之,一僧飘然而过,斑驳树影中的那身黄色袈裟,扬起的可是他心中的佛音掠影?

南山旅游景区般若殿(游网红景点福州鼓山般若苑)(15)

般若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有闲了,来此一游,倒也是浮噪尘世中的一种清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