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谶言(古代谶语太可怕)

古代一直有不少谶语,且大部分出自孩童之口成为童谣,其准度简直令人诧异。那么谶语童谣真的那么准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那些谶语童谣的准度,揭秘神奇背后的秘密!

民间流传谶言(古代谶语太可怕)(1)

汉献帝时期,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千里草”和“十日卜”,组合起来就是董卓二字,“犹不生”便是“死”。

当时董卓也听到这句话,他不解其意,问他身边的谋士李肃。李哪敢照实回答!就敷衍他说:“此乃大汉将亡,太师为帝之兆”。董卓听了这话很高兴,却并不知道这句话是相反的意思。果然,没几日,他就被吕布等人,引入圈套诛杀,正应谶语。【参考资料:《后汉书》范晔】

民间流传谶言(古代谶语太可怕)(2)

​ 周宣王在位时,街上就有童谣曰:“月将生,日将没,糜弧箕胞,几亡周国”,这句话翻译完的大致意思就是,周将亡于女人。等到周幽王即位后,宠爱褒姒,而引出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导致周朝灭亡的下场,再一次验证了谶语的魔力。【选自《东周列国志》冯梦龙】

秦始皇时,曾有童谣流传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还以为“胡”是指匈奴,就下令大举征讨匈奴,想把匈奴的势力扼杀在萌芽中。却没想到,这个“胡”是指他的儿子胡亥。结果,到了胡亥继位后,横征暴敛,激起民愤,真的亡国了。【参考资料《史记·秦始皇本纪》司马迁】

民间流传谶言(古代谶语太可怕)(3)

凡此种种,就不一一列举了,可见谶语童谣有时候真的不可忽视。

为什么童谣说的这么准呢?小编分析,主要是有以下三点原因:

1.纯属巧合,孩童无意中一句话,竟然一语成真,后人便联想附会,才会让人觉得童谣真的如此之准。如史上最有名的《推背图》和《烧饼歌》,曾经一度被人称为奇书。其实,历史只是一种方式,依赖于这种方式,人们将未知的事物之间联系起来,把不可理解的事物用可理解的事物代替。奥地利剧作家格里尔帕策曾说“《推背图》和《烧饼歌》表达的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测,但能否一语中的,决定权其实在解读者手中”,小编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民间流传谶言(古代谶语太可怕)(4)

2.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教的,这些人出于某种目的,将谶语编成童谣教授孩子。利用小孩子的天真烂漫,口无遮拦来说出来,既达到自己的目的,又可以把自己置身事外,实在是一种很高明的手段。

利用孩童之口,广泛传播舆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造势的例子屡见不鲜。纵观历史,许多次农民起义,起初必有童谣流传。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无一不用此法。

民间流传谶言(古代谶语太可怕)(5)

3.大数据概率,关于某一件事或者某个人物,当时可能流传出一百种谶语,说法不一,但其中只有一个命中答案,所以这一个版本,就被大家广泛流传,而其余的那九十九个版本就被人忘记了,或者有的人压根就不知道其他版本,随即也就成了有名的谶语。

综上而论,小编以为,谶语童谣一语中的的事是不存在的。 童谣谶语不失为一面窥视中国历史大势的镜子。古代文化水平落后,很多偶然性、巧合性而又频发性的事件往往令人无从解释,所以才会相信谶语和童谣。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怎么会相信那些无稽之谈?对于一些谶语,我们只能将其当作故事,一笑置之吧!

【参考资料:《后汉书》《东周列国传》《史记·秦始皇本纪》】

本文撰写者:常山赵子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