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

在朱元璋铲除功臣的一系列组合拳打击之下,一般认为只有汤和得以幸免——当然,这种说法也并不特别准确,一来徐达其实也是善终的,所谓朱元璋在他得了背痈赐蒸鹅的故事出于野史,并没有确凿的依据,李文忠、邓愈的情况也类似;二来如果将历史上名声相对不是那么大的功臣纳入视野,张赫、吴复、胡海这些功臣也“皆能保守禄位,以恩礼令终”,其实也都是善终的,这么看来,说汤和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之一,也许更准确一些。

不过,如果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朱元璋麾下比较主要的功臣身上,汤和的结局毕竟能够算是一个例外的例外。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1)

(汤和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一,开国六公爵之中的李善长、冯胜反而不是)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第四章里写道:

在军队中,汤和算是个奇特的人,他在朱元璋刚参军时,已经是千户,但他却很尊敬朱元璋,在军营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官职高得多的汤和总是走在士兵朱元璋的后边,并且毫不在意他人的眼神,更奇特的是朱元璋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也没有推托过。

我们不得不佩服汤和的远见,他知道朱元璋远非池中物,用今天的话说,他很识时务。相信也正是这个优点,使得他能够在后来的腥风血雨中幸存下来。

这就是《明史》里说的:

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

朱元璋对汤和有好感和感恩主要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2)

(朱元璋和汤和等剧照)

但是汤和本人的其他特性,决定了朱元璋对他的态度没有那么简单。

还是《明史》,《汤和传》一开始就这么介绍他:

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及长,身长七尺,倜傥多计略。郭子兴初起,和帅壮士十余人归之,以功授千户。

这里就有文章了,要知道朱元璋手下功臣第一、一直担任统帅的徐达年轻时候的介绍是:

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3)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常遇春更不过只是:

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4)

(常遇春 ,明朝开国名将,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

对比之下,汤和的所谓

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

就显得比较意味深长了——“奇志”究竟是什么?做孩子王“部勒群儿”的“群儿”中包不包括“同里闬”又比他小三岁的朱重八?再加上,“倜傥多计略”这个评价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这几位比汤和地位高的武将年轻时候都没有得到过,“帅壮士十余人归之”更强化说明了汤和的领袖才能,要知道朱元璋是一个人投奔郭子兴的。

换个角度,这不就是刘备画风的既视感: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5)

(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英烈传》演化成南北不同流派的评话评书)

史书对汤和还有“沉敏多智数”的评价,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肯定。

苏州评话《英烈》中有“三个半帅才”的说法,三个就是江西张定边、安庆傅友德、毫州徐达,半个就是红营汤和,之所以说他是半个,评话的逻辑是认为他性格有点老好人的倾向,导致不能服众,这姑且不论,对汤和帅才的认知,某种意义上说明文艺角度灵动的洞见有的时候能够在另一个意义上逼近历史的真实。

既是帅才,这就意味着汤和在谦和恬退的个性背后,其实一直有着愿景上的“奇志”,领袖才能上的“部勒”和战略角度的“倜傥多计略”。这是作为发小对他知根知底的朱元璋最为忌惮的东西。

汤和首次独当一面,是在至正十六年(1356)率领军队巡察奔牛、品城,降服陈保二,并攻取金坛、常州,然后汤和以枢密院同佥(同佥为院官身份,节制元帅)的身份驻守常州。

之后的独当一面,是讨伐招降方国珍和讨伐擒获陈友定,再之后,汤和被授以征西将军,与副将军廖永忠一起率水师溯江伐夏,但功绩比不上傅友德、廖永忠。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6)

(汤和这么一个公认的为人谨慎、沉敏多智的将领酒后说出大逆不道的话就值得研究了)

以汤和的资历、威望和能力,他被授予方面之任的时间偏晚,也不具有连续性,无非是为了尽可能做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消除汤和建立袍泽上下级关系的机会,也是为了不让其帅才有所展布、建功立业。

这和朱元璋只封他为侯爵,从帝王心术来看,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本质上都是打压。除了前面所说的对汤和的忌惮之外,朱元璋打压汤和还有一个细节上的原因,那就是汤和驻守常州期间曾经醉后口出狂言,让朱元璋对他怀恨在心。

汤和驻守常州的时候,曾经向朱元璋请示事项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醉后出怨言说:

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

我镇守这座城池,就像坐在屋脊上,我帮你你能赢,我要是投张士诚他也能赢.

这句话固然只是醉话,但是一向低调服从和沉敏多智的汤和说出这句话来,某种意义上是多年积怨的总爆发。

史称“太祖闻而衔之”,这就是朱元璋对此怀恨在心了。

因此,等到平定中原的部队班师回朝论功行赏的时候,朱元璋把汤和讨伐福建的时候所谓“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和“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的罪名拿出来说事,因此没有给他封公爵——这和上面解释中“嗜酒妄杀,不由法度”其实是两回事,可见朱元璋的这些只是打压的借口而已。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7)

(1370年,建都重庆的大夏国终被明朝所灭,二世而亡)

后来汤和伐蜀(大夏明氏政权)归来,朱元璋又当面责备他怯阵避敌的罪过;直到汤和后来终于被封为信国公的时候,朱元璋还念念不忘他在常州时的过失,数落他之余还把他的这个过错镌刻在丹书铁券上面。

汤和这句话说得既政治不正确又不讲义气,当然无怪乎朱元璋生气,但是正如张士诚麾下的吕珍和张士德不会去投靠朱元璋一样,汤和也不会去投靠张士诚,这句话毕竟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我们从心理角度细细分析,在朱元璋看来:

发小汤和说出这句无厘头不知轻重的话,说明汤和之前的所谓“奉约束甚谨”、所谓很识时务都不见得是出于真心,自己这一颗冷酷的心灵收到了伤害,其怀恨在心、其强烈反弹都是再自然不过的。

幸亏之后的汤和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朱元璋不让他当公爵,他一句怨言也没有;朱元璋当面责备他怯阵避敌的罪过,汤和磕头谢罪,十分惶恐;当朱元璋不想让诸将统帅部队的想法产生但还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汤和又找了一个机会说:

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总之,就是我愿意回家等死了,朱元璋终于放了他一马,还高兴地为他在中都凤阳建造府邸。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8)

(温州市龙湾区宁村汤和庙正殿)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9)

(北朝统一日本后,南朝的武士失去依托,于是流落海上,造成洪武末年日渐炽盛的倭患)

但是,当时浙江沿海倭寇猖獗,因此,朱元璋对还没回乡的汤和说:

卿虽老,强为朕一行。(你虽已老了,请你勉力替朕一行吧!)

之后的一年,汤和在浙江各地建造设置卫所城五十九座,建立了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对于怨恨诽谤的声音,汤和说: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再有逼逼的,请尝尝我的剑。

年迈的一代帅才在抗倭第一线,再次表现出雄才大略,韬晦避祸的汤和也几乎是最后一次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经过宁村,拜谒汤和庙时留下七言律诗一首歌颂汤和:

信国庙堂何处寻,宁村城内柏森森。数年雨化回天日,一剑霜寒震乾坤。入死出生披肝胆,餐风饮雪感民心。长缨慨奉经纶手,青史垂名耀古今。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10)

(汤和堪称明朝第一个抗倭统帅)

洪武二十三年(1390),汤和“感疾失音”,也就是不能说话了——这一年正是李善长被灭族的同一年——这一时期的汤和,朱元璋和他讲当年同乡里的各种旧事和起兵过程中的各种艰难,他也不能对答,只是稽首而已。

懂事又知趣,多磕头,不说话,还控制住表情,这就是汤和最后的日子,再加上朱元璋对他多少还存在一些念旧之情,对他持续半生从未消停过的打压终于结束了。然后,汤和也识趣地去世了,当然幸运的是,他属于善终。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这位发小最后得了善终)(11)

(汤和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东郊曹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