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库区农村移民核定登记汇总表(库区移民唱响小康路上的)

禄丰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高质量打造一批移民新村、美丽家园项目,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杨柳河移民新村

据悉,该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包括东河、石门、西河、沙龙四座中型水库移民和市外迁入移民3305人,涉及13个乡镇67个村社区142个村民小组,其中东河水库片区2487人、石门水库片区119人、西河水库片区454人、沙龙水库片区77人、市外迁入移民168人。近年来,禄丰总投资6488.28万元,相继实施移民后扶项目100个,其中村间道路硬化项目42个、饮水项目15个、农田水利项目16个、美丽家园项目4个、文化室项目10个、产业项目13个;项目扶持涉及9个乡镇27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受益人口37922人、移民12597人。

长洲库区农村移民核定登记汇总表(库区移民唱响小康路上的)(1)

中村傈园新村

禄丰通过用好用活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把“建设库区、服务移民”作为宗旨,以和平镇大路溪、张家村、大厂和中村乡阿勒、山前5个行政村库区移民为重点,以“美丽家园·小康库区”移民项目建设为支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全力推进库区移民“美丽家园·小康库区”项目建设,集中打造大路溪、张家村、大厂和傈园新村4个移民新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宣传政策,集中民智办实事。结合移民集中居住实际,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户长会和民情恳谈会等方式,广泛宣传移民政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着力解决群众所期所盼。按照整村推进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卫生整治、风貌打造、环境提升等内容,做到“改不改、怎么改”群众说了算。

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强引领。整合各部门资金资源,认真听取部门和乡镇意见建议,对建设用地拆除建筑、申报危房改造和产业发展提前做好群众工作,合法拆除乱搭乱建和闲置土房拓宽道路。结合各地气候、土壤、资源、风俗等因素,坚持规划因村而异,既考虑整村全面提升,又突出重点体现民族特色风貌,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用活政策,强化项目建管用。成立项目协调领导机构,市镇村组四级协同配合、齐抓共管项目建设。及时召开协调会,提高群众知晓率,由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全程参与项目监管。对项目建设占用土地,统一由建设村组自行协调,按照标准合理补偿。项目建成后纳入《村规民约》管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建立奖勤罚懒“红黑榜”和“十星级文明户”考评机制,实现村容整洁常态化。

打造移民新村新亮点。杨柳河移民新村总投资759.76万元,于2021年3月开工、12月竣工投入使用。群众自觉履行包保责任,村庄保洁形成常态,村容村貌大幅提升。该村小组是东河水库建设移民搬迁安置区,涉及72户283人,其中移民54户204人。居民经济收入以粮烟种植、黑山羊养殖和采拾野生菌为主,39户种植烤烟360亩,40余户养殖黑山羊1200余只,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1360元。

唱响小康路上的“幸福歌”。傈园新村是西河水库烟草水源工程项目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也是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涉及中村乡阿勒、山前的白挑塘、蛇腰、壮山3个村小组84户322人。该市精心打造党建示范点,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发展了一批刺绣坊、豆腐坊、烤酒坊产业;村民们就近务工增加收入,还享受着年人均600元的水库移民政策补贴,门前就是学校,看病就医也很方便。

云南网记者 刘畅 通讯员 吴正江 夏玮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