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

2013年7月14日,黄海某海域,微风拂面,风平浪静。

8时许,某集团军工兵团破障三连9名官兵,开始向大海进发,他们要进行一场重要的海上攻关试验。

然而,当他们乘坐的突击舟行驶还不到10分钟,海面突然起了大风!

紧接着,一个巨浪从突击舟的侧面唰地砸了过来,就在舟体要翻转的瞬间,指导员罗昊大喊一声:“大家快跳”!

同时他双手猛地用力,一把将处在危险位置的战友推开,而他自己却被螺旋桨劈中头部,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1)

罗昊照片

她的妻子张瀚文赶到部队,在整理罗昊的遗物时,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虽然我和爱人是独生子、独生女,但是上战场我绝不会苟且偷生,生死关头我一定会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通过罗昊部队领导和战友的讲述,张翰文了解到:就在罗昊牺牲的前一天,11名游客被困在海上失去动力的游艇上,而风暴即将来临,他们随时有生命危险,关键时刻,罗昊带领精兵强将抢在风暴到达前将游客全部转移上岸。

2012年5月,连队进行训练时,炸药突然起爆,还没等战友缓过神来,罗昊一个箭步冲过去把他扑倒,飞溅的石头和泥沙落在罗昊身上劈啪作响。

2011年6月,连队的一艘破障艇训练时出现,眼看要和一艘采沙船撞上。危急关头,罗昊跳上一艘汽艇,快速驶向河中央、跳到艇上,立即挂上倒挡,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

作为一个军人,罗昊用自己的一次次行动,切实做到了生死关头挺身而出!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2)

罗昊值班照片

而作为一个再过三个月就能当上爸爸的他,却再无法兑现夫妻的约定:由他为出生的孩子起名……

从小立志建功军营,参军后训练站第一个,打仗坐第一船

罗昊出生在革命老区江苏盐城,他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从小聆听着红色故事、接受着革命精神的洗礼,幼小的心灵就对军人有着深深的敬仰,立志要也从军,成为像爷爷一样的兵。

所以高考时,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放弃名牌大学,直接选择军校。

军校毕业时他谢绝留校任教,加入野战部队,进入了“朱德警卫团”。

这个团,是一支流淌着红色血脉的部队:诞生于秋收起义,长征路上曾担负中央首长和红军总部的警卫任务,上世纪80年后成为一支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工兵团。

到工兵团后,罗昊又主动请缨分到战时冲在最前沿、任务最危险的连队。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3)

罗昊为战友授课

“训练站第一个,打仗坐第一船!”这是罗昊最真实的写照。

据罗昊的团长汪生虎介绍,罗昊担任排长后第一次参加海训,其领导的示范课题,就被评为精品课题;入团不到一年,被评为全团优秀机关干部;担任指导员期间,连队连续两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2013年他所在在部队担负海上作战重难点课题攻关任务,连队任务最重。罗昊身先士卒,带领战友每天加班加点,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了多个重难点问题。

到海训场后,罗昊始终以“站排头、当标杆的状态要求自己。短短10天,他带领官兵提出20多组方案,解决10多个难题,探索出5种新方法。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4)

罗昊(中间)带队进行海上课题攻关

将无私的爱奉献给战友和群众

到部队后,虽然夫妻双方家境都不错,但罗昊生活却很简朴,每月的工资发下来,他只留800元生活费,其余都打到妻子的卡上。

当他当上指导员时,他仍然穿着高中时代的旧绒衣,裤子和内衣都破了也不愿意扔掉。

当他回家探亲时,母亲把一条裤脚边都烂了的旧军裤扔进了垃圾桶,他悄悄地把它捡起来,带回部队,补补又穿上;一个旅行箱他用了10多年。

但他对战友却很大方!

有一次,战友胥金盾的母亲病了,需要一笔不少的手术费,罗昊身上没有多少钱,于是就打电话给妈妈要了3000元,给了小胥,让他带回家给母亲治病。  

有一次,一个战友杨佳旭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罗昊把刚发下来的工作全部给了小杨,让他给父亲。

像这样的事,罗昊做了不少。

战友杨鹏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入伍第2个月,患上了“爪形手”,整个右手掌像鸡爪一样蜷缩着。

罗昊知道后,带他去卫生队看,卫生队治不了,他又联系驻地医院。手术前需要病人家属签字时,罗昊一拍胸脯:“我是他的指导员,我来签!”

顿时,让杨鹏这个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小战士眼泪奔涌而出。

他觉得罗昊对自己是父爱般的关怀!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5)

战友们哀悼他们的指导员

罗昊还多次献血,长年资助部队驻地一名贫困孩子,还捐献过自己的骨髓干细胞。

有一次,在部队出海训练之前,临时来到队里的罗昊的妻子,在住院医院进行妊娠检查时发现胎位不正。

她第一次怀孕在6个月时也是个问题,所以她非常紧张。团长得知情况后,安排罗浩留在家里照顾妻子。

然而,罗昊态度坚定:“我创新了这么多设备,只是为了在海上训练中测试它。谁留守我也不能留守!”

2012年除夕,张瀚文来部队探亲,这是她在军营度过的第一个除夕夜。罗浩很快吃完了年夜饭,然后他对妻子耳语道:“我去替战士们站哨了,你好好吃。”然后他悄悄地离开了食堂。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6)

罗昊生前获得的荣誉证书和无偿献血证、捐献骨髓干细胞证书。

抚摸着丈夫的遗物,身怀六甲的张瀚文失声痛哭:“你不是说吉人自有天相吗?我们不是说好了孩子你给起名字吗?你怎么不说话啦?”

在场的战友们无不为之动容!!

被罗昊救命的战友对着张翰文跪地痛哭:“对不起啊!指导员是为救我牺牲的。”

其他战友悲痛地说:“嫂子,对不住啊!我们没有保护好指导员。”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7)

罗昊走了,大海呜咽,追诉一个28岁年轻生命的远行。

就在他牺牲48年前的同一天,1965年7月14日,同一个朱德警卫团的英雄战士王杰扑向即将爆炸的炸点,,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

“罗昊的‘一推’与王杰的‘一扑’”,是一代代中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见证!

罗昊牺牲后,连队百余名官兵联名写下请战书:接过指导员手中的接力棒,誓死打好试验攻关攻坚战!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8)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9)

数千名群众自发迎接:“英雄,欢迎回家!”

2013年7月26日,早上7点半,江苏盐城,罗昊家的小区门口已经拉起了“罗昊烈士欢迎回家!”“罗昊,回来吧!”黑白横幅,居民们早早地聚集站着。

上午8点,最高温度达到32度。然而,在盐靖高速盐城西出口,道路两旁却早已聚集了很多人。他们都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迎烈士回家,有人已经在这里等了两个多小时了。

烈士罗昊的骨灰在警车护送下,行驶了500多公里,回到了家乡盐城。

当灵车从高速口缓缓驶出,群众拉着“罗昊烈士魂归故里”、“铁军精神育赤子 盐阜大地留英魂”、“英雄一路走好 你是盐城人民的骄傲”等横幅,向着英雄行注目礼。

警车开道,车队随后沿着世纪大道、人民路、建军路、盐马路行驶,一路上到处可见群众路边在迎接英雄。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10)

9点23分,罗昊戎装遗像和骨灰盒回到他曾经生活的家中。

灵车平稳地停了下来。伴着哀乐声,罗昊的遗像被捧出走向守候多时的人群。

罗昊的奶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冲上前大声哭了起来。

在楼下等候的亲戚们也冲上前去,抚摸着照片,忍不住泪如雨下。

罗昊家在三楼,客厅里放着祭奠罗昊的食物和供香,正中央摆上黑纱缠绕着英雄的黑白遗像,装有烈士骨灰的骨灰盒盖着鲜红的党旗。

前来悼念的人胸前戴着白花,静静地站在画像前,强忍悲痛。罗昊的父亲盖好骨灰盒上的绸缎,并将黑色绶带整齐地排在肖像的两侧。

半小时后,灵车缓缓驶出,在场的人无不悲痛欲绝,亲属按照当地习俗点燃鞭炮为英雄送行,目送灵车渐渐远去……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11)

草木含悲,天地哀鸣!上午10:30,罗昊烈士骨灰安葬仪式在盐城烈士陵园举行。

盐城烈士陵园已经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陵园广场上挂满了花圈。

“罗昊走了,年仅28岁,再过三月他就要当爸爸了,就这样匆匆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养他、疼她、爱他的父母,离开了心爱的妻子,离开了生他养他育他的盐阜大地,离开了神圣的军营,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亲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灿烂的笑容,听不到他温和的声音,感受不到他的生生气息。他的父母饱受丧子之痛,多么希望再听到他叫一声爸爸妈妈,但自古以来忠孝难双全,他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国防事业,体现了当代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遇到危险时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将危险留给自己,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罗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英雄无畏、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我们这个大家庭都以罗昊感到骄傲和自豪!罗昊既是他爸爸妈妈的好儿子,也是盐城人民的好儿子!”

罗昊的叔叔罗德鉴代表亲属发言,再次引得众人泪洒当场。

11点15分,罗昊的骨灰安葬,烈士长眠在养育他的这片土地上!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12)

妻子三月后生了儿子,很像罗昊,娘俩都要追随罗昊:还做一个兵

28岁罗昊永远地离开了,留下怀孕6个月的妻子。

罗昊的母亲擦干眼泪后,她傻傻地盯着儿媳张瀚文隆起的肚子上,一遍又一遍地为孙子的安全出生祈祷,因为那将是罗昊一家的全部寄托和希望。

这是一个家庭的血液,一个士兵的根,一个母亲心中的太阳。

面对罗昊父母,面对部队官兵,泣不成声的张瀚文这样承诺:“为了罗昊生命的延续,再难也要把孩子生下,再苦也要把孩子抚养成人!”

在孩子出生的前几天,张翰文家的电话一直处于"热线"状态,从早到晚都有部队和社会各界的询问。张汉文抚摸着孩子的肚子,一遍又一遍地对他说:“亲爱的小太阳,快出来,让妈妈看看你有没有爸爸的影子。”

11时18分,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产房里,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寂静。

产房外响起了欢呼声。连队文书毕波扑通一声坐在地上,流着热泪打通了连队的电话:“嫂子生了,那娃7斤4两,母子平安!”顿时,罗浩儿子出生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开。

当晚,当地电视台播出消息:今天,在市妇幼保健院,英雄罗昊的儿子顺利出生!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13)

罗昊儿子罗伟轩出生照

和毕波一样,连队有好几位官兵家属,从不同方向赶来,排着队要求照顾张瀚文。

连队官兵纷纷致电祝贺烈士之子的诞生。连长刘延辉说:“10月12日下午,连队突然收到20多张请假单,官兵们想去盐城看望和照顾老指导员的妻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麻醉剂逐渐失效,刀口阵阵刺痛。

张瀚文吃力地捧起病床头罗昊的照片,深情地对着照片中的丈夫说:“老公,我们的大胖儿子出生了,长得好像你啊!亲爱的老公,不论多难,不管多苦,我一定抚育、培养好我们的儿子。如果可能,也把他送到部队……”

生完孩子后,为完成罗昊未竟的事业,张翰文依然决定当兵,她放弃了在南京的白领工作,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部战区档案馆,成为一名文职助理馆员。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14)

罗昊和张瀚文的婚纱照

望着和罗昊的婚纱照,张翰文默默对他说:老公,5年了,请你好好睡一觉,我知道你太累了。你放心,我绝不会辜负部队首长和地方领导的关心和期望,我会精心抚育儿子健康成长,孝敬公公婆婆安度晚年。

现在,罗昊的遗腹子已经8岁,他常说“爸爸帅”,长大了也要“当解放军”。

张瀚文表示:“我希望儿子将来也能考到他父亲的母校国防科技大学,像他父亲一样勇敢、坚强,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真正男子汉。”

在丈夫曾经走过的路上,她将带着儿子一起勇敢前行!

罗昊人物简介(罗昊差仨月当爸爸)(15)

母子一起看望罗昊

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集团军“朱德警卫团”某连队宿舍门口,每天出早操点名时,这样的一幕从不间断:

“点名!罗昊!”

“到!到!到!”全连官兵齐声答道,那声音,响彻云霄!

致敬英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