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参考文献(浅谈古典文献学的开拓者孔子)

从事文献研究的人,对“文献”一次的原始出处都感兴趣,它最早出现在哪部古籍中呢?它的意思和今天一样吗?开拓者又是谁?,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孔子研究参考文献?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孔子研究参考文献(浅谈古典文献学的开拓者孔子)

孔子研究参考文献

从事文献研究的人,对“文献”一次的原始出处都感兴趣,它最早出现在哪部古籍中呢?它的意思和今天一样吗?开拓者又是谁?

《论语.八佾》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其中“文献”一词是现有古籍的最早记载。这里的文献指的就是“文章和贤才”。不过时至今日学术界一直没有给文献学下一个确切定义。文献应包括文献的体、法、史论等几方面内容,并把这些融为一体,进行系统的研究,逐步建立文献学的完整体系。从文献的最早记载不难看出,孔子是古典文献学的开拓者。

一、文献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奴隶社会,由于文化典籍掌握在官府手里,流通的范围有限,加以书写工具落后,都不利于目录学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生产力得到发展,学术研究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昔日“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以金石、简牍缣帛为载体的图书资料大量增加,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的人,从不同的目的出发,要求对文献进行整理和编目,孔子正式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开始他的整理工作的。

二、相关人物孔子的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路过陬邑(今山东曲埠)人。孔子的先世为宋国贵族,宋国贵族为商人的后裔,因此孔子对商人的问话很重视。而他生长在鲁国,鲁国为周公的封地,这里保存周文化最为完备,被称为礼仪之邦,所以孔子对于周文化非常推崇,常常以周文化代表自居。孔子在政治上维护旧制,反对变革,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术上以传授、整理古代文化为己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孔子被称为古典文献开拓者的原因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有感于“六艺”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亲自做了大量的校释和整理工作,为古典文学的向前发展做了有益的奠基工作。据记载,他曾纂《易》,修《春秋》,删《诗》、《书》,订《礼》、《乐》。所谓“纂《易》”,就是作《易传》,史载《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10篇为所述。此外他还做了卦辞也爻辞:“修《春秋》”是指孔子依傍鲁史而做《春秋》,体现出“微言大义”之旨;“删《诗》、《书》”是孔子整理编次《尚书》,以之为教材。从3000篇诗中选取300余篇,成为后世定篇:“订《礼》、《乐》”的过程中对二书做过整理,其中流传的“三礼”成书皆直接或间接与孔子有关系,而《乐》已经失传,无从具体考见,但他的整理之工在古书中是有记载的。

在进行文献整理工作的同时,孔子实际也在从事目录整理工作:一是精选文献,如删《诗》;二是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分类,如《风》按地区分,《雅》按时间分,《颂》按作用分;三是写提要,如为《诗》做序;四是为“六经”的各篇厘定次序。知得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文献典籍,从孔子删订“六经”所作的大序、小序,到战国秦汉诸子百家著述的自序,再到刘向校书的书录,反映了我国目录的形成过程。那些大序、小序和自序在当时已起着“内容提要”的作用,实为目录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孔子在文献典籍整理的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方法,有强调治学态度要诚实的,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有强调多方求教的,如“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有的要求在古文整理上应阙疑态度的,如“多闻阙疑,慎言而余”(《论语.为政》);有提倡审慎态度的,如“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还有排斥虚妄态度的,如“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等。

四、总结

孔子研究整理古典文献尤其鲜明的政治目的,是历史上堪称其开山之功的古文献学家。他不仅自己做出了成绩,还培养了不少专门的人才,无论对周代古文献的研究、整理、保存和流传还是对传统古文献学的创立和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称其为古典文献学的开拓者实至名归。

注:封面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