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厉害元帅(十大元帅中最喜欢钓鱼的元帅是谁)

湖北南部洪湖地区,是一派水乡泽国风光,河间洼地、岗地之间形成许多垸内湖、岗边湖,湖泊面积相当大渔水资源极为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1927年南昌起义,转战到这里的贺龙,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很快重操旧业,对钓鱼产生兴趣。作战间隙,工作之余,一有时间, 他就拿上鱼竿,领几个警卫人员出去,没用多长时间,他们就有很大收获。

世界十大最厉害元帅(十大元帅中最喜欢钓鱼的元帅是谁)(1)

每次回来的路上,贺龙总会乐呵呵地说:“ 这既放松了脑子,又改善了生活,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呢!”1934年,红军转战到南腰界。在这里,贺龙仍是忙里偷闲,频频放竿垂钓。一天, 贺龙到附近一条叫“ 一两丝”的河边钓鱼、没过多久,一条大鱼正好上钩,此时,贺龙才发现自己忘记带装鱼的鱼蔸了。于是, 他便让警卫员到附近老乡家去借。

一位叫曾桂莲的老乡 愉快地将个编得很精巧的鱼篼借给了贺龙。自此,贺龙每次钓鱼都带着这个鱼篼,直到同年10月,红军离开南腰界向湘西进军的前一天, 贺龙才让警卫员把鱼篼还给那位老乡。

如今,这个鱼篼还收藏在南腰界红军文物陈列馆,作为人们对贺龙的纪念。

贺龙钓鱼出名,是在红军过草地时。

世界十大最厉害元帅(十大元帅中最喜欢钓鱼的元帅是谁)(2)

1936年7月,贺龙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翻过了巍巍雪山,进入了茫茫草地。

当离开阿坝还不到一个星期,许多红军战土的干粮袋就空了。走在前面的部队把野菜和草根都吃光了,后面的部队路过此地时,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饥饿成了红军的最大威胁。

怎么办?在师团长会议上,贺龙说,“同志们!为了生存和斗争,我们就要找吃的,只要有能吃的东西,都要抓来吃,咱们可以去钓鱼嘛!”

他接着说:“草地里有许多河沟和水塘,里边肯定有鱼,而且还不会少。因为这里是藏民生活地区,藏民信佛教,佛教又是多神教,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水神就是鱼,所以他们不敢吃。我们现在钓鱼来吃,让鱼给革命战士补充营养,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钓鱼,却没有鱼竿怎么钓?贺龙看出了大家困惑的表情,他快步走到一匹马旁,随手扯下几根马尾,然后又从自己身上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口里咬了几咬,很快就做成了一个鱼钩,再将马尾和鱼钩拴牢,捆在一竿子上,这样很容易地把一个鱼竿做好了。大家看到此景,无不对贺龙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交口称赞。

贺龙不仅号召大家去钓鱼,而且还亲自去钓。哪些河汊、水塘有没有鱼,他只要望上一眼,就能知道个七八成;哪种鱼喜欢吃什么食,他都了如指掌,例如有的鱼吃麦麸,有的鱼吃米饭,有的鱼吃蚯蚓,有的鱼吃蛙肉。不同种类的鱼,口味不一样;至于说哪些鱼走哪层水,吐什么泡,贺龙也了解得一清二楚。

他告诉身边的同志说:“鱼有百种,钓法不同,千篇一律,两手空空。钓鱼跟打仗一样,要善于隐蔽埋伏,要沉得住气。总之,知彼知己,才能诱敌上钩。”

贺龙的这些钓鱼“绝计”是他垂钓经验的总结。

一次, 贺龙和警卫员李家斌等外出十几里钓鱼,当他们在一个水塘旁正钓得出神时,忽然,远处响起“啪!啪!啪”的枪声,仔细一看,几十个藏族骑兵从一个草梁子上冲了过来,这些人一边打枪一边大声吼叫,顿时情况危急。

李家斌和另外几个警卫人员来不及多想,他们一边劝贺龙快点收竿,找个安全的地方躲一躲, 一边拔出机枪,朝着藏兵冲来的方向迎了上去,依托前面的一条土坎,同藏兵对射起来,子弹“嗖嗖嗖”地从头上乱飞,战况异常激烈,警卫人员都为贺龙的安全捏一把汗。

可是,蹲在水塘边上的贺龙却一动不动, 依然若无其事地抽着烟斗在钓鱼。没有多久,藏兵见没有捞到便宜,被迫调头逃窜了。直到此时,警卫人员心头悬着的石头才落了地。

贺龙却回头告诉他们说:“不要紧张, 是几条游鱼,拖不走渔翁,我们还是继续钓我们的鱼吧!”

之后,他钓了好几条一尺多长的鱼,才高高兴兴地收竿返回宿营地。

到了晋西北,贺龙钓鱼的机会少了,但是,他一有机会就让警卫员把收藏的鱼钩拿出来,供大家鉴赏。他说:“这个鱼钩是我托人从河南带来的,河南的鱼钩顶好,别看它小,可是能钩起十几斤重的大鱼,好好保存着,将来好在松花江钓鱼。听说松花江鱼多得很,据说多得在船走过时,鱼都会挤到河岸上来。”

这时,尽管战争繁忙,但是,贺老总对钓鱼还是暗暗怀有很大的兴趣。

抗日战争时期,贺龙虽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场合钓水里的鱼,但他却钓了不少地面上的“鱼”。 他常说:“打仗跟钓鱼一样,要知彼知己,诱敌上钩;将计就计,赶鱼入网。

1939年9月,当驻灵寿县城的日寇第8混成旅约150人,准备进犯我晋察冀边区一重镇陈庄时, 贺龙指挥第120 师,采用“将计就计,赶鱼人网”的战术,全歼来犯之敌,甚至,连日军旅长水原这条老奸巨猾的“大鱼”也没挣脱身。

事后,贺龙高兴地说:“我胡子垂钓的技术还是够高超的啊!”

建国以后,贺龙的工作更加繁忙,但他仍没有放弃钓值的爱好,偶尔带几个人到北京龙潭湖等地钓上几回,收获颇丰。

尽管这种钓鱼的机会不多,但是,贺龙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垂钓老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