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有只死鸟吉凶(不怕两鸟宅院叫)

导读:农村俗语“不怕两鸟宅院叫,就怕蛤蟆墙角跳”,啥意思?答案来了

新的一天开始之际,一个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一个好的心情会让新的一天充满生机,做什么事情会感觉到特别的顺利。这也是所谓的心情会影响一切的原因所在,农村有句老话叫:喜鹊枝头喳喳叫,好事要来到。喜鹊也是民间的吉祥鸟。原本叫鹊儿,因为王母娘娘看到人间没有花开,所以把春、夏、秋花洒满了大地,让这三个季节花开不断。王母酷爱不惧严寒冬季才开放的腊梅,所以其他三个季节的花儿都被放逐到凡间,唯独腊梅派人看守只能生长在天上。

院子里有只死鸟吉凶(不怕两鸟宅院叫)(1)

话说鹊儿是心肠非常热的鸟儿,看到人间冬季无花一派凋零气象,没有丝毫的生机。就把天上的腊梅偷衔了一枝栽种在了凡间。这样一来凡间的冬季才有了腊梅开放,每到梅花开放之际,鹊儿都会高兴地在枝头跳跃。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所以民间也把鹊儿称为了喜鹊,喜鹊登梅也成为了吉祥富贵好事来到。鹊儿因为偷采梅花后来被王母知晓。王母把鹊儿捆住双腿关在了笼子里。这也致使直到现在喜鹊走路依然是蹦蹦跳跳。这也源于过去被捆过的双腿。

喜鹊的热心肠不仅给人间带来了梅花,喜鹊看到牛郎跟织女被银河相隔不能相聚,在农历的七月七这一天,所有的喜鹊都会去搭建鹊桥,让牛郎跟织女通过鹊桥来相会。为了报答喜鹊搭建鹊桥,织女把自己的手织绝技传给了喜鹊。所有喜鹊的搭建鸟窝的技术是一流的,不仅坚固耐用,而且还能够遮风挡雨,这也是源于喜鹊得到了织女的真传。喜鹊是民间传统的吉祥鸟,跟喜鹊同属鸦科的乌鸦,却成了喜鹊的反面教材。

院子里有只死鸟吉凶(不怕两鸟宅院叫)(2)

关于乌鸦向来都没有什么好话,民间有句老话:不怕两鸟宅院叫,其中一种鸟指的就是乌鸦。乌鸦之所以被人讨厌,原因也是很多的,一来是长得难看,全是乌黑的乌鸦黑漆漆的看上去非常的丑陋,单从第一印象就让人反感。而且乌鸦的哇哇叫声更让人听着难受。当有人唱歌或者说话不好听的时候,还经常使用乌鸦叫来形容,可见乌鸦的叫声确实是让人反感。除了长得难看,叫声难听之外,乌鸦什么都吃的习性,也是让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村里的老人说乌鸦的肉是臭的,就连猫狗遇到死去的乌鸦,也是闻闻之后扭头就走。据说这是因为乌鸦是食腐鸟类,所以自身的肉味道非常难闻,猫狗都不吃乌鸦,可见乌鸦有多讨人嫌。跟乌鸦一样民间还有一种让人讨厌的鸟,这种鸟儿昼伏夜出喜欢晚上活动。因为专门喜爱吃田鼠,所以说确实属于益鸟的一种,但由于这种鸟儿的叫声非常的难听,而且还喜欢在晚上鸣叫。加上民间的传统说法,导致这种益鸟被披上了更多神秘的色彩。

院子里有只死鸟吉凶(不怕两鸟宅院叫)(3)

这种鸟儿就是猫头鹰,过去的农村猫头鹰数量很多,傍晚的时候猫头鹰开始逐渐活动,有的特别喜欢站在村口的树上,夜深的时候发出的叫声让人听着极为的不舒服。民间关于猫头鹰的说法很多,说什么的都有,这也让这种鸟儿成为了极为厌恶的鸟。猫头鹰跟乌鸦虽然被大家讨厌,但并没有给生活带来实质的影响。即便是听到了猫头鹰或者是乌鸦在庭院周围叫唤,最多也只会让人心情不爽而已。并不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影响,反而最为担心的是在家里墙角听到蛤蟆的叫声。

有句老话:“两条腿的人多的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这三条腿的蛤蟆可不是一般的蛤蟆,而是传说中的招财金蟾。传说金蟾原本是一个修炼多年的蛤蟆精,修炼成功之后一直兴风作浪专做坏事。后来被吕洞宾的徒弟刘海使用法术将其收服,在跟刘海打斗期间,蛤蟆被打断了一条腿,所以就成为了三条腿。蛤蟆精后来被感化,将自身的法力转化成为招财纳福,张着嘴专门从外面往家里衔钱和金银财宝。只进不出也让金蟾成为了招财的象征。

院子里有只死鸟吉凶(不怕两鸟宅院叫)(4)

在庭院角落的蛤蟆自然不会是三条腿的金蟾,既然不是金蟾,按理说也不应该担心什么,毕竟蛤蟆兴不起什么风浪,为什么民间会有老话:就怕蛤蟆墙角跳呢?这也是有很多原因的,老话之所以能够流传多年经久不衰,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蛤蟆的出现也有很多的预兆,墙角出现蛤蟆叫,很有可能由于雨水的侵泡,庭院的墙已经出现了塌陷或者是很大的裂缝,从而让蛤蟆进的家来。所以说房屋具有潜在的倒塌危险。

蛤蟆喜欢潮湿的环境,家里如果是干干净净,而且阳光照射充足,干燥的环境蛤蟆是很少出现的。所以说墙角出现了蛤蟆叫声。一来是庭院地基塌陷导致过于潮湿,二来近期还很有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降水。所以对于一些不牢固的房屋来说,自然就要担心害怕,除了对于房屋会带来危害之外,蛤蟆还会引来其他的捕食者,其中蛇是最爱跟着蛤蟆前行的,所以说蛤蟆的出现,也会增加家里进蛇的几率。这也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院子里有只死鸟吉凶(不怕两鸟宅院叫)(5)

农村的这些俗语老话,都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观察之后得出的结论,虽然说很多的老话俗语随着生活的改变,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依然是很好的谈资被大家津津乐道,对于这句老话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