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湘西名人(湘西大山中一个清代探花的题字)

关注我们,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距离湘西永顺县城灵溪镇不到一公里的猛洞河畔,有一处叫不二门的佛教圣地,境内怪石嶙峋、古树参天、曲径通幽、温泉趵突,更有梵音缭绕不绝于耳,如果你对这里还陌生的话,那么不知你是否看过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和电影《湘西剿匪记》,当年很多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清朝时期湘西名人(湘西大山中一个清代探花的题字)(1)

此处传为土匪洞

大凡佛教圣地都附会有优美的传说,相传不二门是观音菩萨下界时派天工神匠劈山开凿而成,为的是经由此门引领无数失意和惬意的脚步从红尘走向天界。因此不二门亦以佛家之语称之为"不二法门"。

不二门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吸引着远近的游人来这里参观、朝拜,一批批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在这里流连忘返,触景生情,留下了大量诗词、偈语和石刻书法作品。据史料考证,不二门摩崖石刻开创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最早石刻为嘉庆年间刻的"眼前南海"。

清朝时期湘西名人(湘西大山中一个清代探花的题字)(2)

不二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题刻

此地离海数千里何能见南海?原来传说远古时期,这里就是南海,佛山就在这里,观音菩萨居住在佛山之上。后来世界发生沧桑变迁,海水退去了,南海也迁到了遥远的地方,观音菩萨也随着迁居到别处去了。

不二门的"门",是由一块巨石斜躺在另一石壁上所形成的空隙,高10余米、底宽约4米。人来到这里,仿佛感觉就是天下独此一门,别无二处。岩石上面藤蔓灌木丛生,下面寸草不长。入口的石壁上有多处石刻,最引人注目的是,右壁高处镌刻的湘西凤凰籍文学家沈从文题写的 "石门天凿"四个大字,字已被涂成绿色,落款为"沈从文七十八岁时手书"。

清朝时期湘西名人(湘西大山中一个清代探花的题字)(3)

在入口处左上方,刻有"不二门"三个红字,字不太大,但很醒目,看后使人明白这里是何处所在。字为欧体楷书,笔画斩钉截铁,干净利落,可惜没有见落款,不知是何方高人所书。在门扉两则是一幅行楷对联:

半窗阴雾藏高木,

一片晴山衬夕辉。

苍劲有力的书法和意境深远的工对,常常引人驻足品味。

在摩崖石刻中,诗词、梵语题刻者甚众,最让人驻足品评、津津乐道的是石壁上的一连体字。字高两米左右,从所落的上下款看,是由清光绪甲午庚辰探花景元所书。这是一个一笔或两笔写就的草书,总体来看字结构严谨,用笔圆润,婉转流畅,峻挺有力。但细细端详,我发现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上部笔画粗壮,下部笔画纤弱,有头重脚轻、虎头蛇尾之感。特别是,那缠绕在一起的三个圆圈,用力和分割太均匀了,有点像一盘蚊香。

清朝时期湘西名人(湘西大山中一个清代探花的题字)(4)

这到底是何字呢?一些官方文献和很多人都认为是"山青海岸"四字的合字。同行的朋友也这么认为。如果把那像一盘蚊香的几个圈去掉,的确是一个"岸"字。若如此,佛教中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尘世中的猛洞河之岸,是讲得通的。况且那盘"蚊香"好像是后来补上去似的,笔画与上笔不太连贯,也不太协调。

我是怎么看也看不出是"山青海岸"四字的,除"山"和"岸"可以认得出外,其他两字无论如何也读不出的,而且四字连在一起文理不通,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我倒觉得,"山"字头下面是"虎"的异体字"乕" 的草写。"山虎",即告诉路人山中有老虎出没,这样似乎也说得通。

曾读过永顺县作家张明仁先生的一篇散文,他说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耑"字,即"专"字的异体字。意在告诉人们干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持之以恒的意思。意思可以这么去理解,但我觉得与"耑"字草写相去甚远。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文字游戏,谁最接近书写者的本意,是不得而知的。也许当年那个探花故意设了一个套,让后人往里钻。谁有兴趣,也可以加入这认字游戏的队伍。

从嘉庆到现在,在这两百年的时间里,文人墨客,达官显要,能工巧匠,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这一书法和文学艺术的宝库,使我们能够得以受到艺术的熏陶,在这里,我要向前贤们深深一躬。

这方石刻什么字?欢迎大家讨论。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