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无非是界限感(心理科普最好的关系)

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无非是界限感(心理科普最好的关系)(1)

最好的关系 就是人与人之间保持界限感

什么是界限感?

让我们来回想一下周围的声音:

恋爱中的你,你又在干什么?又在跟异性聊天。

工作中的你,你的工资一个月多少钱?你现在是帮别人打工还是自己独立创业?

处在单身的你,被别人问到都二三十岁了还没有喜欢的对象,看看同龄人都二胎了。

这些诸如此类的话题被问到时内心是否有不舒服的感受,如若有,说明对方触碰到你的心理边界。

心理学上,心理边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这种界限其实就是在替我们诠释了一个你想要什么,你不想要什么。你能接受什么 你不能接受什么。你能选择什么,你不能选择什么。

一个有界限感的人在处事方面一定有自己的原则: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会干涉别人的事,顺应老天的事。

1.夫妻关系要有界限感

两个人感情再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一定非要把两个人捆绑在一起感情就会变得更好。俩人靠得太近并不能维持好你们稳定长久的感情,反而出现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微博的一朋友说:我男朋友就是这样的:

我出去和朋友聚会,他就要问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还给我规定时间几点准时回到家。

我对着镜子打扮一下,还要仔细看看我的妆浓不浓,衣服露不露。

这种控制欲过强的男朋友,把你管得死死的,在相处中没有掌握好分寸,跨越了界限,让人都想逃离这段感情。

之前看过一恋爱节目:两个因“距离感”问题上舞台。

男的说:女方每次我做什么,我去哪里,甚至我加班开会她都要询问,有时我在加班的时候还要同我视频,看看我真的是不是在加班,同事知道后都在笑我。

女的说:那我肯定要知道你在干嘛呢!万一是欺骗我的呢?我作为你最亲密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同你视频?我是在关心你。

主持人看了这一幕道出了实质:爱一个人不是支配,而是支持;爱一个人不是忍受,而是接受。既然在一起了相处中要掌握好分寸,不要跨越彼此界限。无论男女,保持适当的距离,给对方独立的空间和人生自由,这样的做法相处起来才会处在舒服的状态。

你看那些婚姻关系维持得好的人,都是俩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正所谓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产生美,若太近双方都会遍体鳞伤。

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无非是界限感(心理科普最好的关系)(2)

保持适当的距离 距离产生美

2.工作中要有界限感

工作有工作的界限,生活就有生活的界限。

倘若这件工作项目不是你分内的事,有同事叫你帮忙一下,你一定要拒绝,自己只做好自己本该要做的事情。

每个员工都要负责自己不同项目的工作,大家齐心协力。有要求别人帮你做什么,对方拒绝你你也没必要抱怨别人,因为人家没有义务要帮你做,你也没权利要求别人去帮你做。

当你想通了这点,你就不会因这件事产生负面的情绪,甚至将与别人的关系搞得越来越不好。

被人家要求你要做的人也须懂得,不要纵容别人的界限,只会让对方越来越得寸进尺。

老板有老板的界限,员工有员工的界限,老板就是负责整个公司的管理。有人想要私自叫老板下多任务给他,老板就要立马把他给炒鱿鱼了,老板想的是整个公司的利益,而不是仅仅你一个员工的利益。

同在工作中为的是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及有money。

自己的事情,不要依赖于别人,别人给予的往往都不是自己的,没有成就感。

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少管,少问那么多,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要紧,有时,嘴巴多了就容易说错话反而给自己招来横祸。

上天的事情,就保持顺其自然,好好配合。

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无非是界限感(心理科普最好的关系)(3)

工作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拒绝

3.亲人之间要有界限感

过年的时候,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很害怕被问到结婚了没有?生孩子了没有?岁数多大了?年薪有多少……。

关系即使再近,也要在彼此相处的关心中设置界限,这样关系就不会从亲人变成仇人。

我的一闺蜜mila姑娘,她特害怕过年回家,因为回家后被那些三姑六婆问自己的事情,她说:去年回家就是频繁地问我,在外赚了不少银子,男朋友也没有吗?你不知道你爸和你妈最想看到他们未来的女婿是什么样子的?

mila她没回答,因为是亲戚,也不好意思当面说他们烦不烦呀!内心就想着自己的事情都没处理好,还来管别人的事情。

到了第二年临近过年,她同老板说:能不能在过年期间安排多点项目给她做,老板详细问了她一下,原来就是因为每一年回家父母及左邻右舍都来超额的关心自己。

其实都那么大的人了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一次两次说说就好了。得要有意识到适当的关心,给予人温暖,过度的关心,就是打扰,超额的关心,就会令人反感,想要躲避你。

所以,亲人之间也需要有界限感,不要认为理所当然的就要关心,保持适度的距离,有些话该说就说,有些话不该说就不要一直追问,在彼此的关心中设置界限,关系才会处得好。

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无非是界限感(心理科普最好的关系)(4)

该说的就说 不该说的不要问

4.朋友之间需要界限感

三毛说过,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曾经的我是不理解这话的,认为有分寸,就会产生距离感,实则不然。

朋友同你关系再好,也要有分寸,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人刚刚好的,也不可漠不关心,记住刚刚好的友谊才能稳定。

举个例子:小明和小红是很好的异性朋友,互不没好感。

小明和小红对纯友谊的准线不一样

小红的准线低,她认为两个人一周打一次电话,每一个月聚会一次,这其实不会因此产生好感。

小明准线高,他认为一个月打一次电话,每一个月聚会一次,并且聚会的时候不要单独就两个人,带上自己喜欢的朋友都行,若是单独走得过近就会发展成为追求者与被追求者的关系。

小红须按照小明的准线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安全范围内不会有产生不好的想法,友谊才能纯真。

除此,两个人有了家庭以后,还须做到尊重伴侣的感受,不要自顾做自己的事情,让对方胡思乱想。毕竟要知道事有轻重缓急,人有亲疏远近,走太近以免产生暧昧的情绪,前面说过“刚刚好”其实就是最好的。

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无非是界限感(心理科普最好的关系)(5)

朋友也要有分寸 保持适当的距离 有底线

结语: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做事有自己的界限感,不会将自己要做的事情过分要求别人一定帮你做,不依附别人,同时,被别人要求时也不纵容他,而是拒绝对方。

相反,一个界限感模糊的人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说话没分寸感,这样的人会把关系搞僵。

任何一段关系都是需要有界限感的,保持适当的距离,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分了,不要跨越了界限,不然什么关系都会被你搞砸。

--the end--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简单实用心理学

文/Miss Lin

原创首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