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著名弟子(李铎有哪些故事)

李铎先生,有名书法家、有名书法大家、诗书大家、中国书坛泰斗、有名书法艺术家,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李铎著名弟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李铎著名弟子(李铎有哪些故事)

李铎著名弟子

李铎先生,有名书法家、有名书法大家、诗书大家、中国书坛泰斗、有名书法艺术家。

他五岁习字,临池苦练,畅游书海当时七十年;他携笔从戎,书风独特,尽显军人气质;他以书闻名,德高望重,擅长作诗填词,他就是我国著名军旅书法家李铎。

1995年7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部长达220米的《孙子兵法》长卷正在展出,这部令人瞩目的巨作吸引了众多的书法爱好者,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也亲自来到军博参观、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部《孙子兵法》长卷的作者就是我国著名的军旅书法家李铎。说起这部长卷创作的缘由还要追溯到多年以前,一次中国书法家代表团应邀访问日本,身为团长的李铎不止一次地看到刻有“风 林 火 山”四个汉字的石碑,他感到很奇怪,后来才知道这四个字都出自中国最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看到日本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李铎感慨颇多。不久他决定以书法的形式抄录全部的《孙子兵法》,来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孙子兵法》呢,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这在全世界是很著名的,兵法是用于打仗的,自己是军人,写兵法的时候自己就想到必须要表现这个军人之气、军士之气,一定要显得摧枯拉朽、一定要使字里行间能够突出军队的阳刚之气。经过几年的准备,从1994年夏季开始,李铎用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终于创作完成了这部巨作。纵观这部《孙子兵法》长卷,通篇气势恢宏、线条顿挫有致,充分体现了李铎古拙沉雄的独特书风。虽然创作时间长达八个月,但是整部作品一气呵成、风格统一。最为值得称道的是,《孙子兵法》是一部两千多年前的兵书,而书者又是一位携笔从戎的将军,因而这一部长卷达到了书和文的完美统一,被行家称为是李铎书法创作的最高峰。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看后,欣然题诗一首:“猿臂伸来寻异书,淋漓点画古藤粗。鸿都门下中郎笔,视此豪情逊不如。”

洞庭南岸,三湘四水,那是一片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也是一代书画大师欧阳询、怀素、黄自元、齐白石的故乡。1930年,李铎出生在渌江之畔的醴陵,虽然家境贫困,但是父母仍旧借言筹款把他送进私塾。五岁开蒙的李铎自幼喜爱书法,在老师的指点下 练习柳体。1949年李铎就凭着一笔好字考入了中南军政大学,之后跟随部队辗转街上。当时给他个铁桶,铁桶、铁桶里边装着石灰,倒上水,给他个小笤帚,发挥自己这个作用,就是写大字吧,走到哪写到哪,逢桥写桥、逢墙写墙,哪个墙面大自己写哪个。当时周围一些群众对自己鼓励很大,说这小兵字写得还可以。

历朝历代的大书家、大文豪无不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行军途中,酷爱书法的李铎常常会遇到一些碑文题刻,对此他从不放过。比如行军,走到一地、看到一个坟茔地,上边有华表,自己就跟班长说一下,自己说我瞧瞧去。甚至有小休息、大休息的时候,自己就跑那去瞧一瞧,甚至拿出铅笔来,拿了纸临摹临摹。别看是坟茔地,大户人家那华表、那字写得好着呢。

然而,李铎真正进入书法艺术境界是在1959年,那一年他被部队推荐、来到了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担任解说员。在北京这座历史文化丰富的都市里,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题刻比比皆是,李铎参观故宫、北海、颐和园,欣赏那些宫殿的楹联匾额,又逛遍西单前门、王府井,观看那些店铺的招牌题字,这一切都让他大开眼界;更让李铎欣喜的是,在这里还有他以前很难见到的各种名家碑帖,一次在西单的一家旧书店里他看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圣教序》,但是由于当时的津贴很少、他舍不得买下来,就只能多次跑到书店去看帖、读帖。李铎夫人李长华说:“这样呢就是休息的时候呢,到西单旧书店看看;但是你要到西单,从总后到西单要坐公共汽车也得花一毛钱呢,自己就领着他走着去。那时候他走路不如自己走路,走一段就得坐到马路边上歇一会儿,走一会儿就得坐那歇一会儿,他就还有多远,自己就总说快到了、快到了,就鼓励他。也没水喝也没饭吃,但是到那一学习起来,他就有精神了。”

然而,在去了几次书店之后,李铎终于下决心买回了这两本名帖,原因并不是他怕路远辛苦,而是他完全对字帖着了迷,几乎到了没有它们作伴就无法入睡的程度。面对这个崭新的书法艺术世界,李铎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他不再满足于刷标语、写板报,他要做一个有成就的书法家,于是一切从头开始,上溯秦篆、魏碑、汉隶,遍临颜、柳、欧、赵、二王字帖,再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他兼收并蓄、广泛临摹。临摹自己就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叫真临,越像越好;第二个阶段是意临,又像又不像。你比如说自己后边那个字,就是临《圣教序》,就是王羲之的《圣教序》,但是每一个字你拿到帖上去临、拿到帖上去对照,位置都很难找到,又像又不完全像,这就属于意临阶段。

多年以后,在回顾那段艰苦的经历时,李铎写下了这样四句诗:“学书自古勤为本,笔洗南塘水一湾。夜听山风吹劲草,临池尽兴月中天。”不久,在一次外出参观的时候,李铎看到了一代文豪郭沫若的题字,他对那刚劲沉稳、潇洒飘逸的书风一见倾心,迫不及待地拿出纸笔描摹起来。回来之后,他就下定决心练习郭体。那是一段艰苦与快乐相伴的过程,为了达到目标,他必须付出努力,而同时也因为有了目标、他可以看到自己每一天的进步。经过十年的磨练,李铎书写的郭体字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并从此声名中国书坛。1977年,荣宝斋出版了一种书法与绘画作品相结合的年历,在这一页上上半部分原是一张讽刺画,下半部分是郭沫若填写的一首词,而这首词的书写者就是李铎。“这个字呢,是当时郭老郭沫若先生他写的一首词,叫做《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打倒四人帮嘛,打倒四人帮是全国高兴啊,第一句话就是大快人心事。当时郭老年事已高,自己写这个字就不那么顺手,荣宝斋王士之就找着自己,要自己用郭体呢把郭沫若写的那首词写下来,用郭体的形式。他知道自己是写郭体的,自己当时写郭体写得很像的,那可以乱真的。”不久,在一次笔会上一位书友拿出了一个测验请大家观看,众人都以为是郭沫若的亲笔而赞扬了一番,然而最后看到落款是李铎时,大家不禁相对而笑。这一晚李铎失眠了。

自己这一辈子老写郭沫若(郭体字)写得很像是没有前途的,尽管郭老的字写得很好。你追人家后边的话,应该说是没有出息的,作为学习的一个工具可以,但是不能作为学习的目的,目的必须是要撇开它,自己创造。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李铎终于下定决心,毅然抛弃与自己相伴了近二十年的郭体字,并确定了新的目标,这就是创立自己的属于李铎的书写风格。离开郭体是个很痛苦的事情,写郭体、你让我写的时候、写郭体的时候拿走了是可以的,当时很高兴;但是你要离开郭体、自己写一个体就下来了,这也正好符合一种规律。攀坡,从这个地方、低的地方向上面攀,走到一个高峰,你往另外一个高峰、更高的时候,你想攀那个高峰、你必须下来一下你再上去,自己适合这样一种规律。这时李铎深切体会到了李可染的那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力打出来。”这是李铎七十岁的时候出版的一本学书心得《论书断语》,在这部语录体的著作中,李铎用临、立、变、创四个字总结了自己的学书之路。可以说到1978年离开郭体字的时候,李铎已经完成了临、立两个阶段,在即将知天命之年,他又开始向更高的境界攀登,求变创新。在社会上立得住,说、承认你的字写得好,但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立得住了,你要必须往前进一步,进到意临阶段,通过意临来回实践、不断地摸索,创造出一种适合自己表现的一种自家面貌、创造出一种新的特点,叫变、创。

那么要向哪个方向变呢,要创出什么样的风格呢,李铎对自己的笔法做了一次回顾总结。他最擅长飘洒奔放的行书,同时也喜爱结体严谨、笔画沉着的魏碑和雄伟古健、笔法俊爽的汉隶,那么是否能将这三者融合起来呢。朱培尔说:“行书是用笔尖写的,强调的是笔法;而碑强调的是一种气势、一种张力,在这种糅合当中,不是简单的加法,不是说我学了碑、再写帖,完了以后碑帖合在一起就是成书法家了,不是这回事情,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过程,是所谓的融汇贯通。他李铎能够把它合在一起,以一种很和谐的、很协调的方式来表达出来,这一点跟书法家个人的能力是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李铎要把行书与汉隶、魏碑结合起来以开创新风这并非一想即成,一切要从苦练开始。李铎夫人李长华讲:有的时候人家邀请我们到海边,他也不放过这个机会,那个潮一下去、一片沙地,又成纸了。随便捡一个棍、捡一个树枝子,这又写起来了。潮一上来又都给它擦掉了,这么反复地写。反正给自己的感觉,走到哪都是他的桌子、都是他的纸、都是他的墨、都是他的笔。”几年之后,李铎书风渐露,1986年他创作了前后〈出师表〉,书法大师欧阳中石看到以后这样评价:“其用墨,浓厚枯滞;其用笔,老辣凝涩;整幅作品气息畅贯,结章天然如铸。”并感叹道:“能以五六年时间,竟能有如此的大变、如此的大进,我由衷地钦佩。”终于,李铎以碑、隶入行书,逐渐形成了古拙厚重、彰显军人气质的独特书风。书道犹兵,李铎把书法的总体章法比作军队的阵势,胜军推近,势如破竹,万马嘶冲;作书布阵,纵情挥洒,心绪亦然。统兵追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挥笔作书,不尽纸墨,不肯罢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