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为人处世之道(易经君子坦荡荡)

本文由【易论】原创,品读《易经》智慧,学习古人文化。

易经为人处世之道(易经君子坦荡荡)(1)

小人随处可见,在生活中只要有江湖,就有小人,而且小人最擅长的就是极尽下三滥之事,不以道德为底线,遇到小人也是一种悲哀。

那么在生活中,和小人相处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方式呢?

老人常说这样一句话“君子动口不动手”,就是因为两者都有冲突的时候,小人总会占尽便宜。

因为君子胸怀坦荡,处理事情没有偏见,能接受合理的建议,办事也公道端正,而小人刚好相反,他们内心没有以道德为底线,所以总有着下三滥的招数,做事不问原则,所以当君子与小人起正面冲突的时候,是非常吃亏的。

易经为人处世之道(易经君子坦荡荡)(2)

在《易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九四:屋梁高高隆起,吉利,如有意外之患,则不好应付。

在《象传》之中说:屋梁高高隆起,之所以吉利,就是因为屋梁不弯曲房屋不倾倒。

九四属于阳刚,但是在阴位,虽然大过卦阳,则盛大过度,而九四却刚柔兼备,就好像栋梁高高隆起能负担重压,所以吉祥。

不过九四和初六阴阳相应,阴柔的初六前来辅助的时候,就会使本来刚柔的九四变得柔和向下弯曲,以至于不能承受外界压力。

这一句话给我们的提示,就是采取非常行动时,需要各方助力,但是不要被小人所利用。

一个人不光是行动之时,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刻都要防止被小人利用,防小人更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易经为人处世之道(易经君子坦荡荡)(3)

徐文远是名门之后,幼年跟随父亲被抓到长安,最初生活困难,但是勤奋好学,诵读经书,后来官居隋朝的国子博士,越王杨侗还请他担任祭酒一职,后来隋朝末年,洛阳饥荒,徐文远就外出打柴维持生计,遇到了李密。

李密把徐文远请到自己的上座上面,自己带着手下兵士对他行礼,让他为自己效力,徐文远对李密说:“如果你决定效仿伊尹、霍光,在危险的时候辅佐皇室,我可以帮你,但是你要是学王莽、董卓在皇室遭遇危难趁机篡位夺权,那我就能不能帮什么了。”

李密听了就说:“我敬听您的教诲。”

但可惜的是李密后来战败,徐文远又归属了王世充,王世充也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见到徐文远非常高兴,而徐文远每次见到王世充就非常谦恭的向他请礼。

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对李密居功自傲,对王世充却很恭敬呢?”

徐文远就说:“李密是君子,所以用郦生对待刘邦那样狂傲的方式对待他,他也能接受,王世充是个小人,即便是老朋友也会被他陷害杀死,所以我要小心谨慎。”

易经为人处世之道(易经君子坦荡荡)(4)

徐文远的两种不同态度,说明的就是对于小人的提防之心,我们不提倡徐文远对待君子时,摆着居功自傲的态度,但是我们提倡的是面对王世充这样小人时,谦虚谨慎一些。

因为小人没有底线,不适合莽撞形式,遇到特殊时机,需要灵活应变,谨防小人陷害,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古往今来,人间百态,有君子就有小人,小人背弃承诺,背信弃义,心中没有底线,利欲熏心,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甚至大打出手,不择手段,这就是小人没有肚量,没有仁德之心为底线的道理。

易经为人处世之道(易经君子坦荡荡)(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