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肿瘤越来越多(的肿瘤与生活习惯有关)

一说到癌症,不少人一边觉得很可怕一边又感觉离自己很远,比如烟瘾犯了,觉得自己少抽点没关系;爱喝酒,觉得小酌只是怡情,大酌才是伤身。

但其实无论是什么,每做一次坏习惯,相当于给了癌症一个机会。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我国最常见的癌症有: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

癌症肿瘤越来越多(的肿瘤与生活习惯有关)(1)

一、注意这11个癌症危险信号,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异常的感觉:哽咽感、疼痛感等;

4、皮肤或粘腻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流鼻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发生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癌症肿瘤越来越多(的肿瘤与生活习惯有关)(2)

专家表示,85%以上的肿瘤是散发性的,更多是和后天的不健康生活习惯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45%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它们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二、因此,除了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之外,还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比如以下这6个:

1、吸烟:吸烟是引发癌症的最主要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可以诱发多种癌症,有专家研究发现,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高6~10倍,食管癌高4~10倍,胰腺癌高2~3倍,膀胱癌高3倍,血癌危险性增加1.78倍。另外,吸烟也会导致肝癌。

2、肥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研究表明,肥胖与乳腺癌(绝经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等13种癌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衡量肥胖的标准有很多,最常用的是体重指数(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我国人群的标准BMI范围是在18.5~24之间,24~28之间为超重,超过28则为肥胖。从防癌的角度上来看,体重应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癌症肿瘤越来越多(的肿瘤与生活习惯有关)(3)

3、饮酒:有充分证据表明,酒精会升高食管(鳞)、胃、肝、结直肠、乳腺发生癌症的风险,还有部分研究显示酒精还可能导致肺癌、胰腺癌和皮肤癌。另外,喝酒脸红并不是代表酒量好,恰恰是人体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乙醛转化障碍的危险表现,这样的人更应限制饮酒。

4、熬夜:有研究发现,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会增加患癌风险。另外,经常熬夜还会让癌症更加难以控制,耐药性更强。值得注意的是,作息不规律也是致癌的因素。频繁地改变生活和睡眠节奏,使生物钟混乱到“不知所措”,这样长期混乱的生物钟才是导致患癌风险提高的“罪魁祸首”。

癌症肿瘤越来越多(的肿瘤与生活习惯有关)(4)

4、蔬果摄入过少:增加日常果蔬的摄入可以降低诸如口腔、鼻咽、食管、肺、胃和结直肠的肿瘤发病风险。

5、红肉摄入过多:红肉指的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的肉,常见的主要是猪、牛、羊肉,每周推荐的摄入量为350~500克熟肉。研究显示食用过多的红肉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每日增加100克红肉,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就会上升12%。

癌症肿瘤越来越多(的肿瘤与生活习惯有关)(5)

人体在上述不良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为癌症的发生创造温床。

三、那么该如何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癌症呢?

①保持比较好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悲。

②有节制的饮食,包括不暴饮暴食,不吃烟熏、油炸、腌制、过期发霉变质等不健康食品,荤素搭配、以素为主,少吃红肉、加工肉,多吃白肉、深海鱼肉等。

③保持规律的起居,不熬夜、早睡早起、避免劳累。

④多运动,任何种类的运动都有助降低患癌风险,运动能强化免疫系统,保持身体健康。

癌症肿瘤越来越多(的肿瘤与生活习惯有关)(6)

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谈癌色变,日常中注意生活起居、控制体重、注射疫苗、抗幽门螺杆菌即可,癌症也不是不能全部都不能治愈的,定期进行癌症筛查,早期癌症多数可以治愈;通过规范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参考资料:

[1].远离6种致癌的不良生活习惯[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9(05):3.

[2].不良生活习惯关联癌症 如何践行健康生活方式?[J].健康中国观察,2019(09):9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