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单县张集镇邢楼村(村庄往事单县园艺街道张知楼村)

编辑/朱秋霞

张知楼行政村下辖张知楼、段楼、侯庄、廖庄四个自然村,1958年公社化后,成立张知楼大队,属单县城关公社,1982年,城关公社撤销改成城关镇。1988年,张知楼村大队改为张知楼行政村,属城关镇,2008年春属园艺办事处至今。2009年至2012年,张知楼全村整体搬迁,村民回迁张知楼新村。

山东单县张集镇邢楼村(村庄往事单县园艺街道张知楼村)(1)

村名由来

张知楼村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张氏祖官居知府,定居于此,建有楼房深院,邻里称张知府楼,后人改称张知楼。

段楼村 明朝初期,段氏在此居住并盖有楼房,名段楼。

侯庄村 清乾隆二年(1737年),薛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庄位于苇坑,故名薛苇坑。光绪年间薛氏家族无嗣,侯氏迁入,改村名侯庄。

辽庄 据《邹氏族谱》记载:邹氏清嘉庆年间(1796-1820)自江西瑞州府高安县迁此。后有一钦差大臣过此,在村中存放战马饲料,故称料庄。后人误书为廖庄,后改为辽庄。

村庄古迹

张堌堆遗址 位于张知楼村东北1公里处。遗址南北长115米,东西宽118米,高5米,考为龙山至商周遗址,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考证, 张堌堆遗址为龙山至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古人为避水患,筑土或择高地而居,并逐渐加高,形成堌堆。随着治水有成效,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移居平地,堌堆住址逐渐废弃。到了汉代,张堌堆又被人们认作风水宝地,纷纷在上面建坟立墓,形成了一大片古柏林,民间传说,这些古柏是古人按照太极八卦图栽植排列的。

东沟河大桥 位于张知楼村东,横跨东沟河两岸,为单砀公路的重要桥梁。建于1967年,为新中国成立后单县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钢筋水泥材质,设计科学,施工精良,可通过承载30吨的大货车,历经50余载,大桥依然坚固如初。

民间传说

张堌堆传说 民间自古就有“张家的堌堆,刘家的林,里面埋着王家的人”的说法。

传说,古时候,张姓人家拥有风水宝地张堌堆,后家中有了变故,急需用钱,把堌堆低价卖给了住在附近的富户刘家。刘公子风流倜傥,和伺候他的王姓女仆产生了感情,女仆不幸染疾而终,刘公子很是伤心,就把她埋葬在张堌堆。所以就有了“张家的堌堆,刘家的林,里面埋着王家的人”的说法。

历史不一定真实,但它的背后却蕴含了一个信息,几千年来,张堌堆先后为不同家族拥有,成为家族墓地。张堌堆不光柏树参天,还有许多石碑、石马、石羊等,民间传说,那些石马、石羊能在月圆之夜活过来,沿着东沟河两岸吃草,二里地的草一夜就能吃光。

村庄变迁

据说,明嘉靖年间,张知楼村张家祖上官至知府,在此建村时请了高人指点,巷道屋舍皆依据五行八卦而建,整体布局呈八卦状,防御性强,安全性极高,外人进村都会迷路,如有盗贼夜入村庄,村民只要守住几个路口,就能守株待兔擒住盗贼。

过去,单县通往砀山的大马路,位于张知楼村南,出单县城南门折向东南,经过高耸的天台,向东3里即为张知楼村。解放后,定砀路升级柏油路面,由南店子村向东南经过张知楼村南部的交通更加便利,村民皆沿定砀路两边盖新房居住,张知楼村整体呈长方形改变,古村落面貌和防御功能渐渐失去。

解放前,东沟河被人们称为“东沙河”,张知楼村位于东沟河畔,土地贫瘠,皆是沙地,水土流失严重,遇到大风天气,黄沙铺天盖地,庄稼被风沙覆盖,几乎颗粒无收,院墙也被黄沙掩埋半截,村民的生活非常困苦,为生计不得不逃荒要饭,许多人去闯关东,流落外乡。

1958年,为治理风沙,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县政府决定在东沟河沿岸建设防风林来防风固沙。张知楼村无偿拿出200多亩地交给县政府,成立了园艺公社,后改为单县园艺场。在全体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人们沿着东沟河两岸栽上了几十公里的防风林,又在防风林后面建成了苹果园、梨园、葡萄园,原本沙丘林立、寸草不生的贫瘠土地,变成了果木葱郁、瓜果飘香的水果之乡,经济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改善了,贫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人民公社时期,张知楼成立生产大队,在上级的指导下,遵照“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发展副业,以副养农”的方针,大搞副业多种经营,张知楼第四小队在队长耿孝明带领下,上马了石棉、锣底、油房、木业、冰糕厂、养猪场、豆腐坊等副业项目,均取得很好的效益,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张知楼村因此被称为“全县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改革开放后,村支书冯登朴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果木种植,同时狠抓治安,成立护村巡逻队,成功拦截流窜偷盗犯,受到县公安局表彰。

上世纪九十年代,张知楼村周边的单县玻璃纤维厂和单县有机化工厂先后崛起,单县造纸厂、单县五金厂、单县砂轮厂等单县知名企业,纷纷招工,许多村民以合同工的形式到工厂务工。

2000年,单县启动东部新城建设,舜师路从村北横贯东西,君子路从张知楼村中部穿村而过,张知楼村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

2009年,张知楼村位于君子路东的一半村庄全部搬迁到村西南部,回迁房为两层楼带小院。在张知楼村旧址处新建了政府大楼、法院大楼、检察院大楼和行政审批办公大楼。

2012年,张知楼村位于君子路西的一半村庄也全部搬迁到村西南部,回迁房为“5 1”楼房,全村分成南、中、北三个区,称为张知楼新村。自此,张知楼村2200亩地全部开发,张知楼新村转变为城市社区,村民不再以农业为生,有的开商店、有的从事服务业,有的到工厂当工人,有的干建筑、干装修,一些年轻人则开起了网店干起了微商。

随着单县新城开发,张知楼村原址处建设了财富广场步行商业街、东大医院,建成了湖西人民广场、生态公园等休闲场所,新建中央花园、名仕豪庭、凤凰城等小区,位居单县城正中心。

资料收集:冯现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