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孩子过度肥胖(过完暑假胖十斤)

8岁孩子过度肥胖(过完暑假胖十斤)(1)

愉快的暑假结束了,不少家长反馈说经过两个月的暑假,因为天气炎热和疫情的影响,户外活动减少了,孩子在家零食冷饮增加了,多吃不运动,孩子的衣服从L码变成了XL甚至XXL,长高了但是体重也增加了不少。

怎么办呢?

有的妈妈说当然是要瘦身啊,“管住嘴迈开腿”,少吃多运动,控制饮食,清淡少油。

话是没错,但是家长容易忽视的是儿童和成人的身体、智力和心理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成人大多是固定体重减重,儿童则是处于身体的快速生长发育期,直接照搬成人瘦身常用的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这两条,反而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心理压力增加的负面影响。

儿童减重原则

1、我国儿童少年有自身的遗传特征和生活环境,肥胖判定标准不能直接照搬发达国家的标准,也不能靠家长自己感觉或与身边其他同龄儿童比较。

2、儿童肥胖的问题还是以预防为主,重点在于培养儿童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已经超重肥胖的儿童,重点在于加强健康生活技能的培养,矫正不健康行为,帮助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

3、在具体的方法上家长不要贪图快速减重,盲目控制孩子的饮食,加大运动量,而要加强健康饮食观念,调整家庭饮食习惯、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潜移默化地正面影响。

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的危害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得高长得壮,吃得多,是健康的表现,特别是儿童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吃得多不多,忽视营养搭配,再加上孩子自控力差,家长溺爱,零食水果也容易超标,多重因素影响,家长比较容易忽略孩子的健康。

实际上,儿童少年期肥胖会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健康,最重要的是这种影响是肥胖及其相关的健康危险会持续到成年期。常见的,重要的或者比较有特征性的健康危害有心理行为问题、高血压、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微量白蛋白尿、男性青春期乳房发育、多囊卵巢综合症、黑棘皮症等

8岁孩子过度肥胖(过完暑假胖十斤)(2)

各类疾病都很容易理解,家长容易忽视的是超重肥胖对孩子心理行为的负面影响。

最常见的是孩子被同学们起各种外号,“小胖子”、“小胖墩”等等,还可能因为运动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偏见等舆论压力,影响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和社会交往能力。严重的话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长期而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心理精神障碍,而这些影响对心理和行为的损害会延续到成年,对成年后的心理、行为以及社会适应等都会造成持续而严重的不良影响。

超重肥胖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影响有以下几种:

1、可能对智商及学习能力产生影响

肥胖儿童由于体胖活动受限,对外界的感知、注意和观察能力下降,影响学习效率。有研究发现,超重儿童在阅读和数学能力方面的得分低于正常体重儿童,肥胖儿童在体育成绩、学习成绩上低于正常体重儿童。

2、对个性特征的影响

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肥胖儿童经常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和较低的自我评价,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明显。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可能会因为受到冷落和嘲笑伤害自尊心。缺乏自信则可能会让儿童不能积极主动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害怕与人接触,形成内向性格,影响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3、行为改变

超重肥胖儿童会受到年龄、性别、肥胖程度不同,出现某些行为改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一般行为,有研究调查发现,肥胖儿童男孩容易出现多动、违纪、攻击性行为、强迫、敌意等,还有一些行为是幼稚倾向,情绪稳定性差、易激怒。肥胖女孩则表现出抑郁、焦虑、社会退缩、不成熟等行为。

2、无节制的饮食失调症。这一点新闻中偶尔也会有报道,青少年为了追求身材苗条或者减重,采取一些非正常的节食行为,例如服用减肥药、催吐、长时间不进食、服用泻药等等,最后导致神经性厌食症。这种行为还会形成补偿性的无节制进食,会出现过度进食、没有饥饿感时也进食、独自进食并感觉抑郁和内疚。

3、校园欺负行为

由于超重肥胖儿童容易受到同学对肥胖的偏见导致的嘲笑、欺负,肥胖超重儿童很容易成为被欺负者,另一方面,他们在受到欺负之后,由于环境的压力对他们心理的影响,他们可能会采取极端或消极的措施对欺负者做出反击,或者去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同学,从受害者转变为欺负的实施者。

由此可见,家长对儿童少年时期的超重肥胖不能忽视,更不能认为孩子“能吃是福”,“吃得多是健康的表现”,“吃得多长得快”。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超重肥胖,正确认识到其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

家长要掌握正确的筛查方法

我们在工作中最常遇到的“体重焦虑”就是有一种胖,叫“妈妈觉得胖”,对应的,还有一种瘦,叫“妈妈觉得瘦”。

关于小宝宝不长体重家长焦虑的问题我们之前也分享过一些内容,感兴趣的妈妈可以查看:

长得瘦,不吃饭,断奶就能好?

关于学龄儿童到底是不是超重或者肥胖,也是有判定标准的,并不是说妈妈觉得胖就是超重。

我国判定儿童肥胖的标准是参考《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这个标准是2002年,国际生命科学学会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选择“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资料中242572名7~18岁汉族学生(已剔除了原样本中营养不良者)为参考人群制定的。

这个标准适用于7~18岁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可以作为人群体重状况评价和个体肥胖筛查的参考依据,不一定适用于“肥胖病”的临床诊断,也不能用来鉴别诊断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

8岁孩子过度肥胖(过完暑假胖十斤)(3)

今年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也有用于筛查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性别年龄别BMI界值范围。

这个年龄划分更细。

8岁孩子过度肥胖(过完暑假胖十斤)(4)

所以孩子到底是不是超重,家长第一步要做的,是参考标准来判断。

正常儿童不必刻意控制体重,预防为主

如果孩子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不属于超重和肥胖,那么就不必过度焦虑,生活中预防为主。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孩子并不是从出生就超重,家长的健康意识、家庭饮食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我们工作中接触到的家长来说,大部分家长都知道造成孩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不足,但什么是适合孩子,健康的饮食,运动到哪种程度是足够的,家长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很多家长对营养的认识停留在有肉有菜有鱼有蛋就是好的一餐,忽视了膳食结构,肉多菜少,主食多蔬菜少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在《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中,关于儿童少年肥胖的预防,提出了这样的预防原则:

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预防的目标是,使其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减重;

● 保证供给其生长发育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尤其要有充足的蛋白质,能量摄入过多时进行合理的膳食调整和加强身体活动;

●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纠正儿童少年和家长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 开展经常的、持久的、适合年龄特点的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

● 定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计算BMI,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措施;

● 抵制和反对伪科学和虚假的商业性“减肥”宣传;

● 原则上儿童少年不宜采用药物和手术等手段减轻体重

有针对性地预防儿童超重肥胖

对于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儿童,家长要给予更直接的教育和指导,增加他们的健康和营养知识,培养正确选择食物等技能。

对于生活尚不能完全脱离家长独立的儿童来说,一日三餐依靠学校和家庭供给,家长的营养知识、家庭饮食习惯、健康意识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所以家长要先增加健康和营养知识,建立起健康饮食的意识和习惯。

一、平衡膳食

从我们工作中接触到的儿童来说,孩子的饮食喜好和习惯,受到家庭影响最大,有的不良饮食行为原因能追溯到一岁前辅食添加阶段。

平衡膳食要尽量在日常饮食中保持食物的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保证鱼、肉、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

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关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青少年的平衡膳食宝塔。

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

8岁孩子过度肥胖(过完暑假胖十斤)(5)

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8岁孩子过度肥胖(过完暑假胖十斤)(6)

6~10岁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8岁孩子过度肥胖(过完暑假胖十斤)(7)

11~13岁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8岁孩子过度肥胖(过完暑假胖十斤)(8)

14~17岁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8岁孩子过度肥胖(过完暑假胖十斤)(9)

家长在安排一日三餐时,参考平衡膳食宝塔,注意三餐比例要适宜,按照所提供的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比例,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供应。

二、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健康的饮食行为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体格和智力发育,也是控制体重、减少与肥胖相关疾病危险的关键。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孩子的饮食行为从小受到家庭影响,所以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行为。

例如坚持食物的多样化,让孩子尝试吃各种各样的食物,避免孩子形成食物偏好。

让孩子参与食物的选择、 购买、制作和分配过程,使孩子对这些过程产生感性认识。

利用食物选择、购买、制作和进餐的机会向孩子介绍食物和营养的知识,让孩子形成健康的饮食观念

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健康的饮食行为为孩子做出榜样,例如每天吃早餐,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多喝水,少吃外卖等不健康的食物。

其他的一些细节,例如给孩子提供健康的零食,不购买含糖饮料,给孩子制作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三餐,定期称量体重,观察体重变化等等。

三、坚持身体活动

1、减少静态活动的时间,多户外活动

现在各类电子产品非常普及,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上网课都非常普遍,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规律的身体活动、更多地参与户外活动,减少静坐及视屏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活动和骨质增强型活动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减少静坐时间,视屏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

保证充足的睡眠

2、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家长要鼓励孩子充分利用体育课、课间等在校时间,每天保证60分钟以上的体育活动,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例如骑车、爬山、打球、跑步、舞蹈、游泳等等。

3、尽量做其他身体活动

除了在学校的体育活动外,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在课余时间多做其他身体活动,例如每天步行上下学,上下楼梯少坐电梯,参与扫地、拖地、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总而言之,儿童少年有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不能完全参考成年人的标准和方式,要保证儿童少年身体、智力正常生长发育前提下对超重肥胖进行预防和控制,以预防为主,培养儿童少年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