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科学分析(红楼梦最难的游戏)

红楼梦科学分析(红楼梦最难的游戏)(1)

“射覆”是《红楼梦》中最难的游戏。

说它“难”,并不是说它游戏规则难,而是想要玩这个游戏,肚子里要有“货”。

01

在贾宝玉的生日宴上,贾宝玉说“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

众人有的说玩这个,有的说玩那个,如此意见不统一,林黛玉提议干脆抓阄。

香菱因为最近在学作诗和写字,便主动请缨说自己来写。

与贾宝玉同一天生日的还有平儿、邢岫烟、薛宝琴,探春让平儿先抓。

第一次抓到的游戏正是“射覆”。

接下来薛宝钗对“射覆”的解释才是重点:

“把个酒令的祖宗拈出来。`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这里头倒有一半是不会的,不如毁了,另拈一个雅俗共赏的。”

如此看来,“射覆”是酒令中最难的游戏,在座的人有一半都不会玩,所以薛宝钗提议毁了,重新拈一个雅俗共赏的。

探春说既然已经拈了出来,哪有毁了的道理。

然后袭人又拈了一个,是“拇战”,也就是所谓的“划拳”。

这场宝玉的生日宴,玩了两个游戏,一个是射覆,一个是划拳,完全是两种风格的游戏。

也幸好探春阻止薛宝钗,没有让薛宝钗“毁了”射覆,不然我们在《红楼梦》中再看不到这样高雅有难度的游戏了。

红楼梦科学分析(红楼梦最难的游戏)(2)

02

在《红楼梦》中,射覆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所谓“射”,是“猜”的意思。

所谓“覆”,是“遮盖、隐藏”的意思。

这个游戏原来是一种猜谜游戏,用碗盆把一样东西遮盖起来,猜中者获胜。

但在文中,“射覆”其实是“诗词射覆”,这是纯粹的文人游戏,难度系数非常大。

肚子里墨水不够,脑子转得不够快的,都很难玩转这个游戏。

具体的游戏规则:

两人一覆一射,出令者先出谜面,暗含眼前一事物,应令者据谜面线索猜出谜底,但不能直言谜底,而要用另一个谜面来回答,并且所有句子均要来自诗词古文典故。彼此认为答对才算过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心理游戏”,看能不能猜中对方心中所想。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猜谜语,但是比猜谜语更难。准确来说是以谜猜谜

①覆者先说谜面;

②射者猜中的话不能直接说出谜底,要另说一个谜面来作答;

③彼此都对才算过关。

红楼梦科学分析(红楼梦最难的游戏)(3)

只看规则的话,还是很难理解这个游戏。

举个例子:

比如你和我两个人玩这个游戏,你是“射者”,也就是猜的那个人;我是“覆者”,是出谜的那个人。

我们先限定猜谜范围,比如是猜城市的名字。

我是“覆者”,我先出谜,“带枪的人”。

你是“射者”,你来猜谜,猜到是“武汉”,但是你不能直接说出来,要用另外一个谜面回答我,“没有男人的城市”。

我听了你的回答,心领意会,知道你的谜底也是“武汉”,这样彼此对着了,就说明这轮“射覆”就射对了。

现在是不是好理解一些了?

在《红楼梦》中,“以谜猜谜”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而是“诗词射覆”

“覆者”先想一个事物,联想一句包含这个事物的成语、诗词或典故。但是不能把这个成语、诗词或典故全部念出来,而是要挑其中一个字说出来。

“射者”要先从这个字中猜出来是哪句诗词或典故,再从诗词和典故中猜出覆者让他猜的是哪个字。

“射者”猜中后也不能直接说出来,而是要以成语、诗词和典故的形式表达出来,还不能说整句,也要从中选一个字来射,如果说中了覆者自然会明白。

薛宝钗说“射覆”比一切令都难,难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猜射范围广。所以薛宝琴才说“室内生春”,也就是限定室内的事物。

第二,覆者提供的信息太少。覆者只说出一个字,射者要由这一个字联想到到诗词或典故。

第三,射者揭底要“曲折”,不能直接说出“底”。射者猜中后不能直说,同样要用另一个诗词或典故说出一个字来。

第四,覆词和射词都要有出处。

红楼梦科学分析(红楼梦最难的游戏)(4)

03

如何确定“射者”和“覆者”呢?

探春喝了一杯酒,自命为令官,让丫鬟拿来骰子和令盆:

“从琴妹掷起,挨下掷去,对了点的二人射覆。”

也就是众人轮流掷骰子,第一个人掷得了几点,剩下的人中如果哪个也扔到了这个点数,那么这两个人就来射覆。

其中,第一个人是“覆者”,第二个掷中的人是“射者”。

在这场生日宴中,点数相对的有四对人,分别是薛宝琴和香菱、探春和宝钗、李纨和邢岫烟、薛宝钗和贾宝玉。

我们一个一个分析。

红楼梦科学分析(红楼梦最难的游戏)(5)

第一对:薛宝琴覆,香菱射。

老——吾不如老圃。(薛宝琴覆)

药——药圃。(湘云提醒香菱射)

宝琴一掷,是个三,岫烟宝玉等皆掷的不对,直到香菱方掷了一个三。宝琴笑道:“只好室内生春,若说到外头去,可太没头绪了。”探春道:“自然。三次不中者罚一杯。你覆,他射。”宝琴想了一想,说了个"老"字。香菱原生于这令,一时想不到,满室满席都不见有与"老"字相连的成语。湘云先听了,便也乱看,忽见门斗上贴着"红香圃" 三个字,便知宝琴覆的是"吾不如老圃"的"圃"字。见香菱射不着,众人击鼓又催,便悄悄的拉香菱,教他说"药"字。黛玉偏看见了,说"快罚他,又在那里私相传递呢。”哄的众人都知道了,忙又罚了一杯,恨的湘云拿筷子敲黛玉的手。于是罚了香菱一杯。如果不限定场景的话,一旦“覆”的字很宽泛,那么就很难“射”中。

所以薛宝琴说“室内生春”,也就是所射覆的谜底只限于本室的事物。

薛宝琴想让香菱猜的是“圃”字,众人当时正是在“红香圃”为贾宝玉庆生。

但是薛宝琴不能直接说出“圃”字,她想到了《论语》中的“吾不如老圃”,于是说了一个“老”字。

香菱虽然学诗很用功认真,但是不管怎么说文学功底不够,所以想不出谜底。

史湘云是一个热心肠急性子的人,她看见门斗上贴着的“红香圃”三个字,就知道薛宝琴覆的是“圃”字。

史湘云悄悄告诉香菱,让她说个“药”字。

因为在很多诗词中会出现“药圃”两个字。

①“圃”:是种植果菜的园地,也可以说是老农民。寿筵是在红香圃举办,门口上贴着“红香圃”三个字,所以薛宝琴覆“圃”字。

②“吾不如老圃”:出自《论语·子路》,“(樊迟)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

意思是学樊迟向孔子请教怎么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

③“药”:与“圃”字可以组成“药圃”一词,陆游有诗《药圃》,当中有诗句“幸兹身少闲,治地开药圃”。

红楼梦科学分析(红楼梦最难的游戏)(6)

第二对:贾探春覆,薛宝钗射。

人、窗——鸡人、鸡窗。(贾探春覆)

埘——鸡栖于埘。(薛宝钗射)

下则宝钗和探春对了点子。探春便覆了一个"人"字。宝钗笑道:“这个`人'字泛的很。”探春笑道:“添一字,两覆一射也不泛了。”说着,便又说了一个"窗"字。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因射了一个"埘"字。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饮一口门杯。

这是“射覆”的另一种游戏规则,叫“两覆一射”

贾探春覆了一个“人”字,薛宝钗觉得这个字太广泛了,贾探春又覆了一个“窗”字。

薛宝钗看见筵席上有鸡,就猜出她覆的是一个“鸡”字。

①“鸡人”:是古代宫中掌管时间的卫士,因为宫中有例不能养鸡,而是有专门夜间不睡觉的专职士兵头上戴着“降绩”候在宫门外,一到鸡叫的时间,卫士向宫内报晓。

《红楼梦》中还有一处提到了“鸡人”,是在“贾政悲谶语”中薛宝钗的谜面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午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里薛宝钗又一次关联到“鸡人”的典故,影射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空房的凄凉惨淡的结局。

②“鸡窗”:这是一个典故,晋人宋处宗买了一只公鸡,关在笼子里,放在窗户上,这只鸡慢慢地会说人话,能与宋处宗一起谈论学问。

后来用“鸡窗”指书房。

唐代罗隐的《题袁溪张逸人所居》中有诗句:“鸡窗夜静开书卷,鱼槛春深展钓丝。”

③“鸡栖于埘”,“埘”就是鸡窝。

这一句来源于《诗经·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这是一首妇人思念久役于外的丈夫的诗。

与结局中贾宝玉顿悟出家,薛宝钗独守空房思念宝玉的结局相吻合。

红楼梦科学分析(红楼梦最难的游戏)(7)

第三对:李纨覆,邢岫烟射。

瓢——(李纨覆)

绿——(邢岫烟射)

李纨和岫烟对了点子。李纨便覆了一个" 瓢"字,岫烟便射了一个"绿"字,二人会意,各饮一口。

关于李纨和邢岫烟射覆的情节内容较少,所以只能从他们“覆”和“射”的内容窥探一二。

李纨应该是看见筵席上的酒杯,所以想到了覆“樽”字。

①“樽”:是酒杯。

②“瓢”:是葫芦,剖开壳可以用作酒器,与“樽”字可以组成“瓢樽”一词。

宋代苏辙的《九日三首》中有诗句:“瓢樽空挂壁。”

唐代刘言史的《林中独醒》中有诗句:“独坐间瓢尊。”

这些都有孤独忧思的意思,暗合李纨寡妇的生活状态。

③“绿”:很多人不理解为何邢岫烟会射一个“绿”字,其实在古代,古代土法酿的酒颜色是黄绿色,所以很多诗人会称之为“绿酒”。

现代不是还有一个成语,叫“灯红酒绿”吗?

邢岫烟猜到了李纨覆的字肯定是跟酒有关,于是就射了一个“绿”字。

在杜甫的《对雪》中有诗句:“瓢弃樽无绿”。

“瓢”、“樽”、“绿”都包含在其中。

红楼梦科学分析(红楼梦最难的游戏)(8)

第四对:薛宝钗覆,贾宝玉射。

宝——此乡多宝玉。(薛宝钗覆)

钗——敲断玉钗红烛冷。(贾宝玉射)

宝钗无日不生尘。(香菱联想提及)

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想了一想,便知是宝钗作戏指自己所佩通灵玉而言, 便笑道:“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说出来姐姐别恼,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了。”众人道:“怎么解?"宝玉道:“他说`宝',底下自然是` 玉'了。我射`钗'字,旧诗曾有`敲断玉钗红烛冷',岂不射着了。”湘云说道:“这用时事却使不得,两个人都该罚。”香菱忙道:“不止时事,这也有出处。”湘云道:“`宝玉'二字并无出处, 不过是春联上或有之,诗书纪载并无,算不得。”香菱道:“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 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众人笑说:“这可问住了, 快罚一杯。”湘云无语,只得饮了。

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射覆最有意思,不仅写得详细,典故出处都有写出来,而且还暗示了钗宝黛的命运。

薛宝钗最在意的就是“金玉良缘”,最在乎的就是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所以她有意让贾宝玉来猜“玉”字。

但是贾宝玉却非常反感“金玉良缘”,所以矛头一转,射了一个“钗”字,把话头还给了薛宝钗。

①“此乡多宝玉”,是香菱说出来为薛宝钗作证的。

出自唐代岑参《送杨瑗尉南海》,当中有诗句:“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这是一首送别诗。

贾宝玉最后的结局“贫穷难耐凄凉”,在第十九回中有脂砚斋的一处批语,说贾宝玉最后“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

所以“此乡多宝玉”是为了引出下一句“慎莫厌清贫”,暗示了贾宝玉最后清贫的结局。

②如果说薛宝钗有意要覆“宝”字,那么相比较而言贾宝玉射的“钗”字更胜一筹。

“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因为两股分叉,所以隐喻夫妻的“分离”。

贾宝玉说出自旧诗“敲断玉钗红烛冷”,“玉钗”应该是隐喻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贾宝玉最后为了避祸离家出走,断了与黛玉、宝钗的所有往来音讯。

“红烛冷”更好理解,薛宝钗嫁于贾宝玉之后,最后薛宝钗独守空房,心事虚化,美梦成空。

③香菱又联想到的“宝钗无日不生尘”,出自李商隐的《残花》: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这是一首春怨诗,因为留不住春光,所以只能掩关独梦,宝钗这样好看的饰品也只能仍在一边,任由落满灰尘。

暗示了结局宝玉出家后,宝钗守寡的孤苦凄凉生活状态。

红楼梦科学分析(红楼梦最难的游戏)(9)

04

最早的“射覆”其实是古代数学家的占卜游戏。

在《红楼梦》中,“射覆”是一种文字游戏,参与游戏的人必须满腹典故,至少要有千百首诗词,才能应付得来。

也正因如此,这个游戏仅仅局限于知识阶层的狭小圈子,很难做到“雅俗共赏”。

不同趣味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都可以有着不同的诠释,以上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

以上内容由【爱文字的小狮子】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