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口普查的知识(学习强国人口普查专题)

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芋儿,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有关人口普查的知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有关人口普查的知识(学习强国人口普查专题)

有关人口普查的知识

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芋儿。

定期分享题库、传递知识!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口普查专题】,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人口情况!

昨天小芋儿回家,小区里几个门口都摆了一张小桌子,还有人在咨询,说是要拿身份证和户口簿登记。小芋儿蒙了,不是去年才人口普查了吗?怎么现在又要登记?结果一问,是移动公司免费安装宽带服务。

说到这里,就谈谈人口普查吧。不知道你们对人口普查了解多少呢?

  • 小常识——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人口普查,保障人口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人口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

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 中国历史上的七次人口普查——

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从1949年到2021年,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进行过七次全国性人口普查。

  •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接下来看看学习强国里都有哪些题涉及到人口普查呢?

上题啦!上题啦!上题啦!

1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普查短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由【 】住户(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填报。

全部

2人口普查以【 】为单位进行登记。

3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以【 】为单位进行登记。户

解析:

人口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

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年龄构成上看,我国少儿人口比重【 】。

上升

解析:

  • 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5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性别构成上看。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 】,性别结构得到改善。

下降

解析:

  • 性别构成

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人口迁徙流动情况看,人口【 】效应进一步显现。

集聚

解析:

  • 人口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了,喜欢【一场海芋恋】就关注我吧,定期更新,每天进步一点点,四人赛顺利夺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