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为什么豪气冲天(辛弃疾何意百炼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写出如此豪气冲天、气势恢宏之词的人正是我最喜欢的宋代词作家——辛弃疾,他既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又是吟诗作对的词人,文武双全,被称为“词中之龙”。

辛弃疾为什么豪气冲天(辛弃疾何意百炼钢)(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文武双全的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作,纵横激越、豪迈奔放之处不下于大文豪苏轼,两人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而就是这样一位浑身散发着英雄主义气息的铁血硬汉,也间有摧刚为柔、悱恻缠绵、豪婉相济的词作,体现出了柔情似水的一面。其含蓄细腻处又可与宋代婉约派代表李清照齐名,两人并称“济南二安”。

辛词中的婉约柔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01、清丽婉转、缠绵悱恻的爱情旋律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傍人道我轿儿宽。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知他热后甚时眠。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这首词以女性角度切入,通过栩栩如生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痴情女子的形象,抒发了男女之间的相离相思之苦。

辛弃疾为什么豪气冲天(辛弃疾何意百炼钢)(2)

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上阙“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恰如平地起高楼,突兀而起,在黄昏日暮时分,眼前绵延起伏的山峦若隐若现,犹如内心千千万万排遣的愁情恨意。

以山象征悲愁,气氛渲染得极为浓重。路边的行人说我的轿儿太宽,影响其正常行走。但在“我”看来,恰是行人遮挡住了自己的视线,让他看不到那化作万万千千恨意的重山。从中可见恋情之深与分离之苦,隐寓今后会面之难。

下阙词则是通过通过心理的描画来设想相思人儿现在的情状。“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隐喻词人如小船一般四处飘泊、停靠。通过自己的处境又想到了对方:今宵船泊何处?天热会不会失眠?有没有人为之打扇?

辛弃疾为什么豪气冲天(辛弃疾何意百炼钢)(3)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

心理刻画层层递进,情感也愈发细腻入骨,体现了对相思之人的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痴情缠绵之意溢于言表。

这首词是辛词中少见的以女性角度抒发婉约情感的诗篇,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柔韧细腻之心理,及对爱人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至深之情。

辛弃疾虽然偶作爱情词,“但绝不作妮子态”。这种品位独立的爱情旋律,正是“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情感写照。其词大多缠绵悱恻,情真意切,语隽韵深。

辛弃疾为什么豪气冲天(辛弃疾何意百炼钢)(4)

无怪乎范开在《稼轩词序》中评论:“其间固有清而丽,婉而妩媚”,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也评述说:“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02、余韵悠长、哀婉沉郁的离愁别绪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这首词是辛词中典型的游子他乡思旧之作。从清明后花落引入游子的思乡愁绪:清明时节,春冷似秋,东风惊梦,令人触景生情,萌生悲凉之情感,充分表述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悲愁。虽然写得哀婉沉郁,舒缓曲折,但是哀而不伤,离情兴寄。用一枝生花妙笔泼洒出了万般柔情,堪称杰作。

辛弃疾为什么豪气冲天(辛弃疾何意百炼钢)(5)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辛弃疾的离别词中虽然没有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那样的千古名句,但是深沉舒缓,含蓄蕴藉,余韵悠长,有种独有所寄、意在言外的愁思旋律,正是泱泱之气的低柔婉美的真实流露。

王静安先生曾经评价辛词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辛弃疾正是以其独特的情趣、视野、意韵,幽雅深远地拓展着境界。

03、质朴平和、宁馨清雅的乡村小调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相信这首词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吧?词人以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夜、大山、茅店、社林、道路、溪水、小桥,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乡村夏夜的唯美画卷。

辛弃疾为什么豪气冲天(辛弃疾何意百炼钢)(6)

全词没有引经据典,没有任何语言上的雕琢修饰,只是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些看起来极其平凡的景物,然而,正是这些平凡的景物却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副乡野平和宁谧的图画,展现了村土淳朴的风俗和村野清幽的环境。

词人的描画虽然悠闲恬淡,仿佛信手拈来,但是却流露出了对丰收之年的由衷喜悦,以及对村居生活的热切企盼。

总之,辛弃疾的词作既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奔放,也有“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的缠绵悱恻。其词豪中寓婉,婉中显豪,豪婉相济,恰如辛弃疾的侠骨柔情,细腻如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