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1)

作者:储念遥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2)

育儿类真人秀节目《超级育儿师》中有这样一个家庭:

妈妈的脾气不好,习惯于大吼大叫。

每天早上会用吼叫的方式叫4岁的浩浩起床。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3)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4)

浩浩玩火车玩具,在地板上擦出声音来,妈妈从房间里冲出来,对着浩浩大声喊道:

“吵不吵,天天早上这样子!”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5)

在带着浩浩去买菜的路上,浩浩走不动了,哭着让妈妈抱。

妈妈不愿意抱他,一脸的不耐烦冲他吼道:

“不抱!刚才走路不是好好的吗?”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6)

一路哭闹,好容易到了菜市场。

浩浩的坏情绪瞬间被各种食材所冲淡,他好奇的指着五花肉问妈妈:“这是什么”。

指着排骨问妈妈:“这是什么.”

回答了两次之后,妈妈又开始暴躁起来:

“好了,不想说了!”

“自己记住,不要再烦我了!”

后来,育儿师将这个妈妈,带到一个放满音响的房子里,让她听听自己吼叫儿子时的声音。

才听了几句,这个妈妈就已经受不了了。

恐惧,抓狂,绝望,崩溃,蹲下抱着脑袋,不停地摇头。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7)

崩溃地说:“躲避,恐惧,害怕,不想听。”

你自己尚且如此,那每天无数次听你怒吼的浩浩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更令人费解的是,明明是非常爱孩子,想把孩子带好,为什么表现出来的却是对孩子大吼大叫,歇斯底里呢?

这是大概是很多妈妈的疑惑。

其实,视频中这位妈妈的日常吼叫,也是生活中大部分父母的真实写照:

当你急着出门办事,孩子却在那慢慢吞吞,半天穿不上鞋子的时候;

到了晚上睡觉时间,孩子磨磨蹭蹭,不肯刷牙洗脸,换睡衣上床睡觉的时候;

当你下班回到家,一打开门,迎接你的是满沙发的衣服和满地的玩具、纸片和垃圾时;

当孩子连续不眨眼地看了两个小时的动画片,你让他别看了,他却冲着你哼唧哭闹的时候;

当他拿着蜡笔在雪白的墙面上信手涂鸦,还骄傲地向你展示他的“艺术天分”时;

……

十个老母亲里,有九个半都会发飙怒吼,尽管深知吼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纽约时报中文网的一篇文章提出:

“对孩子吼叫可能是家长最不明智的行为。因为这样不仅会让孩子觉得你失控了,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吼叫已经成为“新的体罚”。

2

吼叫的危害

《当怒火伤害你的孩子》一书中提到的研究表明:

家庭中累积的愤怒对孩子青春期的几乎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

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不仅有即时的杀伤力,而且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

那么,父母的吼叫对孩子会造成哪些负面的影响呢?

1.损害大脑

哈佛医学院做过一个研究,把51名接受过精神治疗的孩子和97名健康的孩子进行了对比。

结果发现,遗弃、体罚和言语辱虐导致孩子大脑中的胼胝体显著缩小。

胼胝体缩小,意味着左右脑的整合功能降低,会导致情绪和人格的显著改变。

而吼叫对3—6岁的孩子造成的影响更大。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无法区分“吼”和“不爱”之间的区别。

父母的吼叫会让他们误以为父母不爱自己了。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8)

2.破坏亲子关系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一书中有个小故事,感触颇深:

一天早上,约翰9岁的女儿凯莉,扮出一副难看的面孔,两腿大大张开,一跳一跳的,嘴里还发出类似怪物的吼声。

当约翰问女儿扮的是什么动物时,他女儿回答:

我现在是爸爸怪兽,早晨你就是这个样子。

因为你整个早上都在生气。

父母为自己的生气、吼叫所冠名的“为孩子好”,

在孩子眼里,却是恐怖的“怪物”表现。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9)

3.性格变得畏缩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被吼,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形成长期的胆怯的人格特质,并且影响他们今后的社交行为。

另一方面,这会损害他们面对和处理冲突的能力。

他们更有可能在面对复杂情境时采取退缩的态度,而不是勇敢地、有效地解决问题。

《爸爸去哪儿》里,陈小春和儿子Jasper一起做任务时,陈小春数次凶儿子,对着儿子吼叫。

小家伙在面对爸爸盛怒时,用喇叭对着爸爸喊道:

“Canyou stop angry now?”

陈小春在儿子喊出这句话后秒怂,乖乖道歉认错。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10)

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像Jasper一样,具备四两拨千斤的能力,来化解父母的吼叫。

所以,更多时候,是需要父母觉察,自省然后修正自己的言行。

4.导致注意力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面对父母的吼叫时所采取的一种防御机制。

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同,他们采用认知和情绪“关闭”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

一个朋友给我讲了她教5岁的女儿认读拼音的事情:

前面都学的挺好的,到了l的时候,教了很多遍,孩子仍然记不住。

朋友内心的小怪兽被释放了出来,她冲着孩子大声吼道:

“怎么教了这么多遍还学不会?你到底有没有在好好记?”

在朋友的怒吼下,她女儿开始继续学习。

可是朋友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她女儿不是眼睛看这望那,就是不停地低头玩手,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

而注意力不集中,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3

减少吼叫的办法

吼叫是父母情绪的释放。

情绪无法被消灭,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减少吼叫。

我家大宝自从进入三岁的小叛逆期。

调皮捣蛋,顶嘴,吼叫,不听话,打人等等,让我这个崇尚“不打不骂,科学育儿”的宝妈几近崩溃边缘。

大吼大叫成了我的教育常态。

结果却收效甚微,我愈生气,变本加厉的吼叫,大宝却愈发叛逆的放肆。

我俩的亲子关系一度成为了“刺猬母子”,远了想靠近取暖,近了又彼此扎的生疼。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11)

在系统学习了育儿知识,针对性的深入了解儿童心理之后,我总结了有效控制情绪的四步法:

  • 看见情绪

每天中午,大宝的午睡都是我最头疼的事情。

一到睡觉时间,就是“妈妈,我要喝水”,“妈妈,我要上厕所”,耐着性子解决完他的这些问题,他又开始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肯主动入睡。

每次午睡的美好时间都是在我的怒吼,他的委屈中落幕的。

意识到情绪的重要性之后,我开始尝试“看见”自己的情绪。

不是控制情绪,也不是忍耐情绪,而是在吼叫发生的同时,不加任何评价的看见自己的感觉。

“因为午睡问题,我对大宝吼叫了。”

当你有意识的去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你就会从吼叫的同时“看见”情绪变成吼叫之前“看见”你的情绪了。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12)

  • 察觉反应

多次,长期,有意识的练习,会让我发现,每当我要对大宝吼叫的时候,我的身体会做出与吼叫相对应的反应来。

比如心跳加快,呼吸变得急促,感觉血往上涌等。

当我的身体发出这些信号时,我就会提前察觉到,坏情绪正在控制着我。

从而采取暂停,转移注意力,寻求解决办法等方式改变吼叫的态度。

再遇到入睡难的问题,我会侧重于寻求解决办法。

睡前让大宝先喝水,上厕所,解决完自己的需求,再搂着他跟他聊天,给他讲故事,促进他的睡眠。

  • 追踪原因

察觉之后,还需要深度追踪引发自己吼叫行为的内部触发器和外部触发器。

如果我头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精神状态不佳,我就很容易对大宝的不睡觉行为怒吼,这是内部触发器;

大宝到了规定时间不睡觉,下午玩耍时精力不济是外部触发器。

所以,追踪到引发自己吼叫行为的触发器,减少吼叫就会变得更加容易,随之而来的是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 修正行为

观察自己的想法,留意并分辨自己的情绪,然后追踪到行为的根源,最终修正自己的吼叫行为。

当我专注于解决问题之后,午睡不再是鸡飞狗跳的状态。

一到睡觉时间,大宝会主动提醒我:“妈妈,该睡觉了。”

躺在床上,这个可爱的小人会紧紧地搂着我的脖子撒娇:

“妈妈,我要你给我讲故事。”

有时候讲到一半时,他会凑过来,在我的脸上亲一下,外带一句:“妈妈,我爱你。”

减少吼叫,让我从一个暴躁的妈妈变成了平和的妈妈。

一味吼孩子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时)(13)

4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的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书中写道:

吼叫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过威胁或者恐吓阻止某些行为,只是表达了你的负面情绪。

当我们慢慢地学会察觉情绪、接纳情绪、感知情绪、控制情绪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对孩子的吼叫。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不仅要提供养分,让他们长大成人,还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不吼不叫,和善友爱,就是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简介:储念遥,做设计的文科全职宝妈,用读书和写作向俩宝诠释热爱生活,方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