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如果长期贫血会怎么样(母婴贫血危害大)

有一种疾病发病率很高却常常被人们忽略,因为太常见我们往往不把“它”当病,但“它”的危害可不小,它就是“贫血”,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婴儿如果长期贫血会怎么样?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婴儿如果长期贫血会怎么样(母婴贫血危害大)

婴儿如果长期贫血会怎么样

有一种疾病发病率很高却常常被人们忽略,因为太常见我们往往不把“它”当病,但“它”的危害可不小,它就是“贫血”。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孕妇贫血率高达35%,儿童贫血率约25%,妇女贫血率约20%,成年男子贫血率约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可能有2个人“贫血”。

正因为很常见,所以大多数人不把“贫血”当回事,甚至对贫血产生了一些误区。

而贫血对患者的影响不仅仅是常见的症状,据相关报道,因贫血导致的认知障碍风险增加近1倍,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为41%,妊娠早产及产后抑郁风险增加70-364%,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差异达5.8,免疫功能紊乱为正常人群的54%。

今天,我们来聊聊世界上常见的症状“贫血”那些事儿。

认识贫血

贫血的误区:

贫血≠血压低

贫血≠气血虚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贫血的常见症状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引起我们警惕呢?

贫血早期出现的表现有:头晕、乏力、容易困倦、肌肉缺氧,而常见、突出的体征是皮肤黏膜苍白,还有毛发干枯,指甲扁平、易裂等。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的速度、贫血的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

孕期贫血,危害母婴健康

贫血的原因

贫血由三种机制引起: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加和丢失过多。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亩三分地,种了很多粮食,其中一种是红细胞。现在庄稼长不出来,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造成的:

产量少

第一种情况,产量少。比如种子有问题或土壤有问题(比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辐射,药物,感染,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骨髓受累),或者肥料不够(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都可能引起红细胞的生成减少。

破坏增加

第二种情况,产量不少,但是破坏增加了。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就是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犹如产出的粮食遭遇了虫害、灾害,田地里全是粮食的残渣碎片。这种情况还可能伴随着肝功能的异常。

失血流失

还有一种情况,产量也不少,也没有被破坏,但是流失掉了。这个“流失”,也就是失血。对于大量呕血、便血或者外伤失血,大家都要警惕。

还有一些常见情况也会造成贫血。如女性例假,因为周期过短、时间过长或者出血量大等原因,导致失血较多,也会引发贫血。而男性则可能会遇到消化系统溃疡、痔疮出血、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而导致失血。

出现贫血怎么办?

贫血怎么吃?

贫血患者多存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的缺乏,可以通过饮食的调整,一定程度改善贫血现象:

铁: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主要原料,如动物血、肝脏、红色肉(牛肉、猪肉、羊肉、鹿肉等)、海带、樱桃、黑桑葚、黑木耳等,提高铁的摄入水平。

蛋白质:蛋白质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必备原料,对纠正贫血同样重要,如鱼虾、鸡蛋、豆类、牛奶等。

维生素C: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主要存在于蔬菜(西兰花、苦瓜、西红柿、胡萝卜、甘蓝、红椒等)、水果(山楂、猕猴桃、草莓、柑橘类等)中。

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主要存在于动物类肝脏、奶类、鱼类和肉类中。

叶酸: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它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食品中,动物肝脏、肾脏和蛋类、鱼类、绿叶菜、坚果、大豆制品中都含有丰富的叶酸。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中的叶酸若经长时间烹煮,可损失50%-90%。

贫血怎么治疗?

如果食疗不管用,贫血怎样治疗呢?

治标 治本

寻找病因很重要,到底是造血异常、破坏增多,还是偷偷流失了,针对病因的治疗才能从源头改善贫血。

切记:病因不清、一顿乱补、疗效不好、耽误治疗。

总而言之,对于贫血来讲,“知其然”很重要,“知其所以然”更重要。贫血病患千万不要以贫血很“常见”为由,对此麻痹大意哦。(重庆北部宽仁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