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

再读《水浒传》,每每到野猪林的场景,我们不禁会问:林冲怎落得如此惨相?

当董超、薛霸用绳索困住了双脚烫伤的林冲时,林冲在死之前泪如雨下,但还是发出了求救的哀嚎:“无论如何,我林冲与你二位近日无冤、往日无仇!如果二位能够给我一条活路,我便生死不忘!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1)

结果却令人唏嘘,只见董超举起水火棍呵斥道:“你少废话吧!没人能救得了你!

读到这里其实逻辑很简单了,林冲不死,二位解差就得死,而且是一命换两命。

解差这个行当在大宋时期身份低微,何况陆大人给赏赐,孰轻孰重非常清楚。只是他们少了道义、少了忠良、少了人味。

其实这个情节已经暗示了当时大宋社会背景的底色:有权有势的想要人命,如同探囊取物。

命都没有了,哪个还顾得上忠良和气节,就连林冲在临死前也是泪如雨下并苦苦求生,这是人之本性。

堂堂的80万禁军枪棒教头,怎么就一步一步落得“命比纸薄”了呢?

《论语·公冶长》有云: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2)

相传季文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总是再三考虑,小心谨慎。当孔子听说了这个事情就说:“思考两次就足够了。”

其实孔子的这句话是在回答一个的道理,很多人做事之前思来想去,犹豫不决,把本该考虑的一个或者两个重要因素,又掺杂了更多纠缠不清、舍弃不下的因素,最后作茧自缚,失去了决策的最佳时机。

而回头看看事情的结果往往和你预想的情况相去甚远,甚至于是意料之外的。当然孔子不会武断的拒绝慎重考虑,他只是在告诉大家,考虑具体问题要先抓住主要矛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林冲恰恰就是犯了这个大忌,这是他的性格所致

1、就在林冲得知高衙内在岳庙调戏自己娘子的时候,举起的拳头没有打下去。

一思:“我要保护娘子”;

二思:“我要打这不要脸的,出出胸中闷气,管你是谁!”;足矣!

接下去就应该一顿暴打,可林冲还是多虑了:

三思:高衙内在林冲看来打不得;

四思:况且周围帮闲的人也说了:如果知道是林娘子,衙内也不会轻举妄动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3)

五思:如果打了毕竟得罪高俅那奸人,自己日子也好过不了;

六思:毕竟没有出事,是不是可以息事宁人;等等等等。

这些不必要的考虑表面上是考虑周全,但是在高衙内和富安的眼里,已经看得非常清楚,林冲不敢胡来!这就给后面的事埋下了祸根。

2、后来林冲娘子在陆谦家中被困,林冲上楼梯突然停住了,并且听到了高衙内与娘子的对话。再三考虑后,他决定在屋外先唤一下娘子,当高衙内听到喊声便夺窗而逃。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4)

此次林冲又错过了惩罚高衙内的机会,但是具备奸淫之心的祸患又一次近距离接触林娘子,火都烧到了嗓子眼,你以为他会就此善罢甘休吗?

所以林冲在楼梯上的停顿就是在考虑如何破解与高衙内的面对面。如果对上面了,这个淫贼自己能放过吗?这禁军教头也太窝囊了吧?如果不放过呢,又得罪了高衙内!所以吃了多虑的苦头!

3、在刺配沧州上路之前,林冲写下一纸休书准备将自己的娘子放弃

所幸岳父张教头把自己的女儿保护起来,并拒绝了林冲的“好意”,

说到:“看来劝也不住,你林冲想休妻就休吧,想写休书是吧?随便你!我还是把我的女儿接回家去,甭管三年五载的我都养着她,也不让我的女儿出去,不让高衙内有任何机会!”

还回过头和女儿说:“老爹安排你一生的路费盘缠,你就守好妇道、守住气节,其他甭管!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5)

可见:张教头两思,林冲多思。

说道这里有点讽刺,到底哪一个是梁山好汉,怎么听都像张教头!因为张教头的最后只有两思,一是防住高衙内,二是保证女儿愿意守志。至于别人怎么做,管不了了!

这又是林冲让人看着辛酸的一次,他担心高衙内在自己走后继续纠缠娘子,更怕得不到林娘子的衙内,气急败坏将自己置于死地,还怕衙内得手后别人再后面嘲笑自己的无能,总之各种担心和患得患失一起涌上心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划清界限。

4、在发配沧州的路上,林冲对董超薛霸倒是“尊重有加”。

其实这反倒助长了两个小人的淫威之心,林冲想的很简单:“我现在就是一个罪犯,罪犯按规矩来说就应该听解差的。况且自己曾经是80万禁军教头,要拿出君子的样子!另外我要是能够处处忍让,多多听话,也免得二人在路上给自己穿小鞋。”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6)

董超薛霸一思,林冲又是多思。

好一个谦谦君子,脚都被烫的无法走路了,还迁就着两个小人,坚持到了野猪林。

为什么是鲁智深救了林冲?

董超的水火棍已经朝着林冲的脑袋劈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从松树后面飞出一铁禅杖,董超手里的水火棍已经崩的无影无踪:“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真正的英雄出场了,鲁智深三两下就已经快要了那二人的狗命,最终还是被林冲劝下了,到底鲁智深这段时间都干嘛去了?原书有云: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7)

鲁智深说了这么一大段话,却只有一思:我要救我的兄弟林冲,不论艰难险阻!

相传野猪林位于莘县观城镇郭海村北,宋代的时候的确经常野兽出没,就算没有董超薛霸,一个误入野猪林的普通人也是在劫难逃。

而此时林冲和鲁智深同处野猪林,一个等着被杀,另一个等着救人和锄奸。

一个遇事思前想后,尽量保全自己,另一个想法简单,心里只想着别人。

自从三拳结果了镇关西开始,我们就认识了一个嫉恶如仇,专惩天下不公之人的鲁达。施耐庵做了巧妙安排,“鲁”不是粗鲁,而是单纯爽利,“达”是通达!鲁达、鲁达,赤子之心,并且身心情感相互通达,能看出鲁达共情能力很强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8)

如果鲁达当时考虑过多,可能金翠莲也没机会逃脱镇关西的魔爪,就算欠考虑打死了镇关西,反倒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这虽不是鲁达所想,但人生的不确定性在他身上,却因为思维的确定性不断更迭着“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给周通说姻缘”、“征服桃花山”……一幕一幕总是让人畅快,这就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体现的淋漓尽致

同是好汉的林冲,每一步都前思后想,其实说到底林冲瞻前顾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所拥有的一切不愿放弃,岁月静好的日子谁不想过。

其实鲁达也是个军人,但是为了打抱不平失去了这个机会,又何妨?

林冲一直想不开,为了保住所谓的“稳定生活”,他幼稚的把“讨好”和“忍让”当做了唯一的手段,以为可以博得上司的青睐,所以这么看来林冲也只能算个凡夫俗子。

施耐庵笔下真正的菩萨心肠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9)

还记得二位英雄初见之时吗?泛黄的记忆仍然浮现在脑海。

林冲和鲁智深互诉衷肠,惺惺相惜,那个画面实在感人。

而二人的相遇也注定了在野猪林,鲁智深一定会出现。连金翠莲都要拯救的大汉,更何况就自己的兄弟呢?

所以鲁智深是真拿林冲当兄弟,一是他敬重林冲,二是其实鲁智深才是一无所有,在大宋这种霸权达到的年景,多结交些兄弟才能让自己安身立命,何况林冲是禁军教头,也是条好汉!

林冲呢?恐怕只是看中鲁智深的武艺和他一身的豪气。从一点可以解释这个看法:当林娘子第二次被调戏的时候,林冲为何不告诉鲁智深?因为他知道鲁智深必会去结果了高衙内的性命,此乃“鲁”也。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的一生仕途必然断送,所以装作相安无事。甚至在事后天天与鲁智深吃酒,都快忘了娘子被戏之气!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10)

二人境界可见一斑!

就在“凡夫俗子”林冲最终被就地正法的一刹那,鲁智深千辛万苦的找到林冲并暗中保护,他根本没有想自己的安危,只是知道自己的兄弟需要拯救。林冲也绝不会想到鲁智深在这个时候“飞来相助”,让人恍如梦境。

佛曰:无所住不生执念,安住真心。

《金刚经》说: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有一颗清净无垢的心,可是人在凡尘会沾染各种不净的东西,心中产生了各种诱惑和迷恋。这些欲望慢慢就生出了执念还有烦恼。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11)

说到这里才发现这不是林冲的问题,而是我们所有大多数人的问题。

正因为这是所有人的问题,所以《水浒传》中林冲这个人物也是最符合现代社会大众生存主义的缩影:多少人可以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多少人能放下自己的所有,做真正的自己?

所以我们成不了佛,而施耐庵笔下近乎完美的鲁智深,从剃发出家至五台山,到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从不与命运争,但是一切不能违背自己的初心!世有不公就要出手相救,哪个管你是人是鸟还是神。

施耐庵在林冲的最后一刻给了人物一条活命,其实这条命不是作者给的,而是他笔下那个近乎完人的鲁智深给的。

概述林冲鲁智深的三个情节(鲁智深营救林冲诠释了孔子的话)(12)

倘若鲁智深当初结交林冲,是为了给自己的圈子增加力量,那么结果却是他救了貌似仕途很顺的林冲,林冲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命是刚刚结交的鲁智深所赐。

另外如果鲁智深晚了一步,董超已经杀死林冲,各位也能想到他二人必死在鲁智深手里。

鲁智深就像守护神一样按照保护着林冲,这就是施耐庵笔下慈悲心肠的“花和尚”,而这个慈悲之心就来自于他永远不变的赤子之心。

如果说鲁智深的慈悲给了林冲甚至董超、薛霸,还有前面所有的得救之人,那么施耐庵的慈悲就给了所有的读者:

到底什么是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什么又是“无所住不生执念,安住真心。

本站文章为@骁之寒也所有,未经同意,转载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联络必删!

#文化领域##话说四大名著##圈子学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