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就是爱多管闲事(老娘就是喜新厌旧)

文:园长

我在广州十几年,住过11个房子,有租的,也有自己的,有城中村,有保障小区,也有不同的商品房。

我住过天河,住过番禺,住过海珠,住过增城,住过黄埔。

试过走路上班,坐过楼吧上班,挤着公交上班,赶着地铁上班,也试过开车上班。

什么样的房子我都住过,每段时间的感觉都不一样。

年轻的时候,我很喜欢城中村。

虽然它脏乱差,暗无天日,但低廉的成本,让贫穷的青年能感受到城市的善意,3500块的年轻人,住着月租300的房子,好又多是补给站,还有蓝与白这样的社交场,卤豆腐2元一块,煨在炉子上咕噜咕噜,鼓动地就像我们的青春和热情。

今年被封禁的海珠城中村,我也住过。

门口望出去,就是海珠区政府的大草坪,一路之隔,一个是庄严的秩序,一个是混乱的谋生,很有意思的。

城中村密度很高,我的房子里发生过火灾,厨房分隔的布帘着火了,火势燎上去看上去很吓人,还好我习惯在水龙头下放一桶水,那桶水,救了整栋楼。

被火灾吓坏的我,决定搬到早年的保障小区,小区里老人很多,没有感觉到物业的存在,只有摆设的保安,因为没有停车位,大家都随便停车,走过路过的老人,随手钥匙就在路过的车边划上一道,隔段时间出来,把所有的车,都巡视一遍。可能车主们容忍度高,老人们就用扎胎换取内心的愉悦,这种房子忍受了一年,搬走。

换到附近老的楼梯社区,楼梯房社区里都是退休的老干部和家人们,大家体面一些,消防通道物业为了创收,几乎都停着车,但还是不够用,停车技术不好的我,开进去以后几乎就不敢开走,然后买房,搬走了。

再后面,是商品房。

我不会再住城中村,因为城中村人多手杂不安全,年轻时候一无所有无所畏惧,年纪大了比较惜命,我也不会再住老旧小区,YQ阶段的慌乱和无序管理不安心,业主年纪也让你无处说理,最要命的是,面对火灾很难逃离。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的,5年前的你,和5年后的你,都完全不一样。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成长,陪着你的每个房子,也在匹配你不同人生的需求。

老娘就是爱多管闲事(老娘就是喜新厌旧)(1)

城中村匹配没有基础的普通人,老小区是略微升级一些的个人和家庭,公寓是有些追求的青年人,商品房是通过努力在城市能扎根的新一代奋斗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你改变了,就会逃离。

能够上小区,就不会再看城中村,能住商品房,就会放弃保障房,如果体面的公寓的租住体验带给你的愉悦超过于老小区,你也会毫不犹豫的将之抛弃。

喜新厌旧中我们成长,喜新厌旧中,也会有一些产品被我们舍弃。

而房屋的价值,就在你的喜新厌旧中沉浮。

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