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的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独树一帜的名家的代表人物)

导语: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世界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由于士阶层的解放,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大批的思想家,他们或是通过如孔子般开办私学,或是通过如韩非子般游说王公,努力的扩大自己学说的影响,以期在这乱世之中求得一席之地。由此,古代中国出现了盛极一时的百家争鸣。在诸子百家中,有一家与众不同,他们以诡辩著称,致力于分辨事物的名与实,主张事物必须名与实相称,他们就是名家。而在名家之中,最为出名的人物便是主张"白马非马"的公孙龙。那么公孙龙其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经历怎样,"白马非马"又是怎样的一回事呢?在此,笔者就来探讨一下名家以及公孙龙这样独特的存在。

春秋战国时的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独树一帜的名家的代表人物)(1)

(图一:公孙龙)

名家的源起

名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名家被人们称之为"辩者"即擅长辩论的人。"辩者"活跃的领域大多是法律条文等地,因为在这个领域的辩论最频繁。"辩者"们经常将法律的条文与事实割裂开来,专门在条文本身做文章,通过诡辩来达到混淆概念的目的。当时最出名的辩者当属邓析,他擅长利用法律条文的文字在不同的情况下做不同的解释,,从而"使人不得反其意"。邓析也被认为是早期分析名与实的代表人物。但是邓析只是一个先驱人物,只是在在法律层面上的应用,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真正创立名家哲学的人物是公孙龙与惠施。

春秋战国时的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独树一帜的名家的代表人物)(2)

(图二:惠施)

名家的特点

名家这个学派与古希腊智者学派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公孙龙思想中关于悖论的飞鸟影不动的部分,就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飞矢不动"论近乎完全一样。名家的主要思想就是围绕着"名"与"实"二者展开。主要分析二者的实质与关系,将思想带入似是而非的领域中,从而触及哲学的中心问题。名家擅长辩论,尤其擅长诡辩,他们经常在于人的辩论中往往对别人肯定的加以否定,对别人否定的加以肯定,从而混淆别人感官,达到偷换概念等目的。

春秋战国时的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独树一帜的名家的代表人物)(3)

(图三:芝诺)

名家主要分为两种流派,"合同异","离坚白"前者的主要思想是世间万物都会有最终走向同一的趋势,后者则是致力于发掘事物之间不同的地方。"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的好友惠施。"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公孙龙。

公孙龙的生平经历

公孙龙,生于公元前320年,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诡辩学大师。公孙龙生平著有《公孙龙子》,西汉时尚且存有14篇,但是经过战乱等大多散佚,如今只剩下残存的六篇。宋代以后渐渐的有人怀疑其真实性,推测其为晋朝人拼凑之作,并非《公孙龙子》一书的本来面目。现存篇目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白马论》《坚白论》

历史上公孙龙曾多次展现出他明锐的洞察力与辨论才华。平原君平生嗜好名家辩论之学,公孙龙听闻之后就成为了平原君的门客,为平原君服务。有一年,燕昭王想要发动战争,公孙龙赶往燕国,希望燕昭王能停止战事。燕昭王听闻公孙龙的请求后十分爽快的答应了。但是公孙龙却断定燕昭王不会停止用兵,燕昭王十分不解。公孙龙会答:"大王您当初为了攻破齐国在天下招揽贤士,现在大王朝中都是能征善战之辈,我认为您是不会罢兵的。"公孙龙通过"循实则名"的方式察觉到了燕昭王的真实心理,是燕昭王无言以对。

公孙龙在与邹衍辩论"白马非马"之说受挫后,不知所踪。

春秋战国时的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独树一帜的名家的代表人物)(4)

(图四:公孙龙子)

公孙龙的主要思想

公孙龙是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与惠施正好相反。公孙龙的学说只强调概念上的逻辑分析,具有十分浓厚的形而上学特点。其理论虽然难以摆脱机械性,但是对于逻辑学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由于其著作《公孙龙子》的散佚,现在想要完整的窥探公孙龙的思想已经不太现实,但是公孙龙最为出名的两个学说"白马论"与"坚白论"的保存相对完整,我们也可以借此一探公孙龙的思想内涵。

"坚白论"的主要思想:有一颗又白又坚硬的石头,但是人们只能通过看或者摸得到一个信息,坚硬或者白色。也就是说,由于石头,白色,坚硬之间并不包含,所以白色与坚硬与石头是分裂开来的。其本质上是强调一般不是存在于个别之中,而是独立于个别单独存在的。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最著名的问题,公孙龙认为,"马"是指马的外在表现即形态,,白是指白的颜色,那么白马是指白颜色加上马的形态,这是从白马的概念上对其加以阐释。而从外延上解释的话,马的外延是所有的马,所以黑马红马都可以称之为马,但是白马仅仅指白色的马,所以并不包括黑马,红马。最后从共性上来说,白是一切白色的共性,而马是一切马的共性,两者不能混淆,而白马是两个共性的集合,并非是马单独的一个特性。所以说白马非马。

春秋战国时的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独树一帜的名家的代表人物)(5)

(图五:今人对"白马非马"的解读)

公孙龙的论证对逻辑学做出了其独有的贡献,但是他将概念混淆的做法流入了诡辩的范畴。他通过"白马非马"的辩论分析了关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认识到了个别与一般的差别。但是,个别与一般差别在他那里被有意识的扩大了,他将个别与一般割裂开来,并将个别与一般绝对化,最后公孙龙只承认个别的存在,否认一般的存在,并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总结:名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的产物,他们与法家类似,都主张从现实出发,为新生政权服务。相对于法家来说,名家更加倾向于哲学方面。但是,名家的哲学大多偏向一方,认识之中带有形而上学的机械性思想,公孙龙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体现的尤其明显。名家的缺点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为后世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促使了人类的思想深化

参考文献:《公孙龙子》

《淮南子》

《吕氏春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