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保供解燃眉之急(听语纾困解难畅链保供)

首批401万元

复市复业补贴发放

下沉重点企业

“点对点”驻厂服务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听语”热线市民抗疫“金点子”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市商务局、市工信局等部门针对各类意见建议,深入实际开展调研论证,用真招实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畅链保供。

应急保供解燃眉之急(听语纾困解难畅链保供)(1)

张健摄

市民“金点子”

对疫情期间关停行业发放补贴

01

“针对疫情期间直接关停的行业,政府应给予相应补贴,建议学习深圳,直接给予现金补助。”我市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付梦昕建议,可以给市民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升温,缓解企业压力。

02

“成立专项基金来支持商家,尤其是餐饮行业、旅游行业和中小型民营企业。”学生代表邹同学建议,可以发放电子、纸质消费券与各类商家优惠券,减少市民与商家的双向负担。

现场探访

复市复业“红包”直达商户“口袋”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暂停营业,压力不小,好在政府发了复市复业补贴。市里和街道还举办了消费节活动,为我们的小店带来不少人气。” 丰富路农家小院餐厅老板说道。复市复业补贴不用自己申请,街道统一申报直达商户“口袋”。

部门落实

稳主体促消费,燃旺城市“烟火气”

为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发布《十条措施》,通过发放复市复业补贴等举措,全力支持相关行业提振信心、恢复发展,让城市“烟火气”加快回归。

免申即享,“红包”直达。4月22日起,首批401万元复市复业补贴已陆续发放到全市16个街道共计1157家商户的“口袋”。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批复市复业补贴近期即将发放,接下来还将发放生活必需品保供奖励,出台支持首店经济、餐饮企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补贴细则。

应急保供解燃眉之急(听语纾困解难畅链保供)(2)

市民“金点子”

统筹企业疫情防控和正常运营

“在宁央企国资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方面探索经验,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走入企业听取意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企业减负。”我市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孙龙建议,政企合力,统筹形成企业疫情防控、正常运营的指导意见,形成最小经济单元的运转方案。

现场探访

对企业诉求当日回应、当日办理

企业防控组每天热线不断,已成为全市企业反映问题、提出诉求的重要渠道。企业防控组负责人介绍,坚持诉求办理“四个一”:第一时间形成诉求清单、第一时间响应办理、第一时间跟踪协调、第一时间反馈结果,做到“当日回应、当日办理”。

部门落实

发指南、建专班,全力畅链保供稳生产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用“疏”的办法解决“管”的难题。

企业防控组负责人介绍,本轮疫情以来,企业防控组认真听取企业反馈的意见,多措并举,着力破解当前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难点、痛点,全力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链诉求困难、稳定生产经营。

4月9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发布“企业供应链保障专项服务指南”,公布企业外地供应商供货协调、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企业物流运输等8个方面服务的责任单位、服务方式和服务电话。30个专项服务保障专线24小时服务不停歇。

应急保供解燃眉之急(听语纾困解难畅链保供)(3)

>>在重点产业链保供方面,市工信局牵头成立市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专班,并先后成立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防疫物资三个专项保供专班。“1 3”工作专班高效运转,实施首问责任制、问题清单制、日调度日报告、问题协调闭环、省市区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

>>驻厂联络服务方面,市工信局派出机关干部86人,分15组,由局领导带队下沉重点企业“点对点”驻厂服务,深化“3721”工作法,强化“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各板块也建立了驻厂联络服务工作制度,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驻厂服务全覆盖。

目前,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基本恢复正常生产。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凯 黄琳燕 徐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