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竟是在这里(我喜爱的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晋魏时期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之一,也是田园诗歌独特风格的开创者,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他为官清廉,不趋炎附势,所以贫困交加,以田园为最后的归宿。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竟是在这里(我喜爱的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1)

大凡文学爱好者,对陶渊明一定很不陌生,本人在教学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一课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对文中所描写的理想社会,向往之极,然而这篇文章,却是陶渊明一家在灾荒之年,贫困无着,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处在当时黑暗社会的背景下写出来的。

他特别希望人世间能有一方净土,向往一个没有强权,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自食其力,民风淳朴,世外桃源式的理想社会。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竟是在这里(我喜爱的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2)

正如文中写道,这里的人们“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文章折射出现实社会充满黑暗的罪恶本质,给人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

蔑视功名富贵,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所生活的家乡地处江南,风景秀丽,奇山异水,自幼陶冶和养成了他豁达的天性,他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五柳先生”,后曾出去做官,到四十岁时,做了个彭泽的县令,但他为官清廉,淡泊利禄,有一年的冬天,郡太守派督邮到彭泽县去视察,这个督邮是个十分浪荡的富家子弟,粗俗傲慢,陶渊明打心眼里就瞧不起这种狐假虎威,不学无术的小人,县吏让他穿官服去迎接这位督邮,陶渊明一怒之下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这些小人折腰!”(当时县令俸禄为五斗米,也有一种道教名为“五斗米教”),于是挂印封官,愤然离去,结束了八十多天的县令生涯。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竟是在这里(我喜爱的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3)

归隐田园,回归自然

由于陶渊明对晋魏时期黑暗社会的现实政治强烈不满,对自己能及早跳出污浊的官场而感到莫大的轻松和愉快,用庸俗腐败的官场和质朴自由的乡村田园生活相对比,他感到犹如天壤之别,自从归隐田园后,诗人的生活特别充实,“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疲倦厌烦的心境,终于在田园和大自然中有了归依和慰藉,他非常满足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生活,他感到这是多么美好而宁静、祥和的世界,有劳动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竟是在这里(我喜爱的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4)

但是他为了归隐田园回归自然,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由于不做官了,收入微薄,生活非常贫困,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但他却始终拥抱自然,崇尚自由,无怨无悔,保持着自己高尚的节操,老年时虽然生命将要逝去,但他为自己所作的“桃花源记”能够唤醒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而感到无所遗憾。

陶渊明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首创的优美如画的田园诗歌,和他不附权贵、厌恶腐朽的杰出人格,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