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瑜伽动作50个(瑜伽里有哪些体式可以缓解脚底的疼痛感)

一天课后和学生们闲聊,一个学生说,每天早上起床之后脚底着地的前一两步,或者长时间坐车,下车后脚着地的前一两步,都会感到脚底一阵刺痛,但是走上几步,就不疼了,平时也没有不适感,这种情况算不算病。

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相信有很多人,尤其是那些热爱体育活动或者走路比较多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很少会有人把这种情况当做病,因为它只是在脚一段时间不活动后才表现出来的症状,而且很快消失,对平时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让人没有办法觉得它是个什么毛病。但是,确实它就是一种病,它是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

脚部瑜伽动作50个(瑜伽里有哪些体式可以缓解脚底的疼痛感)(1)

幻椅式

什么是足底筋膜炎呢?就是脚底的那层筋膜,因为被过度使用、不当使用,发生了磨损、撕裂(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那种肉眼可见的撕裂,而是指组织的撕裂),在夜间,人们休息的时候,身体进行自我修复,这些被损伤了的筋膜进行愈合,形成了瘢痕组织。等到脚底恢复了活动,形成好的瘢痕组织又再次被磨损、撕裂,就产生了疼痛感。

回过头来看看,足底筋膜为什么会被磨损、撕裂?人体总共有639块肌肉,筋膜包绕着每一块肌肉。每块肌肉通过筋膜、韧带、骨等组织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没有哪块肌肉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一块肌肉的“好坏”,通常会影响到与它相连肌肉的“好坏”。比如说,肩膀肌肉僵紧的人,颈椎通常不会好;大腿肌肉僵紧的人,膝盖很容易受损。所以,小腿肌肉、脚踝的肌肉、韧带,都对脚底的肌肉、筋膜有影响。足底筋膜容易被磨损撕裂,通常要先考虑小腿肌肉是否不够强健、灵活,或者过度强健但不够舒缓,也会导致脚底筋膜紧张。所以,长跑爱好者或者动感单车爱好者,这类小腿肌肉特别发达的人,如果锻炼后不够重视小腿肌肉的放松,就容易使脚底筋膜僵紧,从而导致筋膜磨损、撕裂。

脚部瑜伽动作50个(瑜伽里有哪些体式可以缓解脚底的疼痛感)(2)

下犬式

另外,脚踝肌肉与足底的连接更加相近,那么平衡踝关节的能力,就能够很直接影响到足底肌肉。踝关节灵活,给了足底肌肉相对充足的舒适空间,踝关节如果经常被扭曲、歪斜,带给踝关节周围肌肉过多的压力,也会刺激到脚底肌肉和筋膜。最后,过度肥胖,对脚底筋膜也是个重大的考验。

知道了原因和原理,就可以找到对号入座的治疗、缓解方法了:我们需要有强健并且放松的小腿肌肉、有良好平衡性的踝关节(肌肉),不过度肥胖。

瑜伽里有很多关注这些部位的体式练习,例如,下犬式、幻椅式、站立前屈、坐山式等等,这些体式都非常简单,但是能够行之有效地对以上部位进行锻炼。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拜日式。不论何种流派,瑜伽练习的开篇体式基本上都是拜日式,拜日式是一个既能够平衡全身肌肉,又可以同时有的放矢地、着重练习某个部位的练习。通过规律的练习,瘢痕组织内的肌肉纤维的走向会从完全乱序,进行逐渐改变,慢慢地与原本的肌肉纤维走向一致。这样,疼痛感就可以减退。

脚部瑜伽动作50个(瑜伽里有哪些体式可以缓解脚底的疼痛感)(3)

站立前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