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简版(我的小学记忆复式教学)

在我上小学的那个年代,小学实行的是五年制教育。

我的小学一至四年级是在我们生产队小学,五年级是在大队所在地小学度过的。

记忆中,我们生产队小学一至四年级共有两个教室。其中一年级和二年级共用一个教室,三年级和四年级共用一个教室。全校配两名民办男教师,各负责一个教室、两个年级的所有教学、管理工作。到五年级的时候才实行一个年级一个教室。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简版(我的小学记忆复式教学)(1)

网络图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简版(我的小学记忆复式教学)(2)

网络图片

在写这个题目前,我专门百度了一下,我们当时的那种混年级教学方式叫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给一个年级讲课,让其他年级学生做作业或复习,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

中国采用复式教学,始于清朝末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普及教育,在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和农村仍采用复式教学

我们生产队小学坐落在我们队的一个林场内。两座教室坐北向南,东西向一字排开。教室的西边偏南,是两间坐西向东的教师办公室和杂物存放室,教室的东边和两间林场值班室相连。林场值班人员是我的一个本家爷爷。

生产队小学的教室是土木结构建筑,由于采用“人字梁”架构,所以教室宽度相对较大。教室中间留有一个贯通前后的大走道,走道南北各有两排桌椅,分别是两个年级。

记忆中,小学上课就两个内容,读和写。往往是这节课这个年级读,另外一个年级写,下节课反之。所以,每节课每个教室始终都有朗朗的读书声。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简版(我的小学记忆复式教学)(3)

网络图片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那种教学模式应该互相受影响,但记忆中好像也没受影响。你读你的课文,我做我的作业,写我的字。开小差的时候还可以互相穿越一下,也挺有意思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过去那种复式教学模式今后不会再重现,但那段记忆却深深地留在脑海中,始终不会忘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