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尽人亡真的存在吗?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精尽人亡真的存在吗)

都说女人是天生的矛盾体,其实男人也是。

没性生活的时候,天天嚷嚷着要过性生活。有了性生活吧,结果又担心这、考虑那的,反而不敢轻易过了。

你以为他们是害怕意外怀孕,而不敢性生活?NO!真正阻碍他们“性福”脚步的,其实是这些说法:

  • 一滴精=十滴血,精液营养高
  • 纵欲伤元气,精尽而人亡
  • 男人一生只能射精6000次,所以得省着点

有人因此而变得惜精如命,新婚不久就拒绝交“公粮”,仿佛过一次性生活就能要了他的命似的。这就有点过分了...

一滴精真的等于十滴血?

精尽人亡真的存在吗?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精尽人亡真的存在吗)(1)

一个字,扯!

说“一滴精=十滴血”,无非就是想说精液珍贵,营养价值高。

精液里面90%都是水,精子只占不到1%,其余不到10%是各种营养成分。

这些营养成分包括脂肪、蛋白质颗粒、游离氨基酸、矿物质(钙、镁、钾、锌)、酶、果糖等,它们都是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的。

与食物相比较,其营养价值根本不值一提。

以一杯约250ml的牛奶为例,其中含蛋白质8g、脂肪10g、糖13g,同等量的豆浆则含蛋白质11g、脂肪5g、糖29g,都比精液的营养价值高得多。

所以,那些说精液营养高、能美容养颜的人,你可醒醒吧。

别说美容养颜了,不传染病毒(艾滋病、梅毒、尖锐湿疣)就已经很好了。

  • 精液主要作用是生儿育女、繁衍种族;
  • 血液最基本的功能则是运输,把氧气、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再把代谢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送出去。

而且,造血与生精也是完全是两套系统 ,风马牛不相及。(血液主要是由骨髓产生,精液则是由睾丸产生)

可以说,精液和血液完全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体液。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以一抵十的关系。

一生只能射精6000次?会精尽人亡?

精尽人亡真的存在吗?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精尽人亡真的存在吗)(2)

一生只能射精6000次,意思就是满了6000次就会无精可用,也就是“精尽”。

精尽了,接下来就是人亡了。但是,生命如果真的这么脆弱,估计自慰早就成为流行的自杀方式了。我们从三点来解释:

1、性生活不易猝死

性生活中猝死的事件的确存在,但不是因为精尽,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脑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基础病。

这类人在性生活时,如果过度激动兴奋,就会造成的心脏超负荷或是脑溢血的现象,使发生昏厥甚至猝死。

2、精液不会完全耗尽

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会绝经,但对于男人说,“绝精”这一情况是不存在的,除非是先天性无精症。

正常男性光一天就能生产大约1.5亿个小蝌蚪。至于精液中的其它成分,前面已经说了,这些物质可从每天所吃的食物中不断得到补充。

所以,只要机体功能正常,营养足够,基本上就不用担心精尽了。

为什么出现遗精?

精液的制造一经开始,就会逐渐增多,积累到一定数量将无处可存,而必须把精液排放出去,所以就有了不受控制的遗精现象。

3、精尽只是暂时的

如果精尽是指精子暂时“清空”的话,还是可能发生的。

虽然蛋蛋每天都在生精,但从一个细胞到一个成熟的精子,生长周期较长,大概要三个月。

如果一个男性连续射精多次,那么头几次可能会有较多的精子,后面就会明显减少,甚至没有,排出的精液只是精囊腺、前列腺等分泌液。

但这种情况并不容易发生,因为男性体内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

  • 当在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射精时,男性会对性刺激暂时没反应,导致“丁丁”无法勃起。
  • 等到体力恢复之后,“丁丁”才能恢复勃起、再次射精。

正是这种自我保护机制,现实中才不会出现极高频次的连续射精。

所以,各位老司机们,“一生只能射精6000次”和“精尽人亡”都是不科学的,放心吧。

多久一次性生活最好?

精尽人亡真的存在吗?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精尽人亡真的存在吗)(3)

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具体回答的。

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就好比跑步,有的人跑5000米一点事都没有,有的人跑个500米都气喘吁吁。

而且,年龄也是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据调查,我国不同年龄段男女的性生活频率为:

  • 20~30岁,每周3次;
  • 31~40岁,每周2次;
  • 41~50岁,每周1~2次;
  • 51~60岁,每周1次;
  • 61~70岁,每2周至每月1次;
  • 71岁以上,1个月或1个月以上1次。

所以,根本没法一概而论,性生活的最佳频率还是要因人而异,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度。

至于是否适度,则要从个人感受来判断:

  • 如果性生活后,你觉得神清气爽,身体倍儿棒,那说明是适度的。
  • 如果感觉腰酸背痛、精神不振,性器官还出现不适,那多半是纵欲过度了。
  • 这时候一定要把频率降下来,养精蓄锐,歇个几天再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