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姓最多的省份(中华卢姓的祖根地)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定有其源中华卢姓的祖根地在哪里?在何地肇姓为卢?中兴始自何处?这是海内外卢姓宗亲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考古发掘和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发展,基于近期权威机构认定卢氏县为中华卢姓祖地这样卢姓的祖根地、肇姓地、中兴地终于实至名归,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卢姓最多的省份?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卢姓最多的省份(中华卢姓的祖根地)

卢姓最多的省份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定有其源。中华卢姓的祖根地在哪里?在何地肇姓为卢?中兴始自何处?这是海内外卢姓宗亲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考古发掘和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发展,基于近期权威机构认定。卢氏县为中华卢姓祖地。这样卢姓的祖根地、肇姓地、中兴地终于实至名归。

中华卢姓祖根地——河南卢氏县

寻根问祖,追远报本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为了探求卢姓之源,不少单位和考古、史学专家,长期以来做了大量的考古发掘、考察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不少鸿篇巨著,关于卢姓的祖根地(有学者称“发祥地”),基本上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卢姓远古先祖为游牧族群,游牧四方,居无定处,在很多地方留下了足迹。二是远古卢姓人群最初居于卢水区域,即今四川省泯江上游,活动范围广泛,留下了很多以“卢”命名的山、水和地名。三是卢姓是神农氏炎帝第八代参卢氏(榆网)的直系嫡传苗裔,发祥地在河南(卢氏县)祁村湾村,帝都卢城。素有热爱历史文化和秦博士卢敖隐居地的中共卢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弘扬,2004年根据老干部咨询团建议成立了卢氏文化研究会,广纳人才,诚邀学者、专家指导,发掘出了远古尊卢氏在此建立方国的史证。据考古发现和《帝王世纪》载:上古燧人氏时代,中国先后有十七个诸侯国参与中央政权,其中第十五个氏族之一的尊卢氏于公元前7700年前在卢氏潘河、沙可一带繁衍生息。公元前2705年,第八代炎帝榆网被黄帝降封于今卢氏县,定名“卢氏古国”,建都于祁村湾村,都城呈长方形,四边均长160米,以土筑墙,墙头设有哨位,残墙至今清晰可见;城东南有高大的君王墓冢。不仅如此,在这里生息繁衍的卢姓先祖,勤劳智慧,还有彪炳史册的三大创世之举:一是发明和发展了原始山地农业,开创了为华夏民族解决衣、食所需的先河;二是发明了陶器,开创了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器生产和陶文化进程,使中华民族告别了石器时代,使人们有了保存火种和生活需要的坚固、耐用器皿;三是发明了“陶币”(亦称“卢币”),开创了人类社会由“以物易物”向“货币交换”过度。所有这些,都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内容。鉴于以上情况,尊卢氏部落首领被推上伏羲氏联盟帝位连任五世,执政九十余年。

为了进一步发掘卢氏文化成果,2013年7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和考古研究所、卢氏县文化研究会主办“2013年中国·卢氏历史文化研讨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科联和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北京第二外语学院、苏州大学及河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等21个单位,70余位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的学者、专家到会,发表研究成果论文33篇,经充分讨论,达成共识,以纪要记入史册。该“纪要”称:(一)、尊卢氏为上古伏羲氏族群重要的氏族和氏族首领,在上古文化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献记载尊卢氏的活动中心在陕西蓝田县,其东界到达豫西的卢氏县,并在这一地域留下了卢氏山等与卢氏相关的一系列地名。卢氏县立于秦置三川郡时期,而非立县于汉武帝元鼎四年置弘农郡时下设的卢氏县;卢氏县得名于卢氏山,而非得名于卢敖。(二)、尊卢氏的后裔卢裔繁衍发展为卢戎,在夏、商、周时代于今卢氏县一带建立卢氏古国,即甲骨文卜辞中所谓的卢方,亦即《尚书·周书·牧誓》所载武王伐纣时帅八国之师中的卢国。卢人一支随太公姜尚伐纣有功,周灭商后就封于山东齐地,在清河一带发展壮大,形成今天中华卢氏主干;一支于春秋时南迁湖北南漳县一带。追根溯源,河南卢氏县应为中华卢氏最早的起源地。(三)、秦博士卢敖既是秦代一位左右时势的著名方士,也是民间传说中得道飞升的仙人,还是卢氏历史上第一位见诸文献记载的历史名人、范阳卢氏的始祖。他是燕人,曾客居于齐,最后隐居并终老于河南卢氏县,史志有载,遗迹犹存,是卢氏县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四、……。该会议发布的文章和纪要,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收入“河南历史与考古研究”丛书《卢氏历史文化研究》一书,于2014年5月出版发行。

为了进一步考证上述发掘、考察、研究成果和认定卢氏县为“中华卢姓祖根地,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主办,河南省卢氏县人民政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承办的“卢氏县为中华卢姓祖根地研究认定会”于2019年7月12日至13日在卢氏县卢氏国际酒店召开。下面是出席会议人员名单。

谷建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

宫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杜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兼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袁义达:中国科学院姓氏文化研究专家,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

王大良:著名姓氏与家谱文化研究专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始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央团校科研部主任、教授。

朱彦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周书灿: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东吴学者。

张新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乔: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研究员,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陈建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唐金培: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河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

与会人员通过参观考察,听取卢氏县人民政府关于卢氏县为中华卢姓祖根申请陈述,经认真研讨,达成共识,并通过会议纪要,宋镇豪作总结讲话,张新斌代表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宣布,认定“卢氏县为中华卢姓祖根地”。至此,纷争多年的中华卢氏祖根地即发祥地,史学界的学者专家终于达成了共识。这是考古、史学界精英和卢姓宗亲特别是卢氏县上下一致努力取得的巨大成果,值得隆重庆贺和载入史册。下面这张照片,是这次会议现场。

中华卢姓的肇姓地——山东长清

《通志·氏祖略》称:古代得姓受氏的办法有32种,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种,一是以国为氏,二是以邑(城市)为氏.“卿大夫立邑,故以邑为氏,崔、卢、鲍、晏、臧、费、柳、杨之类是也。”其中提到的“卢”就是以邑而受氏得姓的。

史书对卢姓来源有明确记载。《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卢氏”部分称:“卢氏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为齐正卿,谥曰敬仲,食采于卢。济北卢县(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部)是也。其后因以为氏。”具体史实是:齐太公姜子牙逝世后,九传至于文公(名吕赤,公元前518年继位),文公名子高,子高的孙傒,以其祖父之名为姓氏,故称高傒。高傒自齐襄公(公元前697年登位)开始,就担任齐国大夫(正卿)。齐襄公因其兄弟公孙无知之乱而被杀。公孙无知篡位不久,为雍廩袭杀。雍廩告诉齐大夫,听从他们“更立公子之当立者”。此前,襄公之孙小白先已逃亡莒国。因他从小“好善大夫高傒”(即与高傒关系十分友好),故在齐大夫议立新君时,高傒与国姓大夫就暗中派人,从莒国召回小白。小白返齐,较其兄公子纠捷足先登,于是“高傒立之,是为桓公”,齐桓公即位(公元前685年)后,既明于用贤才,又诚心倚重老臣,连管仲、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而治齐国。因高傒功高,而封于采邑。高傒遂“食采于卢”,其子孙从而世食卢邑。公元前384年,齐相田和取代姜姓而立为齐君。姜姓子孙因国替家亡,奔走他乡,为表明身份,不忘故国,遂指邑为为,自称卢氏。下面是姜太公和肇姓傒祖画像。

肇姓高傒画像

山东全省卢氏宗亲,发扬尊祖敬宗优良传统,为了更好弘扬卢姓氏文化,积极暮资,在海内外广大卢氏宗亲资助下,筹资1100多万元,占地10余亩,新建了一座仿古建筑殿堂“傒公纪念堂”,前来祭拜傒祖者络绛不绝。下面是傒公纪念堂彩照。

傒公纪念堂

中华卢姓的中兴地——河北范阳

齐相田和取代姜氏为齐君后,卢氏子孙离开卢邑迁徙于北方各地,“散居燕、秦之间”,其中最集中最主要的一支聚居在河北涿县一带定居,世代繁衍,蔚为大族,出现了如秦时博士卢敖和方士卢生等知名人物,其后又屡有学行卓著名世,汉魏以后卓然成为名门望族,故世称范阳卢氏或涿州卢氏。

汉、魏至北朝的三四百年间,卢氏在北方以范阳为中心,发展成为门阀士族,称之为“北州冠族”。特别是在北朝急剧动乱和时局频繁变迁中,这一士族成员凭借优异的才学品行,长期掌握政治权柄,大量卢氏人才广泛参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权力机构。隋唐时期,时局逐步稳定,我国封建社会处在鼎盛时期,卢氏家族继承和弘扬优良的家学渊源和宗族风范,发挥宗族人才的整体优势和群体效应,涌现出大量多方面杰出人才,树起了新的家族声望,被人们誉为北方地位最显赫的四大卓姓之一。据涿州市档案馆2007年5月编印的《二十五史涿州人物传》,从东汉至清代,卢氏为官者有85人。卢植才兼文武,东汉灵帝建宁中(公元168-172年)被征为博士,曾先后任庐江太守和尚书。其孙卢谌才行高洁,娶晋武帝之女荥阳公主,后裔卢渊、卢敏、卢昶、卢尚“四房”后嗣瓜瓞绵绵,造就出众多俊才秀士和达官贤宦。又据宗亲集印的范阳唐宋墓志铭统计,自东汉以来,来河南为官和去世后葬于河南的范阳卢氏先祖有318人,遍布60多个市县,其中有“初唐四杰”卢照邻,中唐“十才子”卢纶、晚唐诗人和“茶圣”卢仝。为怀念中兴祖卢植,涿州宗亲在改革开放后修葺和扩建了卢植墓在其中的范阳卢氏祖祠,并有专人管理。下面是卢植墓及其画像,墓前的汉白玉碑由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亲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