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体化办学新举措(完善一体化办学)

身处远离市区、山清水秀的怀柔,能够享受来自北京一零一中学、中关村一小、五一小学、明天幼稚集团等市区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年来,北京市怀柔区教育两委大力推进“一体化办学”,海淀、东城、西城的名校纷纷入驻怀柔区。丰富的办学经验、优秀的教师群体,为怀柔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促进怀柔教育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学校一体化办学新举措(完善一体化办学)(1)

明天幼稚集团怀柔分园的孩子在做游戏

学校一体化办学新举措(完善一体化办学)(2)

一零一中怀柔分校学生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

学校一体化办学新举措(完善一体化办学)(3)

中关村一小教育集团导师引领工程

■区域经验

举措有力 强化管理 名校扎根怀柔

  让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是怀柔教育人的不懈追求。近年来,怀柔区积极引进海淀区、东城区和西城区等市区优质教育资源,扎实推进中小幼的一体化办学工作和海怀一体化教研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典型经验。

  引进名校的力度大。现有实施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学校(单位)达到8家,北京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北京府学胡同小学怀柔分校、五一小学怀柔分校、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北京实验二小怀柔分校、十一学校九渡河学校、北京明天幼稚集团怀柔分园。怀柔区教科研中心还与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一体化教研。

  分校布局兼顾优质均衡。目前引进的一体化办学名校涉及中学1所,小学5所,幼儿园1所,同时兼顾教研单位。这些名校分校广泛分布在怀柔区的城区、平原和科学城,覆盖面广,百姓普受益。一体化办学管理和服务机制健全。分校办学标准和要求要向总校看齐,分校、总校步调一致,统一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质量检测、教学评估。下放办学自主权,分校选人用人自主、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干部教师选聘自主。推进“管家式服务”,业务科室每周固定时间下校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协助解决等。

  在实践中完善,在改革中发展,怀柔区的一体化办学取得了良好成效。

  学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学校管理更加注重精细化,各校大胆改革,结合本地实际,与总校管理机构努力做到一一对应。各分校办学效益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中高考成绩、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多次获国家、市级奖励。

  教师整体素质实现质的飞跃。分校教师通过与总校教师线上线下高频互动,在总校的指导下,挖掘当地资源,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任务,课程开发能力有了整体性提高。各分校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也有了积极的转变,能够尊重学生学习与成长特点,站在学生视角处理教育问题。各校市级、区级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在市区级作课引领的教师骨干数量增加,频频获奖。

  学生综合素养不断加强。邀请知名科学家进课堂,举办科技节,开发智能设计、创意编程、机器人等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开展校际学生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校园艺术、科技、文化等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接到总校交流学习,据不完全统计,怀柔校区的中学生已有55名到总校“留学”,与总校学生一起生活学习。家长满意率普遍有所提高,直接促进了生源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

■典型学校

北京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聚集优质资源 提升教育品质

  北京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贯彻“生态·智慧”教育理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学校特色课程,建立和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治理体系,把学校打造成学生的生活场、思维场、情感场和生命场。

  高峰带动高原,深度融合。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充分保障了怀柔校区在管理智慧、创新资源、优秀师资、培优机会等方面与总校共享。

  加强课程建设,助力学校特色发展。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课程,探索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利用校内外资源打造优质选修课程,引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优质科教资源,开设“科学素养起航”“科学素养大师”等课程。

  贯彻“生态·智慧”理念,探索学生成长方式。学校利用全寄宿制优势,挖掘学生自治潜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强基固本,实现质量提升。学校坚持“守正出新”,修炼内功,提升师德师能,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时效;坚持“年级统筹、双线发力”的管理原则,落实初、高中教学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

  脚踏实地,追梦未来。未来,一零一中怀柔校区将一如既往地以“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立足怀柔,融入总校,紧跟海淀,坚守“建中国基础教育名校,助力怀柔科学城发展”初心不改变,上下凝心聚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关村第一小学怀柔分校:深度一体化 助推学校内涵式发展

  在总校的指导下,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积极落实本校办学理念、共同愿景、培养目标,促进内涵式发展。

  变革文化,实现管理内涵发展。敞开心扉,带领干部团队发展。总校德育干部团队、教学干部团队、科技教育团队、艺术教育团队等,都与怀柔分校相对应领域的干部形成学习共同体。价值引领,培养干部核心素养。调整职权配置,实行网状管理,包括课程与教学中心、学生成长服务中心、资源管理中心等横向相互合作。通过干部流动式管理,融洽干群关系。

  教研牵引,聚焦课堂内涵发展。精神引领,实现价值观认同。成立塔式成长营,通过专家引领、名师帮扶、平台搭建等方式促进骨干、青年教师的发展。标准输出,实现质量观认同。实现跨校区教研、跨学科融合、课程同步、课题同步、文化同步、资源同步、管理同步,进而达到优势互补、促优提质。研训联动,实现专业度认同。教研经历了“带着干”-“帮着干”-“一起干”-“自主干”的过程,落实了主动适应、自主发展、自我超越的办学理念。

  着眼学生,丰富课程内涵发展。“葵园有约”课程,播下科学种子。以科技立校,牵手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开展了“葵园有约,大咖课程”系列活动。艺术课程资源为“葵娃”带来全新体验。学校围绕体育、科技、艺术三大特色,开设特色课程60多项。

五一小学怀柔分校:打造智慧平台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五一小学怀柔分校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为手段,抓实常态七环节“备—教—辅—批—研—评—思”的过程管理,打造“民主、对话、生成”的智慧课堂,激发全学科潜在活力,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五一小学教育集团拥有大量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经验,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更高效地利用起来,建立起区与区、校与校之间的资源互补、共建共享机制,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五一小学怀柔分校给出的答案是:打造智慧教育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

  发挥一体化优势,为总校、分校教育优质均衡提供硬件支撑。五一小学怀柔分校稳步推进校园硬件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校园办学条件。建设科技馆、风筝坊等学生活动空间,打造高标准远程教室一间,信息技术教室两间,多媒体设备全面铺设,四至六年级智慧黑板全覆盖。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为教师电脑加装固态硬盘,提升响应速度。

  软硬件相互配合,提升校园硬件设施使用率与实效性。五一小学怀柔分校引进领先智慧教育平台“ClassIn”。目前全校多媒体设施以及教师个人设备已实现全覆盖。开展“ClassIn”系列培训多次,借助软件优势打通总校与分校线上线下交流、跨空间教学。开展“双师课堂”总校、分校系列研究课。承办怀柔区信息化教学试点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北京明天幼稚集团怀柔分园:不负重托 在“造血”上下硬功夫

  “授鱼不如授渔,输血不如造血”。合作三年来,北京明天幼稚集团不负使命与重托,不图一时之功,在“造血”上下硬功夫。

  文化塑园,人人成为幸福明天的建设者、创造者。达成文化共识。分园以继承、创新、发展作为园所持续发展与特色建设的思路,将原“民间、乡土、田园”特色升级为“生态田园特色”。深化文化育人,将求真、立美、至善的“明天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管理行为与教育行为上。文化赋能,助力教师建立心脑手模型,带领干部教师走出舒适区,建立成长型思维。

  坚持队伍强园,将党的建设与人的发展相结合,提升胜任力。党建强基,夯实生命红色基底。制度保障,提升园所治理硬实力,将“依法治教、依法办园”的理念渗透到制度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分层培养,提升职业胜任力。营造尊重、和谐、支持的园所氛围;调动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严管干部,厚爱老师。借势借智借力,促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深化研究立园,课程与课题双轨并进,生态教育促师幼幸福成长。构建“三个态”,明确课程建设主思路:营造尊重、和谐、富有支持性的良好教育生态;引发幼儿灵动、鲜活的生命样态;激发幼儿真实生动的游戏状态。促进双发展,课程建设起实效,幼儿从“爱玩、会玩、到“慧玩”;教师从“会研”到“乐研”。

 (文/甄酉川;图:学校提供;来源:现代教育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