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子中山装(漫话中山装)

近年来,上网打开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网页浏览广告中送给爷爷老爸的礼物都是一套笔挺面阔的中山装,以将军呢、全毛呢等面料为主的各种款式比比皆是。

骄子中山装(漫话中山装)(1)

中山装

中山装是男士服装的一种,胸前有两个带盖子的口袋,这套平常易见的服装得名显赫,百年不衰。中山装从孙中山先生倡导穿着跨越一个多世纪,至今仍以国服自居占领着中国服装市场,历经几辈人穿着延续着它的生命。

从工作岗位退休后在网上买了一套藏蓝色的将军呢和一套藏青色的全毛呢中山装。洋洋得意地穿着中山服光临婚礼,走亲访友,引来刮目相看,议论纷纷。

中山装又称中山服。中山装是国人推崇的礼服,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利益。从衣领到纽扣,从口袋到袖口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着特殊含义。

脖颈衣领为翻转封闭式,风纪扣紧密相压,犹如两扇大门关闭,显示严谨治国理念;胸前门襟5颗纽扣代表着“五权”分立,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4个明都代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左右袖口3颗纽扣代表“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权以及“共和理念”,即平等、自由、博爱;两个上兜山字形“笔甲盖”代表有文化的知识分子,象征崇文兴教,寓意以文治国;后脊背面料无开衩缝,表示国家领土完整、和平统一之大义,彰显了民族自尊和自豪。

改革开放前,中山装面料材质、分类、品牌与现在的中山装面料是无法比拟。记得上初中时,常见男老师讲课时经常身着中山装,领子上贴着雪白的领条,成为脖颈一道显著分界线。

1973年在市第四中学上高中时,一名同学身穿一套灰色涤卡中山装走进教室,大家的目光立刻聚焦在他的身上,没过多久这位同学就不穿了,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知道洗后挂在宿舍被人偷走了。当时我为同学那一套中山装被偷而深感惋惜。有一次晚上在学校看电视,从新闻联播视频中看见周恩来总理接见外国友人常穿一套银灰色的中山装魁梧英俊,确有才貌双全之感。

史书记载,北京解放后,为了接见外宾和出席会议所需,周恩来去做中山装,服装店向他推荐了英国呢料、澳大利亚毛料等各色外国布料,周恩来却说:“我要中国料子,无论毛料布料都要国产的。”这次他做了一套青藏色毛呢中山装和一套灰色平纹布中山装。为了保持中山装整洁、挺括,周恩来准备了专用袖套,办公就套在胳膊上,以此保护臂肘不让中山装磨损。天长日久中山装磨损磨破,就去织补。

中山装穿旧了,会客前就把它重新熨烫一遍,从而保持中山装整洁、挺括。特别是由于周恩来浓眉大眼,身材得体,挺拔大度的仪容举止,身着中山装立即展示出大国总理潇洒帅气魅力无比的风度,为世界各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影响,周恩来穿着中山装的形象世世代代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骄子中山装(漫话中山装)(2)

周总理

党和国家领导人穿中山装给“40”后和“50” 、“60”后的印象是有底气,有后盾。有一年国庆节,从电视中看到柬埔寨国王西哈努亲王也穿中山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与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欢度节日。

中山装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一直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和国人的喜爱,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也纷纷效仿,黑、蓝、灰色中山装在全国风靡一个时代,统领全国男士服装潮流。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中山装流行达到鼎盛时期,大街小巷穿着中山装的男士随处可见,中山装在民间被称官服。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国庆大阅兵活动中,历届国家领导人都身着中山装,他们挺胸昂首的魁梧姿态闪亮登上天安门城楼,为世界所注目,即展示了中华民族复兴强盛的国威,也发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信息,同时召唤传承中山装独特的文化精髓,牢记穿着中山装具有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恪守礼义廉耻的重大意义。

曾记得有媒体反映某会议召开之前通知参会人员要统一穿着正装的新闻,九十年代之后所谓的正式服装就是西装。有一位老同志着中山装出席会议时被拒之门外,恰巧碰到会议主持领导方解其围,否则,这位老同志可能真要打车回家。穿着中山装历经波折,在我们这一辈的脑海里落下了永不消逝的影子。

中山装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一直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和国人的喜爱,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也纷纷效仿,黑、蓝、灰色中山装在全国风靡一个时代,统领全国男士服装潮流。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中山装流行达到鼎盛时期,大街小巷穿着中山装的男士随处可见,中山装在民间被称官服。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国庆大阅兵活动中,历届国家领导人都身着中山装,他们挺胸昂首的魁梧姿态闪亮登上天安门城楼,为世界所注目,即展示了中华民族复兴强盛的国威,也发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信息,同时召唤传承中山装独特的文化精髓,牢记穿着中山装具有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恪守礼义廉耻的重大意义。

中山装虽然好看,穿着体面大方。但需要身材挺拔的人穿着才使得人赏心悦目。反之身材不得体,穿着中山装,远远看去,上胸两个兜皱褶,下摆两个兜悬挂反而让人失望。老舍在《四世同堂》写道:“他极大胆地穿上了一套中山装!”著名作家王西彦在小说《夜宴》中寥寥数语点出“今天大概是由于出席宴会,他郑重其事地穿起一套黑哔叽中山装。”作家对穿着中山装点缀出毕恭毕敬的样子。

1929年国民党宪法规定,高等文官宣誓就职一律身穿中山装,以示遵奉孙中山制定的宪法。国共合作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和蒋介石身着中山装合影留念的照片至今光彩夺目堪称一绝,成为历史佐证。中山装在西方被称之为“毛装”,是因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各项活动中都穿着中山装,他们引领穿着中山装半个多世纪,中山装被称之为“毛装”,并被国人所接纳。

如今网上点击“毛装”立即会出现中山装的图片。改革开放40多年来,各级领导和年轻人穿着多以西装为主,以适应国门开放大趋势所需,但中山装在服装领域还是有一席之地,中山装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反映的是我们国家在一个时代的执政理念和风格。

中山装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件传统服装,处在新时代,我们这一辈难以忘记中山装,世世代代会有人穿着中山装,铭记中山装,传承中山装。

骄子中山装(漫话中山装)(3)

作者系石嘴山市科技局退休干部耿万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