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

为写一系列女真文章,读女真史,必然要读到宋朝洪皓写的《松漠纪闻》。洪皓写的《容斋随笔》相对更出名一些。

洪皓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从建炎三年(1129年)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到绍兴十三年(1143年)归宋,把自己在金国见闻写成《松漠纪闻》。因受秦桧排挤,在他去世和秦桧死亡后,该书才得以出版,极具史料价值。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1)

1.先说洪皓这个人,有骨气,有智识。同样在金国呆过,也同样接触金国的核心政治人物,秦桧就写不出《松漠纪闻》这样的好书来。

洪皓出使金国时,金兵正大举南侵,气焰十分嚣张,不肯接受和谈。到金兀术南侵兵败,改立刘豫建伪齐,又派秦桧南归之后,才在西京云中(大同)由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粘罕)接见洪皓。洪皓拒降,被完颜宗翰流放到遥远的冷山。副使龚王寿则投降伪齐。

冷山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北,距上京(黑龙江阿城)一百来里。其地气候苦寒,人户稀少,穴地而居,是女真贵族的家族驻地。洪皓在冷山生活凄苦,但与当地女真人真情交往。他在桦树皮上默写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教授女真子弟,这是有名的“桦叶四书”

金国陈王完颜希尹(谷神)要洪皓献进攻四川的计策,洪皓警告他不要轻启战端玩火自焚。完颜希尹大怒欲杀洪皓。洪皓毫不畏惧,完颜希尹敬他是好汉,以礼相待,请他教自己的八个儿子读书学汉文。完颜希尹就是创造女真文的人,他协助金熙宗制定礼仪、制度,经常与洪皓谋议。洪皓十分熟悉汉家的典章制度,对完颜希尹的改革影响很大。可以讲,金熙宗能够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并能大胆引用汉法推动金国施行中央集权统治,提高女真的汉化水平,与洪皓有很大关系。

后来完颜宗弼(兀术)杀害了主张与宋朝讲和的完颜昌(挞懒)、完颜希尹等人,但放过了洪皓。 此后,洪皓接济过囚于五国城(在今黑龙江省东北角)的徽、钦二帝,救助沦为奴隶的皇亲赵伯璘夫妇,名臣范镇的孙子,大将刘光世的女儿等。

绍兴十三年(1143年),金熙宗喜得贵子,大赦天下,允许宋朝使者回归。洪皓刚走,金熙宗就后悔了,认为纵虎归山,派人去追没追上。洪皓回到南宋后,最初宋高宗赵构对待他非常好,把他赞誉为“苏武”。

洪皓去拜见宰相秦桧,因说话直率得罪了秦桧。洪皓知道秦桧的不少底细:例如秦桧曾随完颜宗翰围攻宋朝楚州,替金人起草过劝降檄文,洪皓曾听当时随军的室捻谈过。有一次故意对秦桧说:“还记得室捻这个人吗?我回国时,他托我向你问好。”秦桧变了脸色,接着怂恿宋高宗将洪皓贬出京城。

此后洪皓就在各地颠沛,当他六十多岁被贬到英州(今广东英德),在翻越大庾岭时,内心忧愤,写下《过曹溪》:

六十之年入瘴乡,灵台未了热非常;

锡泉一饮根尘净,重到清凉礼梵王。

半世拘囚愧牧羊,生还四载却投荒;

危机未履已如此,欲效前贤问上苍。

清代编修的《四库全书》,评价洪皓的《松漠纪闻》比较可信,认为有以下两条原因:“皓所居冷山去金上京会宁府才百里”, “又尝为陈王延教其子,故于金事言之颇详”,就是说洪皓居于金国政治中心附近。又和政治核心人物交往,理应掌握不少真材实料。所以结论是:“盖以其身在金庭,故所纪虽真赝相参,究非凿空妄说者比也。”

2.讲了这么一段开头,才要谈到今天的正题。关于《松漠纪闻》渤海国的记载的解释的可信度问题。

唐圣历元年(698年),牡丹江流域的粟末靺鞨民族生活在肃慎故地,其首领大祚荣以“震”为名,建立地方政权,并最终决定归附唐朝。先天二年(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自此这个地方政权去“靺鞨”号,正式以“渤海”为国号,唐朝和渤海国之间确立了正式的宗蕃关系,开始了频繁的外交往来。

渤海国以今牡丹江、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流域为中心,控制我国大部分东北地区、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和朝鲜北部地区,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其地南接新罗,西南入大唐,西临契丹,西北濒室韦,东北至黑水靺鞨,隔海与毛人(虾夷)、日本相望。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2)

唐代藩属渤海国地图

按:此图选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被指有以下问题:(1)该图时间为820年(大仁秀时期),但根据唐代张建章《渤海记》这不是渤海国政区最完整时期(应为831-835年大彝震时期);(2)一级政区边界考古、文献不足;(3)一些地名考证已有变化。仅供参考。

渤海国历经十五代国王,延续二百二十九年(698-926年),热衷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在第十一代国王大彝震时期(830-857年)达到鼎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海东文明”,被誉 “海东盛国”。渤海国以农耕和渔猎为主要生存方式,保持了骁勇善射的风习,在大唐的文化辐射圈里学习中原文化的过程中,接受了儒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水平。

渤海国的前王去世新王继位需要报知唐王朝,称为“告哀”,并请求唐王朝进行册封,唐王朝需要遣使至渤海国进行吊祭前王和册封新王,新王在接受唐王朝册封之后方可算正式继位。此外,新王在接受册封之后也要遣使至唐王朝进行“谢恩”。

“渤海制度,王之子长曰副王,诸子曰王子,入朝于唐。” 渤海国与中原交通有两条要道,其中长岭——营州道因契丹和突厥的隔绝在安史之乱后就阻塞不通。渤海国朝贡唐朝主要经过鸭渌——朝贡道,即从西京鸭渌府至都里镇(辽宁旅顺),横渡乌湖海(渤海海峡),在登州(山东蓬莱)登岸,通过北海(山东潍坊)和青州(山东益都)转至长安。一路跋山涉水,舟车交替,充满艰辛。有一位渤海王子曾入学唐朝国子监,与时任(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年)国子助教的晚唐诗人温庭筠相交甚厚,其归国时,温庭筠赋《送渤海王子归国》诗送行: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渤海国民族的尚武精神逐渐淡化,以崇文为主,其中后期汉语成为渤海民族的通用语言,被誉为“小中华”。

渤海国境内人民囊括了白山靺鞨、高句丽、汉、契丹、室韦、奚、达姑、扶余、沃沮、秽貊、突厥、九姓杂胡等种族和部族。其中靺鞨源自肃慎,高句丽源自秽貊,契丹、奚、室韦源自鲜卑,回纥、九姓杂胡源自古突厥,汉人源自华夏。

渤海国末王大諲撰( 曾受吴越国钱镠册封)时期,渤海门户扶余府被契丹军队攻陷,上京龙泉府被困,大諲撰素服出降,渤海国灭亡。

天显元年(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将渤海国更名“东丹国”,取东部契丹之意,龙泉府更名为天福城,任命嫡长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称“人皇王”,耶律倍改元东丹国甘露元年。

东丹国王耶律倍亲近中原文明,有文学才华,精通音律,善画本国人物和马。辽太祖让次子耶律德光继承大统,是为辽太宗,引起了耶律倍的恐慌和怨恨。东丹国甘露五年(930年),耶律倍的《乐田园诗》传至后唐,后唐秘密遣使招抚。据洪皓《松漠纪闻》记载:“阿保机长子东丹王……尝赋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当乡人,从此投外国’。”两山相压就是“出”字。耶律倍带着书画乘筏子从海上投奔后唐明宗,被赐姓名李赞华。六年后,在后唐内乱中被废帝杀死,归葬辽西显陵,谥“让皇帝”。他的《骑射图》、《千鹿图》、《猎雪骑》等被收入北宋秘府。

东丹国甘露三年(928年),辽太祖天显三年,辽国为遏制渤海国遗民在海东故地的反辽行为,强行将东丹国南迁。渤海国宫殿、宗庙和官署皆毁成废墟,众多珍贵文献随之烟消云散。

3.渤海国灭亡二百多年后,洪皓出使金国,记录了一些渤海国轶事。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3)

有一条经常被学者引用:

渤海国去燕京、女真所部皆千五百里,以石累城足,东并海。其王旧以大为姓,右姓曰高、张、杨、窦、乌、李,不过数种。部曲、奴婢无姓者,皆从其主。妇人皆悍妒,大氏与他姓相结为十姊妹,迭几(稽)查其夫,不容侧室。及他游,闻则必谋寘(置)毒,死其所爱。一夫有所犯而妻不之觉者,九人则群聚而诟之,争以忌嫉相夸。故契丹、女真诸国皆有女倡,而其良人皆有小妇、侍婢,唯渤海无之。男子多智谋,骁勇出他国右,至有“三人渤海当一虎”之语。

据此,一般评说渤海国婚姻制度中,女性性格强悍善妒,地位较高,男性骁勇多智,施行一夫一妻制。

初时,我也认为这段话说得很对,但细究起来,觉得不是那么简单。首先,说的是大氏之妇。渤海国王族姓“大”,显然这指的是王室女性。其次,大氏与他姓结成“捉奸小分队”,所谓他姓是渤海国的“右姓”(高门大姓),也不过高、张、杨、窦、乌、李几家,显系大臣、勋贵之属。这样算来,此条应系指渤海国上层人物。再次,这些妇人寻机毒杀男性的外室而不能惩罚丈夫,显系仰仗自己皇族或高官家世背景所为。我们知道,这个层次的婚姻一般都是政治婚姻。渤海国男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男人一样容易犯“都会犯的错误”,假使女方毫无家世背景,能把他们怎么样?所以,凡事不可深思,细思必有不解。

根据洪皓的人品,断然不会无缘无故捏造一段故事,必然有所传闻才有记录。可惜渤海国文献星散,难有佐证。我们只好把目光放到墓葬发掘上,看是否能支持渤海国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模式。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4)

渤海国墓葬分布图

根据1949年到1995年间对数百座渤海国墓葬的发掘统计,有支持一夫一妻制的夫妻合葬墓穴(最有名的是贞孝公主墓和贞惠公主墓),但也有一些墓葬是不能明确支持的。渤海墓葬有单人葬、二人葬、多人葬和二次葬,而且大多数墓葬都在2人以上,最多的有16人。由于墓葬多有盗扰,不是每座墓葬情况都很清晰。仅举一例。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5)

综合考量,不管一次葬还是二次葬,两人葬一般可确定为一男一女合葬,符合一夫一妻制标准,且男性地位稍高,但男女地位差别不甚悬殊。但是,单人葬要多于二人葬(我没把表放全),还有那些多人葬中的陪葬者身份怎么辨析呢?因为这些陪葬者没有砍伤和捆绑痕迹,应该不是或很少有殉葬(个别墓葬骨架摆放方式使人怀疑是有殉葬行为的)。陪葬者男女老少都有,有一点可能是家族合葬(死亡年龄差异太大,不全是老人,使人存疑);但有些陪葬者骨殖明显是堆葬(死后假埋于他处土中,待皮肉尽去后收拾骨殖再次埋进墓穴陪葬),这样解释为家族合葬就很勉强,它破坏了家族成员平等的观念,只能推断是一些奴婢或终生依附于家主的无姓部曲(私兵或家仆)死后被主家要求陪葬。这些墓葬中的主、婢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无解。

因为有洪皓那条记录,专家全倾向于向一夫一妻制结论靠拢,但又不能否认这些贯穿渤海国始终的墓葬也有北沃沮、靺鞨甚至高句丽等人种的葬俗。

我以为,渤海国是多民族国家,其王室和上层统治集团有夫妻合葬习俗;因高背景的女性强悍,至少表面上维持着一夫一妻制。但是,不能排除那些比较落后的部族仍保持着复杂的夫妻葬制,因而也可能存在不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情况。

我说表面上维持着一夫一妻制也是有缘由的。据《隋书·靺鞨传》记载: “其俗淫而妒,其妻外淫,有人告其夫,其夫辄杀妻,杀而后悔,必杀告者,由是奸淫之事终不发扬。”可见这种比较牢固的一夫一妻制关系是怎么来的。一般男人都能杀(淫)妻,何来制约男性的性自由?只不过整个社会都对真实的两性关系适当相互掩盖而已。客观讲,这种一夫一妻制是为保住家庭财产不被外人分走,和某些游牧民族的收继制婚姻的经济本质相同,真实的两性婚姻关系仍未可知。

因我还有民俗学佐证,西南一些极偏远地区少数民族流行复杂的多夫多妻制,而且越穷越要多娶或多嫁,原因不仅仅为了传宗接代,更重要的是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多一个人能多一份劳动力。只有社会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支撑起一夫一妻制的场子,但是离婚率又这么高……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6)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7)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8)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9)

之所以产生这种与主流认识不符的观点,其实还是与洪皓有关。《松漠纪闻》写到,“黄头女真者,皆山居,号‘合苏馆女真’。”经学者辨析,黄头女真提法是洪皓孤证,《唐书》、《辽史》中都只提到黄头室韦;另外“合苏馆女真”(曷苏馆女真)是和黄头室韦并列的族群,不是一回事。洪皓把书籍命名为《纪闻》是有道理的,因为主要记述的是听说的事。所以敬重作者人品,不意味着要盲从其观点。

4.我们下面就说两位公主的墓葬。

贞惠和贞孝公主都是文王大钦茂(第三代君主,曾协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在位时间737-797年)之女,二人年龄相差 19 岁,安葬时间相隔 12 年。

渤海国宝历四年四月十四日乙未(777年),贞惠公主逝于外地,终年40 岁。宝历七年(780年)冬十一月二十四日,公主葬于珍陵的西原。1949年,《贞惠公主墓碑》出土于吉林省敦化市六顶山,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大兴五十六年夏六月十九日壬辰(792年),贞孝公主死于外地,同年冬十一月二十八日已卯,葬于染谷西原。1980年,《贞孝公主墓志》出土于吉林省和龙县西龙头山,现藏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10)

根据墓志文字可知,贞惠公主是大钦茂的第二女,贞孝公主是其第四女,二人同样经历了青年丧偶,稚子夭折的痛苦,都被赞为守节不移的忠贞典范。

《贞惠公主墓志》和《贞孝公主墓志》仅有五行内容不同,可以互相参照。我们不考据其内容,主要看看这两篇墓志铭体现出的渤海国王族高度汉化的水平。下面就以《贞孝公主墓志》为例。

《贞孝公主墓志》内容反映了渤海人对王化和妇德的重视,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其中运用的大量汉语词汇均来自中国典籍。简单举例如下:“王化”见于《毛诗·序》;“自天佑之”出自《周易·系词上》;“威如之吉”出自《周易·大有》;“琴瑟之和”引自《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荪蕙之馥”来自屈原《离骚》和曹植《与杨祖德书》;“动响环珮”和“留情组训”语出《礼记》和引自《诗经•鄘风•柏舟》;“衔杞妇之哀凄”用杞梁之妻的典故,见《列女传•贞顺》;其他大量征引的文学典故,涉及到“六经”中《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诸子散文中的《论语》、《孟子》,史传文学中的《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刘向著的《列女传》和《列仙传》等作品。不但引用古文,还有时文,墓志中的“长途未半”与唐朝诗人卢照邻《春霖赋》“长途未半”之句相同;“萧楼之上韵调双凤之声”脱胎于唐朝诗人卢藏用《奉和幸安乐公主应制诗》的“萧楼韵逐凤凰吟”句;“镜台之中,舞状两鸾之影”与唐朝诗人杨炯《和崔司空伤姬》中“鸾销珠镜前”和“愁看玉镜台”之句相似。

在墓志中公主被塑造成妇德典范,对女性才学容貌和贞顺品德的赞美贯穿整篇。两位公主均为夫守节,她们的谥号中都有“贞”字,可见当时渤海国对于女性守节持有肯定态度。并且从《尚书》和《左传》中的帝女和王姬下嫁说起,点明公主的身份和具备的美德。这说明渤海国上层社会深受儒家的婚姻伦理的影响。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11)

在贞孝公主墓中,壁画存在于甬道以及墓室的三面,东、西、北都有相关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较为相似,面庞丰腴、着圆领袍,穿靴或麻鞋,腰束革带,在这些彩绘人物大多形体硕胖,笔触圆熟,和当时唐朝的文化艺术的表现是十分一致。壁画中的人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女性形象,面部丰腴;另一类是武士形象,体态壮硕。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12)

5.到了唐朝末年,渤海国文化和汉化水平已达到最高峰。以龙泉府为中心的粟末靺鞨贵族和右姓大族全面接受了唐朝文化的影响,而边远部族仍然未曾开化。虽对外都号称是渤海人,其内部的文化发展是不均衡的。这种民族构成和文化分层必将在国家解体后带来大的分崩离析。于是在渤海国都城陷落,政权瓦解之后,渤海民族的地域属性被打破,民族内部因遗民的不同归向而发生巨大变化,渤海人发生重大分化。一部分渤海人投奔高丽,以后融入于高丽族中;一部分留居故地与女真人杂居,以后融入于女真族中;大部分则迁居辽宁、内蒙,于辽金史籍称为渤海族,以后融入于汉族之中。

辽金时期,渤海遗裔利用文化优势成为推动契丹和女真民族汉化的主力。

大部分渤海遗民接受了辽国的统治。渤海国接受中原文明的影响,成为以农耕和手工业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定居者。而辽国以粗暴的方式毁城迁民,从根本上摧毁了它的历史和文明。在接受契丹统治的各民族中,渤海遗民地位最低。十世纪中期,渤海遗裔乌氏在牡丹江下游建立定安国,定都兀惹城,长期进行反辽斗争。他们曾与北宋政权接触,计划联合反击辽国。

辽朝统治者为稳定渤海政局,一方面武力镇压渤海遗裔的军事起义,另一方面拉拢渤海王族和右姓,与渤海王室后裔成员不断通婚,消弭其反抗精神,许多渤海女子成为辽朝皇室成员。据《辽史》记载:东丹人皇王耶律倍王妃大氏,生有平王耶律隆先;辽景宗渤海裔妃子,生女淑哥;辽圣宗后妃大氏,生有临海公主长寿;辽天祚帝文妃大氏,生有蜀国公主和晋王敖卢斡。

大瑟瑟是渤海王族后裔,赐姓萧氏,小字瑟瑟,是辽代亡国之君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后妃,封为文妃。大瑟瑟姐妹三人皆嫁到耶律家族。

大瑟瑟是汉化极深的渤海族女子,性情聪慧闲雅,稳重少言,工文墨,善歌诗,熟通汉文。满腹才情,却生逢庸主;忠心直谏,落得丧子殒身的悲惨结局。

大瑟瑟有敏锐的政治眼光。辽国末年,王朝已现败相,君王醉心游猎,权臣把持朝纲,国土屡陷敌手,百姓离心离德。当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雄心勃勃攻打宁江州之时,她的丈夫天祚帝正在秋山围猎。忧心忡忡的大瑟瑟曾以诗劝谏君王,今存《讽谏诗》和《咏史诗》,见《辽史本传》。

《讽谏歌》诗云: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强邻。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另一首《咏史诗》的思想情感与《讽谏歌》一致,诗云:

丞相朝来剑佩鸣,千官侧目寂无声。养成外患嗟何及,祸尽忠臣罚不明。亲戚并连藩屏位,私门潜蓄爪牙兵。可怜昔代秦天子,犹向空中望太平。

可惜大瑟瑟讲到秦国的亡国教训何其惨烈,而辽国最终仍然重蹈覆辙。保大元年(1121年),大瑟瑟和儿子晋王被诬陷赐死。辽国天祚帝则被金国俘虏,与宋徽宗赵佶见过面,聊过天,在金人护卫监视下曾经同床一夜,结局都很凄惨。

而在金国,女真贵族与渤海世家的关系时有变化。金国建国初期,汉化程度较高并在辽朝做官的渤海世家最早归顺女真。他们在政治上具有优越地位。由辽入金的渤海裔文官,在建国之初起到了重要作用。渤海人杨朴早期登辽进士第,谙熟汉族和契丹制度。他建议完颜阿骨打称帝,以“金”为国号,协助制订金国的礼仪制度。

据说女真民族的发祥地有水产金之说,且“金”能克铁,而“辽”有镔铁之意,以“金”为国号,寓意深远,既有人杰地灵之内蕴,亦有克辽致胜的理想。

金世宗是女真与渤海联姻的后代,在其后期由于渤海世家卷入皇位之争,受到打压。金章宗时期,渤海世家与皇室的关系跌入低谷,渤海后裔逐渐没落。

渤海民族起于渤海国时期,迄于金末,经过辽金时期,依然维系着本民族特征。但随着遗裔迁徙和民族融合,渤海民族最终失去了靺鞨人的特点,其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与汉人无异,在元代被纳入“汉人八种”之一。

陶宗仪《辍耕录》卷一姓氏条有汉人八种:“曰契丹,曰高丽,曰女直,曰竹因歹,曰术里阔歹,曰竹温,曰竹亦歹,曰渤海。”渤海遗族到元代时就与汉族完全同化,不能分辨。元代不少契丹、高丽、女真人也多同化于汉族,以汉人称之。渤海民族与汉族融合,它的名称自此被人们遗忘。

6.历史文献能发掘出的资料很有限,但丰富的渤海国考古又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发现,可以作为对渤海国民俗的补充。资举两例。

渤海国人所饲养的家畜中有狗。在古代很多地区,狗不是用来食用的,是看家护院、辅助狩猎用的。渤海人养狗的目的却似乎不是这样,如在俄罗斯新戈尔杰耶夫斯克遗址中发现的狗骨占全部畜骨总数的7.1%,把狗作为看家护院之用这个比例太高。曾报道在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2号城址一处就出土了属于246只狗的860块狗骨,占出土家畜骨总量的25.8%。这些狗骨都属于未成年个体和成年个体,并未发现有老年个体,说明这些狗很有可能是被人宰杀的。寒冷地带宰杀狗的目的除食用之外,还可以把狗皮当作很好的御寒材料。

在俄罗斯远东阿波里科索沃渤海遗址中曾发掘的狗头骨显示是用来祭祀神灵的。因此,这证明了渤海人喜欢吃狗肉。渤海国灭亡时,有十几万遗民逃到了当时的高丽(包括末王大諲撰的世子),也可能在这一个过程中渤海移民把喜食狗肉的习惯传播到高丽,进而形成朝鲜族喜食狗肉的习俗。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13)

渤海人在用鱼钩捕鱼时,会先进到像现代一些钓手一样在水里放一条假鱼做诱饵。这种工具一般选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骨器或贝壳等材质制成,通常会做成鱼的形状,使鱼错认为同类,从而降低鱼类警惕性。在黑龙江省海林县二道河子镇细鳞河渤海遗址出土过一个骨质诱鱼器,长 8厘米、最宽处1.5厘米,略有纹理,通体打磨得比较光滑,头上部有一个钻孔,为鱼眼,背部和腹部又钻有 4 孔,应当是为了拴鱼线的,整体看起来,十分像当地产的冷水细鳞鱼。这种鱼形器也许和鱼钩搭配一起用,如果大鱼咬住它所看到的诱鱼器就会被钓起;也许放置在水里,仅为吸引鱼类,然后再用其他工具如鱼叉等获取鱼类。

1930年,俄罗斯人曾观察到外贝加尔埃温基人用这种骨制鱼形器叉鱼。并观察到使用方法。冬天,埃温基人在河的冰面上搭设小型桦树皮帐篷,帐篷建在冰窟窿上,冰窟窿的直径是帐篷的四分之三或二分之一。帐篷内是昏暗的,目的是不让鱼从水中看见亮光。鱼形器的腹部穿孔系上破布头,代替鱼的腹鳍,背部穿孔系上绳索,绳索穿过一块木板后,拴于短木棍上。在冰面上将短木棍固定好,再把鱼形器放入水中,在冰窟窿周围设置好鱼叉。晃动木板,让鱼形器游动。当真鱼游来时,用最近的鱼叉击刺。

渤海考古(读洪皓松漠纪闻)(14)

两条考古记录说明渤海国当时的社会生活是丰富的,并不像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约,而且影响力也很深远。

最后回到洪皓的《松漠纪闻》。由于时代进步,过去很多文献记载其实都能找到考古资料去验证,只是这种工作都做得零零碎碎。也许有一天,有人能够利用全方位的考古资料去重构《松漠纪闻》等一批边疆史料,复原东北亚先民的生活场景,我们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