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大姐创业之路(轮椅上的创业之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沙兆华 通讯员 易思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位于道县五福村的潇湘桑田现代农业产业园,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占地3000亩的产业园尘土飞扬,新鲜种下的千亩桑苗长势正旺。看到产业园一步步从“图纸”变成现实,坐在轮椅上的项目负责人赵媛喜悦地憧憬着,千亩桑田带来乡村振兴的希望。

70后的大姐创业之路(轮椅上的创业之路)(1)

(2023年2月,潇湘桑田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式开工。通讯员 摄)

力量有多大,取决于梦想有多大

赵媛出生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地地道道的瑶家女。年轻时不幸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随着全身关节不断僵硬,如今只能依靠轮椅出行,每天都承受着病痛带来的巨大痛苦。

“这些折磨不算什么,我只希望能多做点事。”赵媛说。

20多岁时,赵媛就积极创业,做过金融、保险,办过工厂、酒店,积累了创业经验,随后在长沙创办了三好鲜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省残联的帮助下,公司发展越来越好。赵媛的电商平台,成为了帮助残疾人群体打开销售渠道的“好帮手”。

有人说,轮椅限制了行动,生命会因此“暗淡”。20多年创业之路,赵媛以实际行动证明:力量有多大,在于梦想有多大。

为了帮残疾人直播带货、电商销售,赵媛坐着轮椅登上“湖南屋脊”雪峰山,助力那里的柑橘“出湘”;创办“千人主播孵化”公益项目,在各市州奔波,先后举办了上百场培训。

获得袁隆平院士接见并题字,入选2022年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候选人,赵媛的梦想开放出绚烂的花朵。

近两年来,赵媛通过“千人主播孵化”公益项目,线上线下培训了10876人,签约专职主播57人,兼职主播2314人,300多名残疾人实现灵活就业、居家就业,展示着“轮椅”上的力量。

“信心与梦想比金子还珍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追梦的时代,希望的田野发出深情的呼唤。

瞄准好时机,赵媛与志同道合的企业家朋友一起,选择在道县五福村打造集农旅于一体的潇湘桑田项目,模拟种桑养蚕最古老的农业文明,以农旅生态园、生物科技的实地景观和生态产业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模式。

落户道县五福村,缘于赵媛的学生王翠玉。王翠玉因意外受伤失去右手,靠左手撑起了一个家,还种植水果300多亩,带领同村几名残疾人增收。致富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王翠玉凭借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水果滞销等难题,那股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令赵媛感动。

赵媛力排众议,将项目落户在五福村。她相信,“信心与梦想比金子还珍贵”。

2022年下半年,为了项目的前期准备,赵媛基本以五福村为家,带领王翠玉等8名工作人员在村里忙碌着。

70后的大姐创业之路(轮椅上的创业之路)(2)

(2000亩桑树示范基地正在落苗。 通讯员 摄)

“项目总投资超4亿,分三期开发,依次落地33个子项目,前期用3年时间,种植2000亩桑树示范基地,建立智能化养蚕厂房,带动周边发展桑蚕合作基地10万亩,逐步形成集种植、养殖、桑蚕食品、蚕丝被、丝绸品等生产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赵媛介绍,未来,通过潇湘桑田项目,可以让更多的村民获得先进的种桑养蚕技术,吸引青年回到家乡就业创业,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