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永胜纳西族(丽江永胜松坪的傈僳族)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唐代《云南志》所记“栗粟两姓蛮”,就是今天傈僳族的祖先。“傈僳”系本民族自称,历史上还有“力苏”“力梭”等不同写法。

栗、傈意为树木或山林,苏、僳意为人或族,直译为居住在山林中的人。另据傈僳族老人解释,“傈”是四,“僳”是人,傈僳就是“老四”的意思。传说古时有7个兄弟,老大是汉族,老二是彝族,老三是藏族,傈僳族是老四。这生动地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兄弟关系。

明代《景泰云南图经志》载:“有名傈僳者,亦罗罗之别种也。”由此看来,傈僳族与彝族有密切的族源关系。

丽江永胜纳西族(丽江永胜松坪的傈僳族)(1)

傈僳族能歌善舞,爱唱各种《傈僳调》,喜跳传统芦笙舞。在纳西族古老的象形文字谱中,这样记载着傈僳族使用“葫芦笙”的字意解释:“下以葫芦做成,上插竹管,有簧,吹之以成乐曲,多以之伴舞。

傈僳人此种乐器极普遍,麽些人(纳西族)或又从傈僳人学得者。因麽些原以竹笛伴舞,又近傈僳人之区域方有此种乐器也。”

由此可见,傈僳族的葫芦笙舞由来已久,并且成了与各民族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纽带。永胜松坪傈僳族葫芦笙舞,及其葫芦笙制作技艺,为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丽江永胜纳西族(丽江永胜松坪的傈僳族)(2)

傈僳族传承着古老的火草纺织工艺,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火草是一种生长在山坡上的野草,其叶片背面的细小纤维须用手轻轻剥下,搓捻连接成线绳状,等积攒到一定数量后排线上机纺织才能得到火草布。

为了增强火草布的韧性,松坪傈僳族往往以麻线为经线,火草作为纬线织布。这种混纺火草布比较结实耐用,织成的衣服透气性、保暖性都很好,而且可以反复洗涤,穿在身上冬暖夏凉。火草衣主要颜色是白色,还搭配一些蓝色、黑色,色彩十分素净。松坪傈僳族妇女,喜穿右衽上衣,外加镶边坎肩,下着条纹长裙,腰系彩色宽带,头裹黑色长帕,外镶各类珍珠,胸挂各色珠串,显得绚丽多彩。

松坪傈僳族男子,喜穿长衫,外配马褂,腰系宽带,头戴各类帽子,显得威武英俊。永胜傈僳族、他留人火草布纺织技艺,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坪傈僳族用火草布制作的民族服饰,为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丽江永胜纳西族(丽江永胜松坪的傈僳族)(3)

来源:今日永胜

原标题:永胜松坪:民族家园谱新篇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田睿

审核:祝小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