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生活。

和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或者说“超级城市”一样,伦敦该有的毛病一点儿都不少。人多车多脏乱差,过马路我就没看见过有一个人等红绿灯,连接伦敦眼和议会大厦的威斯敏斯特桥上不下十个用“杯子猜球(类似于中国戏法“三仙归洞”)”把戏骗人的团伙。百年历史的老地铁四通八达,却因为老旧没有空调倍感憋闷;早晚高峰的上班族步履匆匆……记得我在巴斯遇见一个当地大叔,我跟他说我还是更喜欢伦敦,巴斯有点过于安逸了。大叔笑着说“那说明你还年轻,我年轻时候也喜欢伦敦,但是我现在搬到巴斯来住了”。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2)

无论你想象中的伦敦是怎样,这座城市总能让你看到超乎想象的一面。她像所有大城市一样开放、包容而又多元化。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间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他们努力融入伦敦的同时,也在改变这座城市。

英国本地人仅占伦敦人口总数不足一半,要知道所谓的“英国人”可不仅仅都是白人。37%的人口在英国以外的地方出生,包括近25%来自非洲国家,这个比例随着新移民的大量涌入还在不断上升。2016年剑桥大学曾经做过一次“人口普查”,有了如下这张图:暗红色是印巴和孟加拉裔,黄色是美国人,蓝紫色是非洲人,蓝绿色是土耳其,亮红色是华裔,黄绿色代表欧洲其他国家,灰色格子部分是英国人口为主的区域,但并不代表他们是纯正的英国人,这其中可有不少是父母拥有了英国籍的“二代移民”。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3)

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移民和高傲刻板的英国人,总能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我在英国旅行这些天,一个微信群里不断提示在伦敦旅行时被偷被抢的信息,看得我心惊肉跳。是的,伦敦并不安全。但世事无绝对,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绝对安全与绝对不安全的城市。在伦敦的这些天,我选择了住在“伦敦西区”的民宿。并不仅仅因为旅游景点集中,而是因为这里是伦敦传统的富人区,大致包括查令十字街以西,牛津街以东的地区。这里寸土寸金,不仅是英国王宫、首相官邸、议会和政府所在地,还云集剧院,是世界公认的音乐剧最重要的原创地,与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即便没什么兴趣看这些阳春白雪,漫步于这一地区,街道两旁大多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红砖建筑,间或驶过复古的出租车;或是跳上一辆红色双层巴士游走,去公园洗个肺;夜晚找一间小酒吧,和当地人一样站在吧台旁喝啤酒吃炸鱼薯条……这时候才会感叹:伦敦就是伦敦。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4)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5)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6)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7)

伦敦西区除了遍布宫殿、教堂和剧院外,还坐拥大片的城市绿地。早上去公园跑步,周末还可以在附近逛街剁手。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8)

白金汉宫周边有两片公共绿地,免费对所有人开放。正东的叫圣詹姆斯公园(St James Park),这里原本曾有一座麻风病医院,以耶稣门徒小雅各命名,雅各是希伯来语,英语就是詹姆斯,公园也因此而得名。下令这座园林的也是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1566-1625),他还让人在绿地南边修建“动物园”豢养珍禽异兽,所以到现在公园南边的路还叫“鸟笼步道(Birdcage Walk)”。查理二世复辟后请设计师在绿地里修建起运河,1826年乔治四世(对,还是那个爱好奢华的皇帝)请约翰·纳西重新规划花园,纳西把笔直的运河改建成天然湖泊,给公园增添了几分灵气。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9)

白金汉宫北侧另一块绿地名字更加简单粗暴——“绿园(Green Park)”,也有人音译为“格林公园”,放眼望去满目葱绿,可若是知道它的来历,不免就有几分毛骨悚然。这里最早曾是东侧麻风病医院的墓地!查理二世改造圣詹姆斯公园时一并将这里改造成花园,约翰·纳西又将其修整一番。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0)

绿园与白金汉宫之间的这条林荫路叫“Constitution hill”,直译过来就是“宪法山”。别看这么重要的位置,却免费对任何人开放。正值秋天,路两侧的树木枝叶茂密,煞是好看。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1)

快到尽头时道路两旁有几座纪念柱,上面刻的都是“日不落帝国”时期英联邦及殖民地的名字。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2)

林荫路走到尽头是一个小广场,中央矗立着雄伟的威灵顿拱门(Wellington Arch),它被称为英国的“凯旋门”,虽然从身量上并不能和巴黎那座著名的大凯旋门相提并论。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3)

别看这座拱门今天看上去挺威武,建造过程可是一波三折。威灵顿公爵(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1769-1852)曾在滑铁卢战役中指挥英荷联军击溃了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从而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英国人建造这座拱门为的是表示对他的崇敬。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4)

威灵顿公爵

这座拱门原本位于广场西北方向海德公园的入口处,因为公爵当时就住在广场和海德公园之间的“阿普斯利大屋(Apsley House)”,人们设计拱门的时候希望公爵站在窗前就能看到它。1826年设计师德西姆斯·布尔顿(Decimus Burton,1800-1881)曾想参照巴黎卢浮宫前的小凯旋门,在它顶上放置古代的四轮战车,结果因为没钱,所有雕像都被省略了。直到1846年才在上面加了一尊威灵顿公爵的骑马像,这一下子引起了更大的争议,因为高高的骑马像加上去太不符合比例。可撤下去又有点显着对公爵失礼。最后还是女王站出来解了围,她下令“至少在威灵顿公爵有生之年不能撤”。1883年,随着城市改造修路,拱门被移到今天的位置。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5)

虽然公爵早已去世,但也借着这个机会把最初的设计进行下去。1912年由米彻勒姆男爵(Herbert Stern, 1st Baron Michelham,1851-1919)出资,英国雕塑家Adrian Jones(1845-1938)制作了顶部的四轮马车铜像,马车上方是手持橄榄枝和桂冠的胜利女神尼克(Nike)。为了表示对男爵的谢意,以他的儿子为“模特”,在四匹马之间塑造了一个小男孩儿。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6)

拱门西北方向的威灵顿公爵骑马像(Equestrian statue of The Duke of Wellington)并不是原本在拱门顶上的那尊,这尊骑马像是1888年由英国雕塑家约瑟夫·埃德加·波姆(Joseph Edgar Boehm,1834-1890)设计制作。而原来的那尊铜像被移到了距离伦敦西南50多公里的奥尔德肖特(Aldershot)小镇,那里建有英国第一个永久军事训练营,让公爵永远在这座“英军之家”陪伴兵士们。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7)

广场对面是为纪念战争而建的“海德公园纪念碑群”,南侧的弧形墙是澳大利亚战争纪念碑(Australian War Memorial,London),为的是纪念两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10.2万名澳大利亚人所建立。纪念碑的花岗岩石板全部来自澳大利亚西部,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城市名字,它们是所有澳大利亚籍参战士兵的出生地,共计23844个。一些字体较大的名字是澳大利亚人参与的47场重大战役的名称。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8)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19)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20)

弧形墙北侧是建于1925年的皇家炮兵纪念碑(The Royal Artillery Memorial),以纪念一战中牺牲的49076名英国皇家炮兵。两面刻有碑文:“带着自豪缅怀49076位在1914-1919年那场伟大战争中为国王和祖国捐躯的各级皇家炮兵”。纪念碑上方的大炮的原型是英军在一战中使用的9.2英寸口径主力榴弹炮,炮口的方向是指挥官,东面炮手身上挂满了炮弹,西面炮车司机双臂张开,北面躺下的代表刚刚牺牲的战士。在他身下还刻有一行字:这是一位皇家成员之死。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21)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22)

在小广场的东北方向,过马路还有一处“轰炸机司令部纪念馆(Bomber Command Memorial)”,为的是纪念二战中英国牺牲的55573名空军。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23)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24)

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在市中心有一块“绿肺”,向公众免费开放,诸如纽约中央公园,巴黎杜乐丽花园等,至于北京嘛,呵呵。伦敦的“肯辛顿区”因肯辛顿王宫而得名,这一区域里的绿地连成片,海德公园(Hyde Park)与肯辛顿花园连在一起,又因王室的存在平添了几分“王者之气”。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25)

占地360英亩的海德公园是西方国家用来指代“言论自由”的代表名词之一,公园里的“演讲角(Speakers’ Corner)”从1800年起就是进步青年们的聚集地,马克思、列宁等人都曾在此发表过演讲。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愤青们来此发泄的。其实愤青真不分国界,到哪儿都有闲极无聊的人。不过,能有这么个免费的地方自由发表一下言论,也是西方国家的一大特色。国情不同,尊重他们的习惯吧。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26)

这片土地最早属于威斯敏斯特修道院,1536年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波及修道院,把这里改造成皇家猎场,直到1637年才向公众开放。1728年,乔治二世的妻子卡洛琳王后(Caroline of Ansbach,1683-1737)要求把绿地一分为二,西边是肯辛顿宫私有的皇家花园,东边就给了海德公园。

走在海德公园里,放眼望去大片的绿地令人心旷神怡,它是英国传统园林与现代都市的完美结合。可以说,这几处连成片的绿地,是伦敦最棒的野餐圣地。

伦敦旅游的好地方(伦敦这片寸土寸金的富人区)(27)

虽然比起其他一些移民国家,伦敦的多元文化也许并不能给人那么直接的感观冲击,但伦敦西区确实是极佳的居住地。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200余座城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